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巖字的意思解释
  • 拼音: yán
  • 部首:
  • 笔画数:22
  • 五笔:MKKT

yán ㄧㄢˊ


  1. 崖岸;山或高地的边。
  2. 山峰。
  3. 石窟;洞穴。
  4. 岩石,构成地壳的石头。
  5. 高峻;险要。
  6. 峻廊(古建筑学名词)。
  7. 〔巖巖〕①积石貌。②高大;高耸。
  8. 古地名“傅巖”的简称。在今山西省平陆县东。相传商王武丁的大臣傅说为奴隶时曾在此从事版筑,后世常用来指贤者隐遁之处。

英语 cliff, precipice; cave, grotto

德语 Felsen, Fels (S, Geol)​,Felsvorsprung, Kliff (S, Geol)​,Yan (Eig, Fam)

© 作文档在线字典

詳細字義


巖、喦、巗 yán

(1) (形聲。从山,嚴聲。「巖」爲會意字。本義:高峻的山崖)

(2) 同本義 [cliff]

嵌巖竇穴。——· 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高巖峭壁。——· 沈括《夢溪筆談》

植土龕巖。

又如:巖電(山崖間的閃電);巖阿(山崖旁邊凹下的地方);巖徼(山崖邊遠的地方);巖下(山崖之下);巖飾(巖壁上的雕飾)

(3) 山峯 [peak]

阻窮西征,巖何越焉。——《楚辭》

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4) 高山 [mountain]

千巖盛阻積,萬壑勢回縈。——鮑照《登廬山詩》

又如:巖岫(山崖峯巒);巖隈(深山曲折處)

(5) 石穴,石窟 [grotto]

如:巖棲(居住在巖穴中。指隱居);巖穴隱相(隱居在深山野林裏的高人);巖房(石房);巖窟(山洞)

(6) 高出水面較大而高聳的石頭 [tall rock]

近岸,卷石底以出…爲巖。——·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詞性變化


yán

(1) 高險 [high and dangerous]

保其巖阻。——《三國志·諸葛亮傳》

又如:巖邑(險要的城邑);巖牆(高而危險的牆)

常用詞組


巖岸巖壁巖洞巖崿巖畫巖芯巖穴巖崖 © 作文档在线字典
ㄧㄢˊyán
  1. 高峻的山崖。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王安豐雙目爛爛如下電。」唐·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詩:「千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瞑。」

  2. 洞穴、山洞。《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招賢進能,顯巖穴之士。」宋·歐陽修〈醉翁亭記〉:「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暝。」

  1. 高峻。《孟子·盡心上》:「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巖牆之下。」

  2. 險要。《左傳·隱公元年》:「制,巖邑也。」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寅集中】【山】 巖·康熙筆画:23 ·部外筆画:20

【唐韻】五銜切【集韻】魚銜切【韻會】疑銜切【正韻】魚咸切,𠀤音嵒。【說文】岸也。从山嚴聲。【增韻】石窟曰巖,深通曰洞。 一曰險也。【左傳·隱元年】制巖邑也。【公羊傳·僖三十三年】殽之嶔巖,文王所避風雨也。

又嶃巖,高峻貌。【司馬相如·上林賦】嶄巖嵾嵳。

又巖廊,殿廡也。【漢武帝·策賢良制】虞舜之時,遊於巖廊之上。

又地名。【書·說命】說築傅巖之野。【傳】傅巖,在虞虢之閒。

又【集韻】魚杴切【韻會】疑杴切,𠀤音嚴。巖巖,高貌。【詩·魯頌】泰山巖巖,魯邦所詹。

又【正字通】本作嚴。亦作巖。通作礹嵒碞。○按巖與嵒同。《說文》嵒,五咸切,山巖也。巖,五緘切,岸也。同字分訓巖,專訓岸,𠀤非。嚴巖礹𠀤𠭖作。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字源演变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 秦系簡牘 楷書 楷書 楷書
      「巖」 說文‧山部       「巖」
字形对比
内地台湾香港日本韩国
异体字
𡾏
【卷九】【山】 《說文解字》

岸也。从山嚴聲。五緘切

《說文解字注》

(巖)厓也。各本作岸也。今依太平御覽所引正。厂部曰:厓者,山邊也。厓亦謂之巖。故厂下云:山石之厓巖。人可居也。戰國䇿,巖下有貫珠者。漢書,遊於巖廊之上,皆謂殿下小屋。如厓巖之下可居也。天子之堂九尺,諸侯七尺,其上曰巖廊,其下曰巖下。从山,山部之巖,主謂山厓。石部之礹,主謂積石。𡃫聲。五緘切。八部。按此篆之上舊有峯篆,乃大徐所增。古衹用夆。夆,啎也。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国际音标 jĄn˧˥ 唐代读音 *ngam日语读音 KEWASHII IWAO IWA韩语罗马 AM EM现代韩语越南语 nham

客家话 [陆丰腔] ngam3 [客英字典] ngam2 [宝安腔] ngam2 [梅县腔] ngam2 [海陆腔] ngam2 [客语拼音字汇] ngam2粤语 ngaam4

近代音 影母 監鹹韻 平聲陽 巖小空;中古音 疑母 銜韻 平聲 巖小韻 五銜切 二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疑母 添部 ;王力系统:疑母 談部 ;

© 作文档在线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