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聱字的意思解释
  • 拼音: áo
  • 部首:
  • 笔画数:16
  • 五笔:GQTB

基本字义


áo ㄠˊ

  1. 话不顺耳:~牙(语句念着不顺口)。
  2. 不听取他人的意见:“彼诮以为~者,为其不相从听”。

英语 bent and twisted; too complicated

德语 schwierig auszusprechen (V)

法语 difficile à prononcer,tordu,entortillé,compliqué

© 作文档在线字典

详细字义


áo

〈形〉

(1) (形声。从耳敖声。本义:不接受意见)

(2) 同本义 [perverse]

聱,不入人语也。——《广雅》

彼诮为聱者,为其不相从听。——元结《自释》

(3) 又如:聱牙(乖忤,抵触。亦谓与人意见不同,不随世俗)

(4) 文词艰涩 [involved and abstruse]。如:聱牙戟口(聱牙诎曲,聱牙诘曲,聱牙诘屈。都形容文辞艰涩难读);聱屈(拗口难读)

常用词组


聱牙 © 作文档在线字典
ㄠˊáo
  1. 参见「聱牙 」条。

© 作文档在线字典
【未集中】【耳】 聱·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1

【唐韻】五交切【韻會】牛交切,𠀤音謷。【說文】不聽也。【廣雅】不入人語也。【埤蒼】聱牙,爲其不相聽也。【唐書·元結傳】能學聱牙,保宗而全家,自號聱叟。

又辭不平易。【韓愈·進學解】周誥殷盤,詰曲聱牙。

又聱耴,衆聲也。【左思·吳都賦】魚鳥聱耴。【釋文】聱,魚曹切。【註】倉頡篇曰:聱耴,衆聲也。

又【廣韻】五勞切【集韻】【正韻】牛刀切,𠀤音敖。亦不聽也。

又【集韻】魚到切,音傲。聱耴,魚鳥狀。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聱」 說文‧耳部「聱」
字形对比
内地台湾香港日本
异体字
𤘒 𦗷
【卷十二】【耳】 『說文解字』

不聽也。从耳敖聲。五交切文一 新附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国际音标 ɑu˧˥ 日语读音 KIKANAI韩语罗马 O现代韩语

客家话 [海陆腔] ngau2 [客语拼音字汇] ngau2 [台湾四县腔] ngau2 [客英字典] ngau2 [梅县腔] ngau2 [宝安腔] ngau2粤语 ngou4潮州话 ngau5

© 作文档在线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