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喦字的意思解释
  • 拼音: yán
  • 部首:
  • 笔画数:12
  • 五笔:KKKM

基本字义


yán ㄧㄢˊ

     ◎ 同“”。

英语 talkative

德语 gesprächig, geschwätzig

© 作文档在线字典
ㄋㄧㄝˋniè
  1. 多话。《说文解字·品部》:「,多言也。」清·段玉裁·注:「此与言部讘音义皆同。」《玉篇·品部》:「,曳,争言也。」通「讘」。

ㄐㄧˊ
  1. 地名。春秋时代约在宋、郑两国之间。

© 作文档在线字典
【丑集上】【口】 喦·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9

【唐韻】【正韻】尼輒切【集韻】昵輒切,𠀤音聶。【說文】多言也,从品相連,春秋傳,次于喦北。◎按春秋僖元年,齊師宋師曹師次于聶北,三傳俱作聶,說文作喦,或古本喦聶通也。

又【廣韻】而涉切【集韻】日涉切,𠀤音顳。義同。【集韻】本作讘。或作囁。

又【玉篇】曳喦,爭言也。

又【集韻】逆吸切,音岌。地名。春秋取宋師于喦。〇按春秋哀十三年,鄭取宋師于喦,無釋文。十二年左傳釋文,喦,五咸反,𠀤不音入聲,然集韻當必有據,平聲一音當入山部嵒字註。字彙云:喦與山部嵒字音巖者不同。正韻引古文尚書,用顧畏于民喦,孔氏書作碞,音巖,與山部嵒字混,非。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喦」 前7.7.2合5574「喦」 包2.166「喦」 說文‧品部「喦」
「喦」 簠地30合9432「喦」 包2.185
「喦」 前7.25.4
字形对比
内地台湾香港
异体字
𠼧 𠹜
【卷九】【山】 『說文解字』

山巖也。从山品。讀若吟。五咸切〖注〗臣鉉等曰:从品,象巖厓連屬之形。

(喦 niè)多言也。从品相連。《春秋傳》曰:“次于喦北。”讀與聶同。尼輒切

『說文解字注』

(喦)多言也。此與言部讘音義皆同。从品相連。會意。春秋傳曰。次于喦北。僖元年左傳文。今左作聶。聶北、郉地。杜氏說。讀與聶同。音同也。尼輒切。七部。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国际音标 jĄn˧˥ 日语读音 OSHABERI韩语罗马 YEP越南语 nham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ngiap7 [客英字典] ngiap7 [海陆腔] ngiap7 [客语拼音字汇] ngam2粤语 ngaam4

近代音 中古音 日母 葉韻 入聲 讘小韻 而涉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泥母 怗部 ;王力系统:日母 葉部 ;

© 作文档在线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