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吒字的意思解释
  • 拼音: zhā
  • 部首:
  • 笔画数:6
  • 五笔:KTAN

zhā ㄓㄚˉ


  1. 用于神话中人名,如:哪(né)吒、金吒、木吒。
  2. 用于地名:~祖村(在广西)。

英语 shout, roar, bellow; scold

德语 schimpfen, Vorwürfe machen ,schimpfen, brüllen (V)

© 作文档在线字典

详细字义


zhā

——神话传说中的人名用字。

如:《封神演义》中有哪吒、金吒、木吒等

© 作文档在线字典
ㄓㄚˋzhà
  1. 怒吼。如:「叱」。《山海經·北山經》:「有獸焉,其狀如豹而長尾,人首而牛耳,一目,名曰諸犍,善。」

  2. 痛惜。《文選·郭璞·遊仙詩七首之四》:「臨川哀年邁,撫心獨悲。」

  3. 誇大、欺誑。《後漢書·卷四九·王符傳》:「石山隱飾,金銀錯鏤,窮極麗靡,轉相誇。」

  1. 吃東西時口舌作聲。《禮記·曲禮上》:「毋吒食,毋齧骨。」

  1. 參見「哪吒 」條。

© 作文档在线字典
【丑集上】【口】 吒·康熙筆画:6 ·部外筆画:3

【唐韻】【集韻】【韻會】𠀤陟嫁切,音奼。【說文】噴也,叱怒也。【廣韻】吒嘆。【六書故】叱之稍徐也。

又【正字通】梵書吒婆,此言障礙。

又【玉篇】知加切【集韻】陟加切,𠀤音奓。義同。【集韻】或作喥。○按《玉篇》平去二音俱同咤。互詳後咤字註。

又【集韻】陟格切,音舴。嘲也。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字源演变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 秦系簡牘 楷書 楷書 楷書
  「吒」 𩰬比盨西周晚期集成4466   「吒」 說文‧口部       「吒」
字形对比
内地台湾香港
异体字
【卷二】【口】 《說文解字》

噴也。叱怒也。从口乇聲。陟駕切

《說文解字注》

(吒)噴也,叱怒也。此三字明叱噴吒三字互訓也。曲禮曰:母吒食。謂當食而叱怒他事,嫌於怒食,故注云嫌薄之。淮陰矦傳曰:項王喑噁叱吒,千人皆廢。从口乇聲。陟駕切。古音在五部。亦作咤。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国际音标 tʂɑ˥˧; tʂɑ˥ 韩语罗马 THA THAK越南语 cha

客家话 [客英字典] za5 [宝安腔] za1 [海陆腔] za5 [客语拼音字汇] za1 za4 [台湾四县腔] za5粤语 zaa1 zaa3潮州话 za1

近代音 照母 家麻韻 平聲陰 査小空;穿母 家麻韻 去聲 㲼小空;中古音 知母 禡韻 去聲 吒小韻 陟駕切 二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端母 鐸部 ;王力系统:端母 鐸部 ;

© 作文档在线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