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冑字的意思解释
  • 拼音: zhòu
  • 部首:
  • 笔画数:9
  • 五笔:MEF

zhòu ㄓㄡˋ


  1. 头盔(古代战士戴的帽子):甲~。铠~。

英语 helmet

德语 Helm, Sturmhaube (hist.)​ (S, Mil)

法语 casque

© 作文档在线字典

詳細字義


zhòu

(1) (形聲。金文上像盔形,其下「目」表頭形。小篆盔形訛變為「由」,「目」訛變為「月」。本義:頭盔)

(2) 同本義 [helmet]

冑,兜鍪也。從月,由聲。——《說文》

離爲甲冑。——《易·說卦》

惟甲冑起戎。——《書·僞說命》

貝冑朱綅。——《詩·魯頌·閟宮》

獻甲者執冑。——《禮記·曲禮》

左右免冑而下。——《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冠軸(冑)帶劍。——《荀子·議兵》

鎧冑皆鑌鐵。——· 邵長蘅《青門剩稿》

又如:甲冑

© 作文档在线字典
ㄓㄡˋzhòu
  1. 古代戰士的頭盔。如:「甲」、「介」。《左傳·僖公三十三年》:「秦師過周北門,左右免而下。」唐·張說〈為魏元忠作祭石嶺戰亡兵士文〉:「石盡矢窮,旗焚落。」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子集下】【冂】 冑·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7

【唐韻】【集韻】直祐切【韻會】【正韻】直又切,𠀤音宙。【說文】兜鍪。从冃,由聲。【徐曰】介冑字从冃,冃音冒。【詩·魯頌】公徒三萬,貝冑朱綅。【韻會】或作𩊄,亦作䩜。【荀子·議兵篇】冠䩜帶劒。【正韻】冑與胄子之胄不同。經典多混,傳寫譌也。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字源演变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 秦系簡牘 楷書 楷書 楷書
「冑」 河650合4078 「冑」 小盂鼎西周早期集成2839 「𩊄」 曾1正 「冑」 說文‧冃部       「冑」
  「冑」 豦簋西周中期集成4167 「𩊄」 曾61 「𩊄」 說文或體        
  「冑」 伯晨鼎西周中期偏晚集成2816 「𩊄」 秦99.6          
字形对比
内地台湾香港日本
异体字
𩊄
【卷七】【冃】 《說文解字》

兜鍪也。从冃由聲。𩊄,《司馬法》冑从革。直又切

《說文解字注》

(冑)兜鍪也。𠑹部兜下曰:兜鍪,首鎧也。按古謂之冑,漢謂之兜鍪,今謂之盔。从冃由聲。直又切。三部。

(𩊄)司馬法冑从革。荀卿子、鹽鐵論、大玄皆作䩜。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国际音标 tʂou˥˧ 唐代读音 djhiòu日语读音 KABUTO YOROI韩语罗马 CWU

客家话 [客英字典] ciu5 diu3 [客语拼音字汇] ceu4 qiu4 zu3 [海陆腔] ciu6 ciu3 [宝安腔] ciu3 [台湾四县腔] ciu5 ciu3粤语 zau6

近代音 中古音 澄母 宥韻 去聲 胄小韻 直祐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定母 蕭部 ;王力系统:定母 幽部 ;

© 作文档在线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