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燖字的意思解释
  • 拼音: xún
  • 部首:
  • 笔画数:16
  • 五笔:OVAF

xún ㄒㄩㄣˊ


  1. 用火烧熟。
  2. 古代祭祀用的煮得半熟的肉:“祭礼有腥、~、熟三献。”
  3. 方言,用开水烫后去毛:扬汤~毛。鸭毛不~不净。

英语 reheat food

德语 aufwärmen (V)​,brühen (V)​,wärmen (V)​,aufwärmen, sich einsingen (V)​,brühen (V)​,wärmen (V)

法语 réchauffer (la nourriture)​

© 作文档在线字典

详细字义


xún

〈动〉

(1) 把已宰杀的猪或鸡等用热水烫后去掉毛 [hot-water depilate]

扬汤燖毛,毛须弥聚。——晁补之《猪齿臼化佛赞》

又如:燖毛;燖鸡

(2) 古代祭祀用肉,沉于汤中使半熟;也泛指煮肉 [boil meat]

祭礼有腥、燖、熟三献。——· 沈括《梦溪笔谈》

© 作文档在线字典
ㄒㄩㄣˊxún
  1. 將冷卻的熟食溫熱。《集韻·平聲·侵韻》:「燂,火孰物。或作、燅。」通「燅」。

  2. 將肉沉於湯中。《集韻·平聲·鹽韻》:「,沉肉於湯也。」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三·辯證一》:「祭禮有腥、、熟三獻。」

  3. 以熱水燙後去毛。如:「揚湯毛」。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溳水注》:「溫水出竟陵之新陽縣東澤中……其熱可以雞。」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巳集中】【火】 燖·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2

【集韻】【韻會】【正韻】𠀤徐心切,音尋。【玉篇】本作燂。詳燂字註。

又【集韻】或作燅。【儀禮·有司徹】乃燅尸俎。【註】古文燅皆作尋。記或作燖。春秋傳曰:若可燖也,亦可寒也。◎按左傳哀十二年,今本作若可尋也。

又【集韻】慈鹽切【韻會】昨鹽切,𠀤音潛。【玉篇】本作燂。【集韻】沈肉於湯也。或作爓煔。【儀禮·聘禮註】膚豕肉也。惟燖者有膚。【釋文】燖,劉音尋。一本作爓,音潛。

又【廣韻】徐鹽切【集韻】徐廉切,𠀤音閻。【廣韻】本作燅。詳燅字註。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字源演变

重定向至「燂」。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燂」 說文‧火部「燖」
字形对比
内地台湾香港日本
异体字
𤍙 𤎢 𤏝 𤑩 𤑶 𥪷 𦢨 𦠹
(说文解字未收录“燖”字头,请参考“燂”字:) 【卷十】【火】 『說文解字』

火熱也。从火覃聲。火甘切。又,徐鹽切

『說文解字注』

(燂)火熱也。廣雅:燂,煗也。攷工記弓人:撟角,欲𠅩於火而無燂。注云:燂,炙爛也。故書燂或作朕。从火覃聲。大甘切。又徐鹽切。七部。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国际音标 ɕyn˧˥ 日语读音 NIRU韩语罗马 SIM现代韩语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cim2 [客英字典] cim2 ciam2 [海陆腔] cim2 [梅县腔] cim2粤语 cam4

近代音 心母 侵尋韻 平聲陽 尋小空;心母 廉纖韻 平聲陽 撏小空;中古音 邪母 鹽韻 平聲 燅小韻 徐鹽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心母 覃部 ;王力系统:邪母 侵部 ;

© 作文档在线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