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親字的意思解释
  • 拼音: qīn
  • 部首:
  • 笔画数:16
  • 五笔:USHQ

qīn ㄑㄧㄣˉ


  1. 有血統或夫妻關係的:~屬。~人。~緣。雙~(父母)。~眷。
  2. 婚姻:~事。
  3. 因婚姻聯成的關係:~戚。~故。~鄰。~朋。
  4. 稱呼同一地方的人:鄉~。
  5. 本身,自己的:~睹。~聆。~筆。
  6. 感情好,關係密切:~密。相~。~睦。~疏。
  7. 用嘴脣接觸表示喜愛:~吻。

qìng ㄑㄧㄥˋ


  1. 〔~家〕夫妻雙方的父母彼此的關係或稱呼(“”讀輕聲)。

英语 relatives, parents; intimate

德语 lieb, teuer (V)​,nah, verwandt

法语 beaux-parents de sa progéniture,parent,proche,embrasser,de même sang,intime,en personne

© 作文档在线字典

詳細字義


qīn

(1) (形聲。从見,親( shēn)聲。“見”與“至”義相通。本義:親愛)

(2) 同本義 [dear;beloved;intimate]

親,至也。从見,親聲,字亦作儭。——《說文》

親,近也。——《廣雅》

同人親也。——《易·雜卦》

親者屬也。——《禮記·大傳》

人之親其兄之子。——《孟子》。注:“愛也。”

愛臣太親,必危其身。——《韓非子·愛臣》

我有親父兄。——《玉臺新詠·古詩爲焦仲卿妻作》

我有親父母。

又如:親父(生父);親爹(親父);姑表親;親如一家;親心(親愛之心;父母愛護子女之心);親厚(親愛並加以厚待)

(3) 親密。與“疏”相對 [close;intimate]

王無親臣矣。——《孟子·梁惠王下》

又如:親臣(親近可信的臣下);親懿(親密的朋友。同親友);親比(親近依靠);親附(親近附從);親倖(皇帝或國君對臣子的寵愛)

(4) 準,準確 [accurate]

搭上弓弦,覷的楊志較親,望後心再射一箭。——《水滸全傳》

又如:親切(準確;真切)

(5) 通“新”。更新 [renew;replace]

親臣進而故人退。——《韓非子·亡徵》

(6) 通“辛”。艱苦 [bitter;intensive]

體五道之親苦。——《王妙暉等造像記》

詞性變化


qīn

(1) 父母。也單指父親或母親 [parent]

親,父母也。——《禮記·奔喪》

公子有親乎?——《戰國策·齊策四》

歸見其親。——·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又如:雙親;親心(父母親愛護子女之心;子女思念雙親之心);親喪(父母之喪)

(2) 泛指有血統或婚姻關係的人 [blood or marriage relation]

親,九族。——《左傳·昭公十四年》

祿勳,合親,任良。——《左傳·昭公十四年》

畔主背親。——《漢書·李廣蘇建傳》

洛陽親友如相問。—— ·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杜甫《登岳陽樓》

又如:親難轉債(親人之間難於借債。比喻愈是親人愈難求得幫助);親黨(親屬);親契(親朋);親識(親朋等熟識者)

(3) 親密的、可靠的人 [close person]

輕則失親。——《左傳·僖公五年》。注:“黨援也。”

又如:親兵;親失(失其所應當親近的人);親委(寵信);親習(親近熟悉的人);親渥(情分深厚的人)

qīn

親自,親身 [in person]

親枉車騎。——《史記·魏公子列傳》

親引問委曲。《資治通鑑·唐紀》

親見忠烈。—— · 全祖望《梅花嶺記》

親往頤和園。—— · 梁啓超《譚嗣同傳》

又如:親秉旄鉞(親自統率軍隊);親炙(親見);親迎(古代婚姻六禮之最後一禮。新郎親自去女家迎娶新娘);親任(親自擔任)

qīn

(1) 親近;接近 [be close to]

無親陳王者。——《史記·陳涉世家》

無使土親膚。——《孟子·公孫丑下》

諸侯親之。——《國語·晉語》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所以興隆也。—— 諸葛亮《出師表》

不能離死命而去親他主。——《韓非子·用人》

又如:親傍(親近;套近乎);親香(親炙。親熱)

(2) 用嘴脣或臉、額接觸(人或物),表示喜愛親切 [kiss]

如:她親了親孩子;親他妻子的嘴脣和嬰兒的臉蛋

(3) 另見 qìng

常用詞組


親愛親本親筆親兵親串親代親丁親房親故親和力親駕親近親舊親眷親口親歷親鄰親臨親密親睦親暱親朋親戚親切親熱親如手足親善親上成親親身親生子女親事親手親疏親疏貴賤親屬親體親痛仇快親王親吻親狎親信親兄弟親眼親誼親迎親友親緣親在親征親知親炙親自親族親嘴 

基本詞義


(1)qìng

(2) 另見 qīn

常用詞組


親家親家公親家母 © 作文档在线字典
ㄑㄧㄣqīn
  1. 父母。亦單指父親或母親。如:「雙」、「慈」。《禮記·奔喪》:「始聞喪。」《史記·卷九三·盧綰傳》:「盧綰與高祖太上皇相愛,及生男,高祖、盧綰同日生。」

