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諺字的意思解释
  • 拼音: yàn
  • 部首:
  • 笔画数:16
  • 五笔:YUTE

基本字义


yàn ㄧㄢˋ

     ◎ 见“”。

英语 proverb, maxim

德语 Sprichwort (S)

法语 proverbe,dicton

© 作文档在线字典
ㄧㄢˋyàn
  1. 民间口头流传,具有说理、劝诫等作用的语句。如:「俗」、「古」。《左传·桓公十年》:「周有之:『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1. 慰问丧者家属。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书记》:「者,直语也。丧言亦不及文,故吊亦称。」北齐·刘昼《刘子·卷一○·正赏》:「昔者仲尼先饭黍,侍者掩口笑;子游扬裘而,曾参指挥而哂。」通「唁」。

© 作文档在线字典
【酉集上】【言】 諺·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9

〔古文〕𠷗【唐韻】魚變切【集韻】魚戰切【韻會】疑戰切,𠀤音彥。【說文】傳言也。【廣韻】俗言也。【書·無逸】乃逸乃諺。【傳】俚語曰諺。【左傳·昭元年】諺所謂老將知而耄及之。

又與唁、喭𠀤同。【文心雕龍】諺者,直語也。喪言亦不及文,故弔亦稱諺。【新論·正賞篇】子游裼裘而諺,曾參指揮而哂。【正字通】按諺通作喭。弔唁,經皆從唁,不必借諺。喭,《新論》作諺,偶譌誤耳。

又【集韻】魚旰切【正韻】魚幹切,𠀤音岸。【類篇】䛀諺,自矜也。【增韻】畔喭,剛猛也。【韻會】叛諺,不恭也。或作喭。引【論語註】子路失於畔喭。正義曰:舊註作𠯘喭。失言也。言子路性行剛彊,常𠯘喭失於禮容也。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 石羊氏文厂言𨭗西周晚期集成10350」 郭.六.36「諺」 說文‧言部「諺」「谚」 「諺」
字形对比
内地台湾香港日本韩国
异体字
𧧑 𠷗
【卷三】【言】 『說文解字』

傳言也。从言彥聲。魚變切

『說文解字注』

(諺)傳言也。諺傳曡韵。傳言者、古語也。古字從十口、識前言。凡經傳所偁之諺。無非前代故訓。而宋人作注乃以俗語俗諭當之。誤矣。玄應引此下有謂傳世常言也。葢庾儼黙注。从言。彥聲。魚變切。十四部。按此與尚書乃逸乃喭、論語由也喭皆訓?喭者各字。衞包改尚書之喭爲諺。大誤。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国际音标 jĄn˥˧ 日语读音 KOTOWAZA韩语罗马 EN AN现代韩语越南语 ngạn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ngien5 ngan5 [客英字典] ngien5 ngan5 [海陆腔] ngien6 ngan6 [东莞腔] ngan3 [宝安腔] ngan3 ngien5 [梅县腔] ngian5 ngan5 [客语拼音字汇] ngian4 yam4粤语 jin6

近代音 影母 先天韻 去聲 硯小空;中古音 疑母 線韻 去聲 彦小韻 魚變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疑母 寒部 ;王力系统:疑母 元部 ;

© 作文档在线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