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簁字的意思解释
  • 拼音: shāi
  • 部首:
  • 笔画数:17
  • 五笔:TTHH

shāi ㄕㄞ


  1. 筛子。《説文•竹部》:“簁,簁箄,竹器也。
  2. 将物置于筛内摇动,使粗细分离。《齊民要術•大小麥》:“細磨,下絹簁,作餅,亦滑美。”
  3. 过滤。三國魏嵇康《聲無哀樂論》:“肌液肉汗,踧笮便出,無主于哀樂,猶簁酒之囊漉,雖笮具不同,而酒味不變也。”

英语 sieve; to sift, to strain

© 作文档在线字典
【未集上】【竹】 簁·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1

【廣韻】所宜切【集韻】山宜切,𠀤音澌。下物竹器,可以除麤取細,與籭同。

又【集韻】所佳切【正韻】所皆切,𠀤音崽。義同。

又【正韻】申之切,音施。義同。

又【廣韻】【集韻】【韻會】所綺切【正韻】想里切,𠀤音屣。義同。 【正韻】簁籮,古以爲玉柱,故字从玉作𥳧。今作簁。亦作篩。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簁」 說文‧竹部「簁」
字形对比
内地台湾香港
异体字
𥳧
【卷五】【竹】 《說文解字》

簁箄,竹器也。从竹徙聲。所綺切

《說文解字注》

(簁)簁箄,竹器也。按簁箄,器名。以上下文例之,是盛物之器,而非可以取麤去細之器也。可以取麤去細之器,其字作籭,不作簁,若廣韵支韵云:簁,下物竹器。紙韵曰:簁,籮也。皆韵曰:𥳧𥳧籮。古以玉爲柱,故字从玉,今俗作簁。此皆用簁爲籭,古今字變,非許意也。小顏注急就篇誤。从竹徙聲。所綺切。十六部。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国际音标 ʂĄi˥ 日语读音 HURUI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sii1 sai3 [客英字典] sii1 si1 ce1 [海陆腔] sii1 sai3 [梅县腔] si1粤语 si1潮州话 tai1

近代音 中古音 審生母 支韻 平聲 釃小韻 所宜切 三等 開口;審生母 紙韻 上聲 躧小韻 所綺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心母 齊部 ;王力系统:山母 支部 ;

© 作文档在线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