  2. 泛稱和自己有血緣或因婚姻而建立親戚關係的人。如:「近」、「姻」。唐·杜甫〈送遠〉詩:「親朋盡一哭,鞍馬去孤城。」

  3. 婚姻。如:「結」、「成」。

  4. 新娘。如:「娶」、「迎」。《兒女英雄傳·第二八回》:「話表送的張姑娘合褚大娘子扶著何玉鳳姑娘上了轎。」

  5. 關係密切,可以信任的人。《左傳·僖公二十四年》:「惠懷無,內外棄之。」

  6. 情誼。《荀子·非相》:「夫禽獸有父子,而無父子之。」

  7. 姓。如周代有親弗。

  1. 接近。《論語·學而》:「汎愛眾而仁。」《孟子·離婁上》:「男女授受不,禮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權也。」

  2. 愛。如:「相親相愛」。《孟子·滕文公上》:「人之其兄之子,為若其鄰之赤子乎?」

  3. 接吻,或用面部接觸。如:「低下頭去孩子。」《儒林外史·第一四回》:「戴著斗笠親嘴──差著一帽子。」

  1. 本人的、自己的。如:「親自」、「親手」、「親眼目睹」。

  2. 有直接血統關係的。如:「兄弟」、「姊妹」、「親骨肉」。

  3. 關係密切的、值得信任的。《孟子·梁惠王下》:「王無臣矣。」

  1. 本身直接參與處理。如:「理家務」。宋·范成大〈巖桂〉詩三首之二:「越城芳徑手栽,紅淺黃深次第開。」

ㄑㄧㄥˋqìng
  1. 參見「親家 」條。

© 作文档在线字典
【酉集上】【見】 親·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9

〔古文〕𢈥𡩁【唐韻】【正韻】七人切【集韻】【韻會】雌人切,𠀤七平聲。【廣韻】愛也。【孝經序】親譽日著。【註】慈愛之心曰親。【荀子·不苟篇】交親而不比。【註】親謂仁恩。【周語】慈惠保民,親也。

又近也。【易·乾卦】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

又【增韻】躬也。【詩·小雅】弗躬弗親。【箋】言不躬而親之也。【禮·文王世子】世子親齊𤣥而養。【註】親,猶自也。

又【釋名】襯也。言相隱襯也。【增韻】姻也。【禮·大傳】親者,屬也。【疏】謂有親者,各以屬而爲之服。【左傳·昭十四年】祿勳合親。【杜註】親,九族也。【周禮·地官·大司徒】以隂禮敎親,則民不怨。【註】謂男女之禮,婚姻以時,則男不曠,女不怨。

又六親,父母、兄弟、妻子也。【管子·牧民篇】上服度則六親固。

又【前漢·禮樂志註】如淳曰:父、子、從父昆弟、從祖昆弟、曾祖昆弟、族昆弟,爲六親。

又姓。【史記·孟嘗君傳】齊王逐周最,而聽親弗。【註】親弗,人姓名。【戰國策】作祝弗。

又通作新。【大學】在親民。【程註】親,當作新。

又【唐韻】七遴切【集韻】【韻會】七刃切【正韻】寸遴切,𠀤七去聲。【左傳·桓二年】庶人工商,各有分親。【註】以親疏爲分別。【釋文】有平去兩音。

又【廣韻】親家也。【集韻】婚姻相謂爲親。

又叶蒼先切,音千。【楊方·合歡詩】磁石引長針,陽燧下焱煙,宮商聲相和,心同自相親。 【字彙】古从𣐽。今省作亲。【集韻】或作媇儭。○按字彙補又作𧠍𧠸𧡘,非。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親」 克鎛西周晚期集成209「親」 郭.語1.76-82「親」 說文‧見部「親」 睡.為24「親」「亲」 「親」
」 中山王昔鼎戰國晚期集成2840「親」 包2.51
「親」 中山王昔鼎戰國晚期集成2840「親」 上(2).容.24
字形对比
内地台湾香港日本韩国
异体字
𡩁 𡪔 𢈥 𢾉 𧠍 𧠸 𧡘 𧡿
【卷八】【見】 《說文解字》

至也。从見亲聲。七人切

《說文解字注》

(親)至也。至部曰:到者,至也。到其地曰至,情意𢡆到曰至。父母者,情之冣至者也,故謂之親。从見𣐽聲。七人切。十二部。李斯刻石文作親。左省一畫。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国际音标 tɕʰin˥; tɕʰiŋ˥˧ 唐代读音 *tsin日语读音 SHITASHII OYA MIZUKARA韩语罗马 CHIN现代韩语越南语 thân

客家话 [沙头角腔] cin1 [宝安腔] cin1 [台湾四县腔] cin1 [梅县腔] zim1 cin1 [海陆腔] cin1 [客英字典] cin1 [陆丰腔] cin1 [客语拼音字汇] qin1 [东莞腔] cin1粤语 can1 can3

近代音 清母 真文韻 平聲陰 親小空;中古音 清母 眞韻 平聲 親小韻 七人切 三等 開口;清母 震韻 去聲 親小韻 七遴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清母 先部 ;王力系统:清母 真部 ;

© 作文档在线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