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薀字的意思解释
  • 拼音: yùn
  • 部首:
  • 笔画数:16
  • 五笔:AILL

yùn ㄩㄣˋ


  1. 通「蘊」。積聚。
  2. 通「蘊」。茂盛。
  3. 習。

wēn ㄨㄣ


  1. 水草名。

英语 the hippuris or mare's tail plant

法语 hippuris,queue de jument

© 作文档在线字典

詳細字義


wēn

(1) 水生的雜草 [waterweeds]

薀,薀藻,節中生葉。——《廣韻·魂韻》

芟夷薀崇之。——《左傳·隱公六年》

(2) 另見 yùn

© 作文档在线字典
ㄩㄣˋyùn
  1. 聚積。《玉篇·艸部》:「,藏也,積也,聚也,蓄也。」《左傳·襄公十一年》:「凡我同盟,毋年,毋壅利。」晉·杜預·注:「積年穀,而不分災。」

© 作文档在线字典
【申集上】【艸】 薀·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3

【唐韻】烏渾切,音溫。水草。【左傳·隱三年】蘋蘩薀藻之菜。

又紆粉切,音惲。【左傳·隱六年】芟夷薀崇之,絕其本根。【註】薀,積也。

又於問切,音醞。習也。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字源演变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 秦系簡牘 楷書 楷書 楷書
      「薀」 說文‧艸部   「薀」 「蕰」 「薀」
字形对比
内地台湾香港日本
异体字
【卷一】【艸】 《說文解字》

積也。从艸溫聲。《春秋傳》曰:“薀利生孽。”於粉切

《說文解字注》

(薀)積也。左傳:芟夷薀崇。杜注:薀,積也。又蘋𦾴薀藻之菜注:薀藻,聚藻也。小雅都人士、禮記禮運、借菀苑字爲之。从艸溫聲。於粉切。十三部。俗作蘊。春秋傳曰:薀利生孽。左傳昭十年文。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国际音标 jyn˥˧ 日语读音 TSUMU韩语罗马 ON现代韩语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wun3 [客英字典] vun3 [海陆腔] wun3 [梅县腔] wun3粤语 wan1

© 作文档在线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