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隞字的意思解释
  • 拼音: áo
  • 部首:
  • 笔画数:12
  • 五笔:BGQT

基本字义


áo ㄠˊ

     ◎ 古地名。中国商代仲丁的都城,在今河南省荥阳县东北敖山南面。

© 作文档在线字典

详细字义


áo

〈名〉

商朝的都城 [Ao capital],在今河南省郑州市西北。亦作“敖”“嚣”

© 作文档在线字典
【戌集中】【阜】 隞·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1

【集韻】牛刀切,音鏊。地名。【史記·殷本紀】仲丁遷于隞。【集韻】通作敖囂。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字源演变

重定向至「敖」。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敖」 伯歸夆簋西周中期集成4331「敖」 說文‧放部「敖」 睡.雜32「隞」
「敖」 尸丌敖簋蓋西周晚期集成4213
「敖」 尸丌敖簋蓋西周晚期集成4213
字形对比
内地台湾香港
异体字
【卷四】【放】 『說文解字』

出游也。从出从放。五牢切

从出从放。五牢切

『說文解字注』

(敖)出游也。邶風曰。以敖以游。敖游同義也。經傳假借爲倨傲字。从出放。從放、取放浪之意。出部又收此。後人妄增也。五牢切。二部。

(敖)游也。游本旗游字。假借爲出游字。詩邶風曰。以敖以游。經傳多假敖爲倨傲字。从出。从放。五牢切。二部。按此篆當刪。說見四篇放部。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国际音标 ɑu˧˥

粤语 ngou4潮州话 ngau5

© 作文档在线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