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怛字的意思解释
  • 拼音:
  • 部首:
  • 笔画数:8
  • 五笔:NJGG

基本字义


ㄉㄚˊ

  1. 忧伤,悲苦:~~(忧伤不安)。~伤。~忧。惨~。
  2. 惊惧。

英语 grieved, saddened; worried

德语 bekümmert, quälte ,bekümmerte ,betrübt ,erschrocken ,siehe 怛da2

法语 choqué,chagriné,navré,peiné

© 作文档在线字典

详细字义


〈形〉

(1) (形声。从心,旦声。本义:痛苦)

(2) 同本义 [suffering]

怛,憯也。从心,旦声。——《说文》

怛,痛也。——《方言一》

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悲泗淋漓,诚怛人心。——· 李朝威《柳毅传》

(3) 忧伤 [sadness]

怛,忧也。——《广雅》

怛怛,忧也。——《释训》

中心怛兮。——《诗·桧风·匪风》

劳心怛怛。——《诗·齐风·甫田》

(4) 又如:怛恻(忧伤);怛然(忧虑,不放心的样子);怛伤(悲伤);怛惋(悲伤)

(5) 畏惧;惊恐 [fear]

叱!避!无怛化!——《庄子·大宗师》

怛然内热。——《列子·黄帝》

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之。——· 柳宗元《三戒·临江之麋》

(6) 又如:怛突(忐忑,惊惧);怛怖(恐惧);怛惕(惊惧)

© 作文档在线字典
ㄉㄚˊ
  1. 悲痛、忧伤。《诗经·桧风·匪风》:「顾瞻周道,中心怛兮。」

  2. 惊恐、畏惧。唐·独孤及〈代书寄上李广州〉诗:「推诚鱼鳖信,持正魑魅怛。」

  3. 威吓、恐吓。唐·柳宗元〈三戒·临江之麋〉:「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之。」

  1. 惧怕。《文选·左思·魏都赋》:「顾非累卵于叠棋,焉至观形而怀怛。」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卯集上】【心】 怛·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5

【集韻】得案切,音旦。【說文】憯也。【前漢·武帝詔】支體傷,則心憯怛。

又【唐韻】【集韻】【類篇】【韻會】當割切【玉篇】丁割切,𠀤音妲。【廣韻】悲慘也。【增韻】驚也,懼也。【莊子·大宗師】無怛化。【禮·儒行註】言之不愊怛也。【疏】愊怛,謂急促之意。【釋文】怛,驚怛也。

又勞也。【詩·齊風】勞心怛怛。

又或作𢛁。【詩·𨻰風】中心怛兮。【前漢·王吉傳】引《詩》作𢛁。 亦作憚。入聲。【周禮·冬官考工記·矢人】則雖有疾風,亦弗之能憚矣。【釋文】音怛,都達反。 或作𢘇。通作旦。◎按隂復春云:《說文》得案切。

又當割切。

又曰怛或从心在旦下,作𢘇,音義皆同。是當以去聲爲本,入聲爲次。自玉篇怛,𢘇二字分音,相承巳久,字彙踵訛,《正字通》辨之未明,今爲剖正。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怛」 說文‧心部「怛」
「怛」 說文或體
字形对比
内地台湾香港日本
异体字
𢘇 𢛁
【卷十】【心】 『說文解字』

憯也。从心旦聲。𢘇,或从心在旦下。《詩》曰:“信誓𢘇𢘇。”得案切。又,當割切

『說文解字注』

(怛)㦧也。匪風:中心怛兮。傳曰:怛,傷也。甫田勞心怛怛,傳曰:怛怛猶忉忉也。按上章傳曰:忉忉,憂勞也。此因其義相同,故曰猶。从心。旦聲。得案切。又當割切。在十四十五部。


(𢘇)怛或从心在旦下。詩曰:信誓𢘇𢘇衛風氓傳文,按詩曰:信誓旦旦。傳曰:信誓𢘇𢘇然。謂旦卽𢘇之叚借字。箋云:言其𢡆惻款誠是也。許偁詩傳而云詩曰者,此詩曰不醉而怒謂之奰,虞書曰仁覆閔下則偁旻天之例也。𢘇𢘇下當有然字。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国际音标 tɑ˧˥ 唐代读音 dɑt日语读音 ITAMU韩语罗马 TAL现代韩语越南语 đắn

客家话 [客英字典] tan3 dat7 [台湾四县腔] tan3 dat7 [梅县腔] dat7 [海陆腔] tan3 dat7粤语 daat3潮州话 胎安2(坦)

近代音 中古音 端母 曷韻 入聲 怛小韻 當割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端母 曷部 ;王力系统:端母 月部 ;

© 作文档在线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