字典
啗字的意思解释
  • 拼音: dàn
  • 部首:
  • 笔画数:11
  • 五笔:KQEG

基本字义


dàn ㄉㄢˋ

     ◎ 同“”。

英语 eat, chew, bite; entice, lure

德语 essen, fressen

法语 manger,mâcher,mordre,appâter,attirer

© 作文档在线字典
ㄉㄢˋdàn
  1. 吃。《史记·卷七·项羽本纪》:「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之。」宋·岳飞〈良马对〉:「臣有二马,日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即不受。」同「啖 」。

  2. 以利诱惑他人。《聊斋志异·卷二·红玉》:「君重之,必合谐允。」

© 作文档在线字典
【丑集上】【口】 啗·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8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徒濫切,音憺。【說文】食也。【廣韻】噉也。【晉語】主孟啗我。【戰國策】膳啗之嗛于口。【韓非子·外儲說】孔子先飯黍,而後啗桃。【宋玉·風賦】啗齰嗽獲。

又以利餌人亦曰啗。【史記·高帝紀】使酈生陸賈徃說秦將,啗以利。

又【廣韻】徒敢切【集韻】杜覽切【正韻】徒覽切,𠀤音淡。與啖同。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啗」 說文‧口部「啗」
字形对比
内地台湾香港日本
异体字
【卷二】【口】 『說文解字』

食也。从口臽聲。讀與含同。徒濫切

『說文解字注』

(啗)食也。从口。臽聲。徒濫切。八部。讀與含同。與今音異。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国际音标 tĄn˥˧ 日语读音 KUU KURAWASU韩语罗马 TAM现代韩语

客家话 [梅县腔] tam3 [台湾四县腔] ham3 tam5 [客英字典] tam3 [海陆腔] ham3 tam6粤语 daam6

近代音 中古音 定母 闞韻 去聲 憺小韻 徒濫切 一等 開口;定母 敢韻 上聲 噉小韻 徒敢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定母 添部 ;王力系统:定母 談部 ;

© 作文档在线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