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餹字的意思解释
  • 拼音: táng
  • 部首:
  • 笔画数:18
  • 五笔:WVOK

táng ㄊㄤˊ


  1. 原指飴糖。後作糖的通稱,也作“糖”。《方言》卷十三:“𩛿謂之餹。”

英语 sugar; sugared; candy; crystallized sweetmeats

法语 sucre,bonbon

© 作文档在线字典
  1. 「糖 」的異體字。

© 作文档在线字典
【戌集下】【食】 餹·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0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徒郞切,音唐。【玉篇】餹䬾,餌也。【廣韻】餹䬾,黍膏。【揚子·方言】餳謂之餹。【本草】飴卽軟餹。凡粳粟火麻白米皆堪作,惟糯米作者入藥。 【集韻】或作糖糛餳。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字源演变

重定向至「糖」。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糖」 說文‧米部「餹」
字形对比
内地台湾香港
异体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餹”字头,请参考“𩛿”字:) 【卷五】【食】 『說文解字』

飴和饊者也。从食易聲。徐盈切

『說文解字注』

(餳) 飴和饊者也。 不和饊謂之飴,和饊謂之餳,故成國云飴弱於餳也。方言曰:凡飴謂之餳,自關而東、陳楚宋衛之閒通語也。楊子渾言之,許析言之。周禮小師注:管,如今賣飴所吹者。周頌箋亦云。 𠊊昜聲。 各本篆作𩛿,云易聲,今正。按鍚从昜聲,故音陽,亦音唐,在十部。釋名曰:餳,洋也。李軌周禮音唐是也。其陸氏音義周禮辭盈反,毛詩夕清反,因之唐韵徐盈切。此十部音轉入於十一部,如行庚觥等字之入庚韵。郭璞三倉解詁曰:楊音盈協韵。晉灼漢書音義反𣓾惲爲由嬰,其理正同耳。淺人乃易其龤聲之偏旁,玉篇、廣韵皆誤从易。然玉篇曰:𩛿,徒當切。廣韵十一唐曰:糖,飴也。十四清曰:𩛿,飴也。皆可使學者知餳、糖一字,不當从易。至於集韵始以餳入唐韵,𩛿入清韵,畫分二字,使人眞雁不分,其誤更甚,猶賴類篇正之。錫,古音如洋,語之轉如唐,故方言曰:餳謂之餹。郭云:江東皆言餹,音唐。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国际音标 tʰɑŋ˧˥ 日语读音 AME韩语罗马 TANG现代韩语

客家话 [海陆腔] tong2 [客英字典] tong2 [梅县腔] tong2 [台湾四县腔] tong2粤语 tong4

近代音 中古音 定母 唐韻 平聲 唐小韻 徒郎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定母 唐部 ;王力系统:定母 陽部 ;

© 作文档在线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