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襪字的意思解释
  • 拼音:
  • 部首:
  • 笔画数:19
  • 五笔:PUAW

ㄨㄚˋ


  1. 穿在腳上的衣物。《釋名•釋衣服》:“襪,末也,在脚末也。”《集韻•月韻》:“韤,《説文》:‘足衣也。’或从衣。”
  2. 穿襪子。清魏禧《大鐵椎傳》:“客初至時,不冠不襪。”

英语 socks, stockings

德语 Kniestrumpf, Kniestrümpfe (S)​,Socke (S)​,Strumpf, Strümpfe (S)

© 作文档在线字典

詳細字義


襪、韈、韤

〈名〉

針織或編織的足套,襪子 [hose;socks;stocking]

如:鞋襪;襪才(比喻才識短淺的自謙詞);襪線(比喻技藝多而無一精者);襪桶(襪筒);襪帶(系襪所用的帶);襪統(即襪筒)

詞性變化


〈動〉

穿襪子 [sock]

客初至時,不冠不襪。——· 魏禧《大鐵椎傳》

常用詞組


襪船襪口襪套襪筒襪子 © 作文档在线字典
ㄨㄚˋ
  1. 穿在腳上,用來保護或保暖的東西。通常用棉、毛、絲及合成纖維等製成。如:「絲」、「毛」。

© 作文档在线字典
【申集下】【衣】 襪·康熙筆画:21 ·部外筆画:15

【唐韻】望發切【集韻】勿發切,𠀤音韈。【類篇】足衣。【釋名】襪,末也,在脚末也。【飛燕外傳】衣故短繡裙、小袖、李文襪。【曹植·洛神賦】凌波微步,羅襪生塵。 【干祿字書】本作韈,通作襪,別見革部。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字源演变

重定向至「韤」。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 秦系簡牘 楷書 楷書 楷書
      「韤」 說文‧韋部       「襪」
               
               
字形对比
内地台湾香港日本韩国
异体字
𤿗 𥀯 𥿉
(说文解字未收录“襪”字头,请参考“韤”字:) 【卷五】【韋】 《說文解字》

足衣也。从韋蔑聲。望發切〖注〗臣鉉等曰:今俗作韈,非是。

《說文解字注》

(韤)足衣也。左傳曰:褚師聲子韤而登席,謂燕禮宜跣也。从韋蔑聲。望發切。十五部。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国际音标 wɑ˥˧ 唐代读音 miæt日语读音 TABI KUTSUSHITA韩语罗马 MAL现代韩语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mat7 [客英字典] mat7 [沙头角腔] mat7 [宝安腔] mat7 [海陆腔] mat7 [东莞腔] mat7 [梅县腔] mat7 [陆丰腔] mat7 [客语拼音字汇] mad5粤语 maat6 mat6

近代音 微母 家麻韻 入聲作去聲 襪小空;中古音 微母 月韻 入聲 韤小韻 望發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明母 曷部 ;王力系统:明母 月部 ;

© 作文档在线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