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鉾字的意思解释
  • 拼音: máo
  • 部首:
  • 笔画数:14
  • 五笔:QCTG

móu ㄇㄡˊ


  1. 劍鋒。《玉篇,金部》:“鉾,劍端也。”

máo


  1. 同“矛”。一種直刺兵器。
  2. 同“鍪”。頭盔。戰時以禦兵刃。

英语 spear

© 作文档在线字典
【戌集上】【金】 鉾·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6

【類篇】迷浮切,音謀。【玉篇】劒端也。

又【字林】古文矛字。註詳部首。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字源演变

重定向至「矛」。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矛」 戈冬簋西周中期集成4322「矛」 秦1.5「矛」 說文古文「矛」 睡.法85「鉾」
「矛」 越王州句矛戰國早期集成11535「矛」 仰25.18「矛」 說文‧矛部
字形对比
内地台湾香港日本
异体字
𫓴
(说文解字未收录“鉾”字头,请参考“矛”字:) 【卷十四】【矛】 《說文解字》

酋矛也。建於兵車,長二丈。象形。凡矛之屬皆从矛。𢧟,古文矛从戈。莫浮切〖注〗𨥨、鉾、𥍥𢦧,古文。

《說文解字注》

(矛)酋矛也。建於兵車,長二丈。見考工記。記有酋矛、夷矛。酋矛常有四尺,夷矛三尋。鄭注:酋夷,長短。酋之言遒也。酋近夷長矣。按許不言夷矛者,兵車所不建,不常用也。魯頌箋云:兵車之法,左人持弓,右人持矛,中人御。象形考工記謂之刺兵。其刃當直,而字形曲其首,未聞。直者象其柲,左右葢象其英。鄭風傳云:重英,矛有英飾也。魯頌傳云:朱英,矛飾也。按矛飾葢縣毛羽。據鄭箋則毛傳云重喬累荷也者,所以縣毛羽也。莫浮切。三部。凡矛之屬皆从矛。

(𢧟)古文矛,从戈。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国际音标 mɑu˧˥ 日语读音 HOKO KITSUSAKI韩语罗马 MO现代韩语

© 作文档在线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