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酉字的意思解释
  • 拼音: yǒu
  • 部首:
  • 笔画数:7
  • 五笔:SGD

基本字义


yǒu ㄧㄡˇ

  1. 地支的第十位,属鸡。
  2. 用于计时:~时(下午五点至七点)。

英语 10th terrestrial branch; a wine vessel

德语 Radikal Nr. 164 = Amphore, Weinkrug, Alkohol(-gefäß)​ (S)​,10. der 12 Erdenzweige (S)​,10. Tier im chin. Tierkreis - Hahn

法语 mûr,complet,fini,(car. cycl.)​,164e radical

© 作文档在线字典

详细字义


yǒu

〈名〉

(1) (象形。金文字形,象酒坛形。“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酉”的字多与酒或因发酵而制成的食物有关。本义:酒)

(2) 同本义 [wine]

酉,就也。八月黍成,可为酎酒。——《说文》。按,酉即酒字,象酿器形,中有实。

二在天下为酉。——《颜氏家训·书证》引诗说

(3) 又如:酉泽(酿造精熟的酒)

(4) 地支的第十位 [the tenth of the twelve Earthly Branches]

(5) 与天干相配,或在太岁纪年法中用以纪年。如1945年为农历乙酉年

(6) 用以纪月,即农历八月

(7) 用以纪日

(8) 用以纪时,即每日十七时至十九时。如:酉牌时分(即酉时);酉字牌(古代官府到酉时不再办公而挂出上写“酉”字的牌子)

(9) 十二生肖之一。属鸡 [cock;hen]

(10) 蓄水的池塘 [pond]。如:酉枯(池塘干枯)

(11) 指小酉山 [small You mountain]。如:酉穴(指小酉山石穴。相传其中有秦人藏书千卷);酉室(小酉山石穴);酉阳(即小酉山,在今湖南省沅陵县境西北);酉馆(小酉山石穴);酉藏(古荆州小酉山的藏书。泛指世所希见的珍藏秘籍)

(12) 成熟;老 [mature;old]

酉者,老也。——《白虎通·五行》

(13) 又如:酉黍(成熟的禾谷)

常用词组


酉时 © 作文档在线字典
ㄧㄡˇyǒu
  1. 地支的第十位。

  2. 时辰名。约当下午的五时至七时。

  3. 姓。如三国时魏国有牧。

  4. 二一四部首之一。

© 作文档在线字典
【酉集下】【酉】 酉·康熙筆画:7 ·部外筆画:0

〔古文〕丣【廣韻】與九切【集韻】【韻會】以九切【正韻】云九切,𠀤音牖。【說文】就也。八月黍成,可爲酎酒。【徐曰】就,成熟也。戼爲春門,萬物已出。酉爲秋門,萬物已入。一,閉門象也。【廣韻】飽也,老也。【爾雅·釋天】太歲在酉曰作噩。【史記·律書】八月也。律中南呂,其於十二子爲酉。酉者,萬物之老也。【淮南子·天文訓】指酉。酉者,飽也。律受南呂。

又【時則訓】仲秋之月,招搖指酉。【釋名】酉,秀也。秀者,物皆成也。於《易》爲兌。

又大酉、小酉,山名。在辰州沅陵。相傳石穴中有書千卷。

又水名。【後漢·郡國志】武陵郡酉陽縣,酉水所出,東入湘。

又【字彙補】五酉,怪名,孔子在𨻰所見也。見《衝波集》。

又姓。【正字通】魏有酉牧。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酉」 乙6277合7075「酉」 士上卣西周早期集成5421「酉」 秦13.3「丣」 說文古文「酉」 睡.日乙31「酉」
「酉」 前3.11.5合38028「酉」 大盂鼎西周早期集成2837」 天卜「酉」 說文‧酉部
「酉」 鐵28.4「酉」 師遽方彝西周中期集成9897」 包2.89
字形对比
内地台湾香港日本韩国
异体字
【卷十四】【酉】 『說文解字』

就也。八月黍成,可爲酎酒。象古文酉之形。凡酉之屬皆从酉。丣,古文酉。从卯,卯爲春門,萬物已出。酉爲秋門,萬物已入。一,閉門象也。與久切

『說文解字注』

(酉)就也。就、高也。律書曰。酉者、萬物之老也。律曆志曰。畱孰於酉。天文訓曰。酉者、飽也。釋名曰。酉、秀也。秀者、物皆成也。八月黍成。可爲酎酒。此舉一物以言就。黍以大暑而穜。至八月而成。猶禾之八月而孰也。不言禾者、爲酒多用黍也。酎者、三重酒也。必言酒者、古酒可用酉爲之。故其義同曰就也。凡从酒之字當別酒部。解曰从酒省。許合之。疏矣。象古文酉之形也。古文酉謂丣也。仿佛丣字之形而製酉篆。此與弟从古文弟之形、民从古文民之形、革从古文革之形爲一例。周伯琦乃謂不可解矣。與久切。三部。凡酉之屬皆从酉。


(丣)古文酉。从戼。从戼、一以𨳰之。丣爲春門。萬物巳出。丣爲秋門。萬物巳入。一𨳰門象也。管子幼官篇。春三卯同事。秋三卯同事。惠氏士奇云。春當作三丣。秋當作三丣。取許書爲說也。虞翻別傳曰。翻奏鄭玄解尙書違失云。古大篆丣字、讀當爲桺。古桺丣同字。而以爲昧。甚違不知葢闕之義。玉裁按壁中古文尙書作昧谷。鄭注尙書依之。今文尙書作桺穀。鄭注周禮縫人取之。今文古文本有𣃔難合一者也。鄭本不誤。而仲翔謂其改丣爲昧。其他三事亦皆仲翔誤會。說詳古文尙書𢰅異。凡畱桺𦕼劉字从丣。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国际音标 jou˨˩˦ 日语读音 TORI MINORU韩语罗马 YU现代韩语越南语 dấu

客家话 [海陆腔] riu1 riu3 [台湾四县腔] ju1 ju3 [宝安腔] ju1 jiu1 ju3 jiu3 [陆丰腔] jiu1 [东莞腔] jiu1 [梅县腔] ju2 [客英字典] ju1 ju3 [客语拼音字汇] yiu1粤语 jau5

近代音 影母 尤侯韻 上聲 有小空;中古音 喻以母 有韻 上聲 酉小韻 與久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影母 蕭部 ;王力系统:餘母 幽部 ;

© 作文档在线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