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喫字的意思解释
  • 拼音: chī
  • 部首:
  • 笔画数:12
  • 五笔:KDHD

chī


  1. 同“吃”。《玉篇•口部》:“喫,啖也。”
  2. 饮。《篇海類編•身體類•口部》:“喫,飲也。”
  3. 吸。如:喫烟、喫墨纸。
  4. 经受;承受。宋羅大經《鶴林玉露•補遺》卷二:“喫拳何似打拳時。此言雖鄙,實為至論。”
  5. 介词。表示被动,相当于“被”(用于早期白话)。张相《詩詞曲語辭匯釋》卷五:“喫,猶被也。”
  6. 消灭。多用于军事,棋戏。如:喫掉敌人一个团;拿车来喫他的炮。

kài ㄎㄞˋ


  1. 〔喫詬〕用力争辩。《集韻•卦韻》:“喫,喫詬,力争。”又传说中的古代言辩之人。《莊子•天地》:“使知索之而不得,使離朱索之而不得,使喫詬索之而不得也。”

英语 eat; drink; suffer, endure, bear

法语 manger,prendre qch (par voie orale)​,anéantir,absorber,s'imprégner de,alimentation

© 作文档在线字典
chī
  1. 飲、食。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友聞白羊肉美,一生未曾得。」唐·杜甫〈送李校書二十六韻〉:「臨岐意頗切,對酒不能。」同「吃 」。

  2. 承受。如:「重」。元·關漢卿《五侯宴·第四折》:「我那娘親在那里與人家擔水運漿,罵,千辛萬苦。」同「吃 」。

© 作文档在线字典
【丑集上】【口】 喫·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9

【唐韻】【正韻】苦擊切【集韻】【韻會】喆歷切,𠀤音燩。【說文】食也。【玉篇】啖,喫也。【杜甫·絕句】梅熟許同朱老喫。

又【正韻】飲也。【杜甫·送李校書詩】對酒不能喫。 【廣韻】同𡁒。【集韻】或作𡁒噭。【正韻】亦作毄。

又【集韻】口賣切,音𡢖。喫詬,力諍。

又口戒切,音烗。義同。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喫」 說文‧口部「喫」
字形对比
内地台湾香港日本韩国
异体字
𠹙 𠿊 𡁒 𨋻
【卷二】【口】 《說文解字》

食也。从口契聲。苦擊切 新附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国际音标 tʂʰʅ˥ 日语读音 KUU NOMU韩语罗马 KKIK现代韩语越南语 khịt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kiet7 kie5 [梅县腔] ket7 [客语拼音字汇] kiad5 [客英字典] ket7 ngiet7 ngat7 kiet7 [宝安腔] ket7 nget7 [海陆腔] kiet7 kie5 [陆丰腔] ket7粤语 hek3 jaak3

© 作文档在线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