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皺字的意思解释
  • 拼音: zhòu
  • 部首:
  • 笔画数:15
  • 五笔:QBTB

zhòu ㄓㄡˋ


  1. 皮肤因松弛而起的纹路。
  2. 紧蹙;收缩。如: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3. 泛指物体表面紧缩和揉弄而形成的纹路。如:皱褶;皱襞。
  4. 用同“㥮”。固执。

zhōu ㄓㄡ


  1. 同“𩌄”。皮革皱纹。
  2. 栗蓬,栗子的外壳。

英语 wrinkles, creases, folds

德语 Falten werfen, falten, knittern, kniffen, zerknittern (V)​,knicken (V)​,runzeln (V)​,faltig, gerunzelt

法语 plisser,froisser,pli,ride

© 作文档在线字典

詳細字義


zhòu

(1) (形聲。从皮,芻( chú)聲。本義:皮膚因鬆弛而起的紋路)

(2) 同本義 [wrinkle]

莫道韶華鎮長在,發白面皺專相待。——· 李賀《嘲少年》

麪皮嘴脣燒的紫絳皺裂。——《紅樓夢》

又如:皺皮(皮膚上的皺紋);皺文(皺紋)

(3) 衣、物等經摺疊而顯出痕跡[fold]

前低劃開闊,爛漫堆衆皺。——· 韓愈《南山詩》

又如:皺褶(褶皺。指衣服上摺疊的紋路);皺彀(喻指水面的微波)

詞性變化


zhòu

(1) 收縮;緊蹙 [wrinkle;crease;crumple]

瓊窗春斷雙蛾皺。——南唐· 李煜《採桑子》

又如:皺白(指殘花);打皺(起皺紋);衣裳皺了

常用詞組


皺巴巴皺痕皺領皺眉皺眉蹙額皺面皺縮皺胃皺紋皺褶 © 作文档在线字典
ㄓㄡˋzhòu
  1. 臉上或皮膚因鬆弛而有摺紋的。如:「皺紋」。唐·李賀〈啁少年〉詩:「莫道韶華鎮長在,髮白面專相待。」

  2. 物體有摺痕的。如:「皺摺」、「他的衣服了!」

  1. 擠壓、收縮。如:「皺眉頭」。南朝梁·陶弘景《周氏冥通記·卷一·五月事》:「此人始入戶,便面去,居太近。」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午集中】【皮】 皺·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0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側救切,音縐。【玉篇】面皺也。【增韻】眉攢也。

又【類篇】皵也。【韓愈·南城詩】爛熳堆眾皺。【朱子註】謂高陵深谷如皺物蹙摺之文耳。

又【孟郊·南城聯句】紅皺曬檐瓦。【許彥周詩話】紅皺是說乾棗。

又【集韻】葘尤切,縐平聲。革文蹙也。與𩌄同。

又【貫休湖頭別墅詩】饑䑕掀菱殼,新蟬避栗皺。【註】皺栗,蓬也。叶上頭下休。 【玉篇】亦作𤿥。【字彙補】亦作𤿿。俗作𤿥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字源演变

重定向至「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 秦系簡牘 楷書 楷書 楷書
      「縐」 說文‧糸部   「縐」 「绉」 「縐」
字形对比
内地台湾香港日本韩国
异体字
𢑫 𤿥 𤿮 𤿿 𩈟 𩊥 𩋓 𩌄

国际音标 tʂou˥˧ 唐代读音 jriòu日语读音 SHIWA韩语罗马 CHWU现代韩语

客家话 [宝安腔] ziu5 [海陆腔] ziu5 [东莞腔] ziu5 [陆丰腔] ziu5 [客英字典] ziu5 [沙头角腔] tsieu5 [梅县腔] ziu5 [台湾四县腔] ziu5 [客语拼音字汇] cau2 jiu4粤语 zau3

© 作文档在线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