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檮字的意思解释
  • 拼音: chóu
  • 部首:
  • 笔画数:18
  • 五笔:SFNF

基本字义


chóu ㄔㄡˊ

  1. 剛木,木材堅碩的樹:~樹。青~。
  2. 古同“”,數碼。

其它字义


táo ㄊㄠˊ

  1. 〔~杌〕a.古代傳說中的惡獸;b.古代傳說中的惡人;c.中國春秋時楚國的史書。
  2. 〔~昧〕愚昧無知。

其它字义


dǎo ㄉㄠˇ

     ◎ 通“”。

英语 block of wood; blockhead; stupid

德语 Dummkopf, Holzkopf (S)

法语 souche,imbécile,lourdaud,xylographie

© 作文档在线字典
ㄊㄠˊtáo
  1. 参见「梼昧」、「梼杌」等条。

© 作文档在线字典
【辰集中】【木】 檮·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4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徒刀切,音濤。【說文】斷木也。本作𣚑。【左傳·文十八年】顓頊氏有不才子,不可敎訓,天下之民謂之檮杌。

又楚史名。【孟子】楚之檮杌。【韻會】檮杌,惡木,取其記惡以爲戒也。

又瑞獸名。【周語】惠王十五年,內史過曰:商之興也,檮杌次于丕山,其亡也,夷羊在牧。【朱傳】以爲惡獸名。

又無知貌。【郭璞·爾雅序】不揆檮昧。

又【唐韻】【韻會】直由切【集韻】陳留切【正韻】徐留切,𠀤音稠。剛木也。

又瑞草名。【史記·龜筴傳】上有檮蓍,下有伏龜。

又山名。【前漢·霍去病傳】有檮余山。

又人名。【左傳·文十八年】高陽氏有才子八人,蒼舒隤敳檮戭大臨。

又音儔。【左傳·杜註】檮杌兇頑無儔匹貌。

又【集韻】覩老切,音倒。【博雅】刺也。

又【集韻】大到切,音道。【博雅】棺也。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檮」 包2.258「檮」 說文‧木部「檮」「梼」 「檮」
字形对比
内地台湾香港日本
异体字
𣚑 𣝷 𤘀
【卷六】【木】 『說文解字』

斷木也。从木𠷎聲。《春秋傳》曰:“𣚑柮。”徒刀切

『說文解字注』

(檮)𣚑柮、逗。二字今補。𣃔木也。𣃔木之榦。㮯頭可憎者。從木。𠷎聲。徒刀切。古音在三部。春秋傳曰。𣚑柮。左傳無𣚑柮。惟文十六年有檮杌。杜預曰。檮杌、凶頑無疇匹之皃。趙注孟子曰。檮杌、嚚凶之類。按葢取𣃔木之可憎爲惡人名也。出聲兀聲同部。許所據與今異。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国际音标 tʂʰou˧˥; tʰɑu˧˥; tɑu˨˩˦ 日语读音 KIRIKABU OROKA TSUKU韩语罗马 TO现代韩语

客家话 [海陆腔] to2 tau2 [客英字典] tau2 [台湾四县腔] to2 tau2粤语 to4 tou4

近代音 透母 蕭豪韻 平聲陽 桃小空;中古音 定母 豪韻 平聲 陶小韻 徒刀切 一等 開口;澄母 尤韻 平聲 儔小韻 直由切 三等 開口;端母 晧韻 上聲 倒小韻 都晧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定母 蕭部 ;王力系统:定母 幽部 ;

© 作文档在线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