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㿃字的意思解释
  • 拼音: dài zhì
  • 部首:
  • 笔画数:16
  • 五笔:UAQH

基本字义


zhì ㄓˋ

  1. 牛頭瘡。
  2. 痢疾。

其它字义


dài ㄉㄞˋ

     ◎ [~下]即“帶下”。婦科病的通稱。

英语 an ox-headed boil, dysentery; diarrhea, popular name for women's peculiar diseases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午集中】【疒】 㿃·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1

【廣韻】【集韻】𠀤竹例切,音蛭。【玉篇】半頭瘡也。

又【玉篇】赤白痢也。

又【韻會】【正韻】𠀤直例切,音滯。

又【集韻】丁計切,音帝。義𠀤同。

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當蓋切,音帶。【正字通】赤㿃,白㿃,婦人下部病。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卷七】【巾】 『說文解字』

紳也。男子鞶帶,婦人帶絲。象繫佩之形。佩必有巾,从巾。當蓋切

『說文解字注』

(帶)紳也。糸部曰。紳、大帶也。男子鞶帶。婦人帶絲。古本皆如此。毛本依小徐。誤。內則曰。男鞶革。女鞶絲。革部鞶下云。大帶也。男子帶鞶。婦人帶絲。按古有大帶。有革帶。革帶以繫佩韍而後加之大帶。則革帶統於大帶。故許於紳、於鞶皆曰大帶。實則內則之鞶專謂革帶。此偁內則者、謂鞶統於紳、佩繫於鞶也。象繫佩之形。謂也。佩必有巾。从重巾。謂?也。當葢切。十五部。

© 作文档在线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