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諭字的意思解释
  • 拼音:
  • 部首:
  • 笔画数:16
  • 五笔:YWGJ

基本字义


ㄩˋ

     ◎ 见“”。

英语 proclaim, instruct; edict

德语 anordnen, bestellen ,Yu (Eig, Fam)

法语 ordonner,instructions,proclamer

© 作文档在线字典
ㄩˋ
  1. 告知、晓喻。《淮南子·泛论》:「教寡人以道者击鼓,寡人以义者击钟,告寡人以事者振铎。」《史记·卷七·项羽本纪》:「梁乃召故所知豪吏,以所为起大事,遂举美中兵。」

  2. 明白、了解。《荀子·儒效》:「其言多当矣,而未也。」

  3. 表明。《淮南子·主术》:「衰绖菅屦,辟踊哭泣,所以哀也。」唐·柳宗元〈答元饶州论政理书〉:「必劳申,乃得悦服。」

  4. 比喻、比拟。《战国策·齐策四》:「请以市,市朝则满,夕则虚,非朝爱市而夕憎之也,求存故往,亡故去。」

  1. 上对下的命令告语。如:「圣」。《北史·卷二二·长孙嵩传》:「上遣平持节宣,令其和解。」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十出》:「若肯发一手,必能退却。」

  2. 姓。如汉代有瑮。

© 作文档在线字典
【酉集上】【言】 諭·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9

【唐韻】羊戍切【集韻】【韻會】兪戍切,𠀤音裕。【說文】告也。【類篇】曉也。【韻會】及其未悟,告之使曉。【穀梁傳·桓六年】修敎明諭國道也。【禮·祭義】諭其志意。【疏】使祝官啓告鬼神,曉諭鬼神以志意。【周禮·秋官】訝士掌四方之獄訟,諭罪𠛬于邦國。【註】告曉以麗罪,及制𠛬之本意。【疏】諭爲曉,故曰告曉。【戰國策】寡人諭矣。【註】諭,曉也。【呂覽·離謂篇】言者以諭意也。【淮南子·主術訓】衰絰菅屨,辟踴哭泣,所以諭哀也。【註】諭,明也。

又【玉篇】譬諭也。【前漢·賈誼傳】誼追傷屈原,因以自諭。【師古註】諭,譬也。

又【廣雅】諫也。

又官名。【唐書·百官志】有左右諭德。

又縣名。【晉書·地理志】新諭縣,屬荆州安成郡,吳置。【唐書·地理志】招諭縣,屬錦州,垂拱三年置。

又姓。【廣韻】東晉有諭歸,豫章人,撰《西河記》。何承天云:音樹。

又【玉篇】他口切,偸上聲。誘也。 【集韻】或作喩。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諭」 包2.35「諭」 說文‧言部「諭」「谕」 「諭」
字形对比
内地台湾香港日本韩国
异体字
【卷三】【言】 『說文解字』

告也。从言俞聲。羊戍切

『說文解字注』

(諭)告也。凡曉諭人者、皆舉其所易明也。周禮掌交注曰。諭、告曉也。曉之曰諭。其人因言而曉亦曰諭。諭或作喻。从言。俞聲。羊戎切。四部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国际音标 jy˥˧ 日语读音 SATOSU韩语罗马 YU现代韩语越南语 dụ

客家话 [海陆腔] ri5 [客英字典] ji5 [台湾四县腔] ji5 [梅县腔] j5 [陆丰腔] ji5 [客语拼音字汇] yi4 [宝安腔] ji3粤语 jyu6

近代音 影母 魚模韻 去聲 禦小空;中古音 喻以母 遇韻 去聲 裕小韻 羊戍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影母 侯部 ;王力系统:餘母 侯部 ;

© 作文档在线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