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魼字的意思解释
  • 拼音:
  • 部首:
  • 笔画数:16
  • 五笔:QOFC

基本字义


ㄑㄩˉ

     ◎ 比目鱼。

© 作文档在线字典
【亥集中】【魚】 魼·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5

【唐韻】去魚切【集韻】丘於切,𠀤音墟。【說文】魚也。【類篇】一曰比目魚。【前漢·司馬相如傳】禺禺魼鰨。【註】魼,比目魚也。狀似牛脾,細鱗,紫色,兩相合乃得行。

又【山海經】柢山有魚焉,其狀如牛,蛇尾,有翼有羽,在脅下,曰魼魚。【玉篇】亦作鰈。【類篇】或作鱋。

又【廣韻】吐盍切【集韻】託盍切,𠀤音榻。

又【集韻】迄業切,音脅。義𠀤同。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魼」 秦子戈春秋早期集成11352「魼」 說文‧魚部「魼」
「魼」 秦子戈春秋早期考古與文物03.2
字形对比
内地台湾香港
异体字
【卷十一】【魚】 『說文解字』

魚也。从魚去聲。去魚切

『說文解字注』

(魼)魼魚也。舊刪魼字。今補。此如河篆下云河水也之例。漢書上林賦。禺禺魼鰨。郭樸注云。比目魚也。按郭說未知其審。犬部狧字下有比目魚鰈。同爾雅。而魚部無鰈字。玉篇、廣韵合魼鰈爲一字。非也。从魚。去聲。去魚切。五部。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国际音标 tɕʰy˥

客家话 [海陆腔] ki1 [客英字典] ki1 [台湾四县腔] ki1粤语 heoi1 keoi1

近代音 中古音 溪母 魚韻 平聲 虚小韻 去魚切 三等 合口;透母 盍韻 入聲 榻小韻 吐盍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曉母 怗部 ;溪母 模部 ;王力系统:曉母 葉部 ;溪母 魚部 ;

© 作文档在线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