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蛸字的意思解释
  • 拼音: shāo xiāo
  • 部首:
  • 笔画数:13
  • 五笔:JIEG

xiāo ㄒㄧㄠ


  1. 〔螵~〕见“螵”。①章鱼的省称。②螳螂的卵块。
  2. 姓。

shāo ㄕㄠ


  1. 长脚蜘蛛蠨蛸的省称。
  2. 〔蚆~岛〕见“蚆”。

英语 long legged spider; octopus; chrysalis of mantis

德语 Shao (Eig, Fam)

法语 araignée à longues pattes,pieuvre commune

© 作文档在线字典

详细字义


shāo

(1) ——“蟰蛸”( xiāoshāo):蟢子

(2) 另见 xiān

基本词义


xiāo

(1) ——“螵蛸”( piāoxiāo):螳螂的卵块。产在桑树上的叫“桑螵蛸”,可入药。又名“蜱蛸”

(2) 另见 shāo

© 作文档在线字典
ㄒㄧㄠxiāo
  1. 參見「螵蛸 」條。

ㄕㄠshāo
  1. 參見「蠨蛸 」條。

© 作文档在线字典
【申集中】【虫】 蛸·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7

【唐韻】【正韻】所交切【韻會】師交切,𠀤音梢。蠨蛸,蟲名。【詩·豳風】蠨蛸在戸。【傳】蠨蛸,長踦也。郭璞曰:小蜘蛛長脚者,俗呼爲喜子。陸璣云:一名長脚。荆州、河內人謂之喜母,此蟲來著人衣,當有親客至,有喜也。幽州人謂之親客,亦如蜘蛛爲羅網居之是也。

又【廣韻】相邀切,音消。【爾雅·釋蟲】不過蟷蠰,其子蜱蛸。【註】一名䗚蟭,蟷蠰卵也。【爾雅翼】螵蛸,所在有之,以桑上者爲佳,《本草》爲之桑蜱蛸。

又魚名。【爾雅翼】海中烏賊魚,背如樗蒱形,亦有螵蛸之名。

又姓。【通志·氏族略】齊武帝以巴東王子響叛逆,攺爲蛸氏。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字源演变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 秦系簡牘 楷書 楷書 楷書
      「蛸」 說文‧虫部       「蛸」
字形对比
内地台湾香港日本
【卷十三】【虫】 《說文解字》

𧓎蛸,堂蜋子。从虫肖聲。相邀切

《說文解字注》

(蛸)𧓎蛸,堂蜋子。月令:仲夏之月,螳蜋生。注云:螳蜋,螵蛸母也。鄭志:王瓚問曰:爾雅莫貉、螳蜋同類物也。今沛魯以南謂之螳蠰,三河之域謂之螳蜋,燕趙之際謂之食厖,齊濟以東謂之馬敫,然名其子則同云螵蛸。是以注云螵蛸母也。按堂蜋卵附於木,堅韌不可動,至小暑而子羣生焉。从虫肖聲。相邀切。二部。按𧓎字从䖵,故入䖵部。凡一物二字而異部者例此。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国际音标 ɕiɑu˥ 日语读音 TAKO韩语罗马 SO现代韩语

客家话 [客英字典] siau1 sau1 [海陆腔] sau1 siau1 [梅县腔] siau1 [台湾四县腔] sau1 seu1 siau1 [宝安腔] siau1 | sau1 [客语拼音字汇] seu1 xiau1 xiau4粤语 saau1 siu1潮州话 sau1 siau1

近代音 心母 蕭豪韻 平聲陰 蕭小空;中古音 心母 宵韻 平聲 宵小韻 相邀切 三等 開口;審生母 肴韻 平聲 梢小韻 所交切 二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心母 豪部 ;心母 豪部 ;王力系统:山母 宵部 ;心母 宵部 ;

© 作文档在线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