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巘字的意思解释
  • 拼音: yǎn
  • 部首:
  • 笔画数:23
  • 五笔:MHGD

yǎn ㄧㄢˇ


  1. 大山上的小山:“陟则在~。”

英语 summit, peak

法语 crête de la montagne

© 作文档在线字典
ㄧㄢˇyǎn
  1. 山峰、山頂。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江水注》:「絕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明·王夫之〈蝶戀花·見說隨帆瞻九面〉詞:「誰遣迷雲生絕?蒼水仙蹤,霧鎖靈文篆。」

  1. 艱險、險惡。《元史·卷一七三·葉李傳》:「今山路險,深入敵境,萬一蹉跌,非所以威示遠人也。」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二·灤陽消夏錄二》:「神惡其嶮,非惡其汙衊。」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寅集中】【山】 巘·康熙筆画:23 ·部外筆画:20

【廣韻】魚蹇切【集韻】【韻會】【正韻】語蹇切,𠀤言上聲。【廣韻】山形如甑。一曰山峰。【張衡·南都賦】坂坻巀嶭而成巘。【沈約·鍾山詩】鬱律搆丹巘。

又叶魚軒切,音言。【詩·大雅】陟則在巘,復降在原。【謝靈運·山居賦】九泉別㵎,五谷異巘。叶下軒。 【正字通】六書故省作〈山鬳〉,非。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字源演变

重定向至「甗」。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甗」 伐甗戈商代晚期集成10873「甗」 說文‧瓦部「巘」
「甗」 見作甗西周早期集成818
「甗」 師走貝力甗西周早期集成884
字形对比
内地台湾香港日本
异体字
𡿕 𪩘
(说文解字未收录“巘”字头,请参考“甗”字:) 【卷十二】【瓦】 《說文解字》

甑也。一曰穿也。从瓦鬳聲,讀若言。魚蹇切

《說文解字注》

(甗)甑也。一穿。各本作一曰穿也。小徐本在鬳聲之下。今正。按甑空名窐。見穴部。不得云又名甗也。陶人爲甗。實二鬴。厚半寸。脣寸。鄭司農云:甗,無底甑。無底,卽所謂一穿。葢甑七穿而小。甗一穿而大。一穿而大則無底矣。甑下曰甗也、渾言之。此曰甑也一穿、析言之。渾言見甗亦評甑。析言見甑非止一穿。參差互見。使文義相足。此許訓詁之一例也。或曰當依小徐鬳聲之下作一曰甑一穿也六字。山之似甗者曰甗。詩:陟則在甗。傳曰:甗,小山別於大山也。釋名曰:甗,甑也。甑一孔者。甗形孤出處似之也。按此謂似甑體而巳。鬲部曰:鼎大上小下若甑曰鬵。然則甑形大上小下。山名甗者亦爾。俗作巘。非。爾雅:小山別,大山曰鮮。詩皇矣同。字作鮮者,甗之叚借。文選吳都賦作嶰。李注古買反。此因爾雅鮮或作𡾮,又譌作嶰也。从瓦鬳聲。讀若言。魚蹇切。十四部。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国际音标 jĄn˨˩˦ 唐代读音 ngiæ̌n日语读音 MINE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hien5 [客英字典] hien3 [海陆腔] hien5粤语 jin5

近代音 中古音 疑母 阮韻 上聲 𧥜小韻 語偃切 三等 開口;疑母 獮韻 上聲 齴小韻 魚蹇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疑母 寒部 ;王力系统:疑母 元部 ;

© 作文档在线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