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梔字的意思解释
  • 拼音: zhī
  • 部首:
  • 笔画数:11
  • 五笔:SRGC

基本字义


zhī ㄓˉ

     ◎ 〔~子〕a.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夏季開白花,有濃香。果實卵形,可入藥,亦可作黃色染料。有的地區亦稱“水橫枝”;b.這種植物的果實。

英语 gardenia

德语 Gardenia augusta

法语 gardénia florida

© 作文档在线字典
zhī
  1. 植物名。茜草科栀子属,常绿灌木。叶具短柄,对生。夏开白花,有香气。果实椭圆,色黄,可入药,亦可做染料。木质密坚实,可为雕刻用。也称为「栀子」。

  1. 染色、涂饰。唐·柳宗元〈鞭贾〉:「今之其貌,蜡其言,以求贾技于朝。」

© 作文档在线字典
【辰集中】【木】 梔·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7

【唐韻】【集韻】【韻會】𠀤章移切,音支。【說文】黄木可染。【博雅·釋木】梔子,㮁桃也。【唐本草】一名木丹,一名越桃。【圖經】生南陽川谷,今南方及西蜀州郡皆有之。木高七八尺,葉似李而堅硬,二三月生白花,夏秋結實如訶子狀,生靑熟黃,中仁深紅。

又名鮮支。【司馬相如·上林賦】鮮支黃礫。

又梔之花葉差大者,謂之林蘭。【謝靈運·山居賦】林蘭近雪而揚猗。

又作巵。【史記·貨殖傳】千畝巵茜。

又【爾雅·釋木】桑㸤有葚梔。見椹字註。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梔」 說文‧木部「梔」「栀」 「梔」
字形对比
内地台湾香港日本韩国
异体字
【卷六】【木】 『說文解字』

木實可染。从木巵聲。章移切

『說文解字注』
黃木。可染者。各本篆文誤作桅。今依韵會所據本正。小徐云。史記貨殖傳千畞卮茜、又書記多言鮮支、皆此。是鍇本固作栀字。證一。玉篇列字次弟與說文同。而梇楰杒榙四字之閒字作栀之移切。不作桅。桅字乃在下文孫强等增竄之処。證二。水部染下引裴光遠曰從木。木者所以染。桅茜之屬也。此用史記栀茜。而亦譌作桅。證三。桅、今之栀子樹。實可染黃相如賦謂之鮮支。史記假卮爲之。從木。卮聲。卮各本誤作危。音過委反。今依韵會所據正。章移切。十六部。釋木。桑辨有葚栀。此別一義。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国际音标 tʂʅ˥ 唐代读音 jiɛ日语读音 KUCHINASHI韩语罗马 CHI现代韩语

客家话 [宝安腔] zi1 [客英字典] zhi1 gi1 [台湾四县腔] zih1 gi1 [东莞腔] zi1 [海陆腔] zhi1 gi1 [客语拼音字汇] gi1 zi1粤语 zi1潮州话 gi1

© 作文档在线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