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焣字的意思解释
  • 拼音: chǎo
  • 部首:
  • 笔画数:12
  • 五笔:BCOU

chǎo ㄔㄠˇ《改併四聲篇海》引《川篇》音炒。


  1. 同“㷅(炒)”。《改併四聲篇海•火部》引《川篇》:“焣,音炒。”《正字通•火部》:“焣,同㷅。”

ㄐㄩˋ《字彙》慈與切。


  1. 同“聚”。取。
  2. 姓。《字彙•火部》:“焣,姓也。”
  3. 人名用字。《漢書•古今人表》:“焣子。”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巳集中】【火】 焣·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8

【篇海】同炒。詳炒字註。

又【字彙】慈與切,音聚。姓也。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字源演变

重定向至「炒」。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 王子嬰次盧春秋晚期集成10386「焣」
字形对比
内地台湾香港
异体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焣”字头,请参考“𩱦”字:) 【卷三】【䰜】 《說文解字》

𤎅也。从𩰲芻聲。尺沼切〖注〗臣鉉等曰:今俗作𤈓,别作炒。非是。

《說文解字注》

(𩱦)𤎅也。爾雅音義引三蒼𤎅也,說文火乾物也,與今本異。玄應再引與今本同。方言:𤎅𤋎𤏛鞏火乾也。秦晉之閒或謂之㷅。按㷅卽𩱦字,或作𤌽。玄應曰:崔寔四民月令作炒。古文奇字作𤍕从䰜芻聲。尺沼切。廣韵初爪切。古音在四部。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国际音标 tʂʰɑu˨˩˦; tɕy˥˧

© 作文档在线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