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鹵字的意思解释
  • 拼音:
  • 部首:
  • 笔画数:11
  • 五笔:HLOU

ㄌㄨˇ


  1. 鹽鹼地。
  2. 古指鹽。也稱鹽鹵。
  3. 通“”,魯莽。
  4. 通“”,大盾。
  5. 通“”,掠奪。

英语 saline soil; natural salt, rock

德语 grob, derb (S)​,Salz (S)​,Lu (Eig, Fam)​,Radikal Nr. 197 = Salz, Lauge (S)

法语 salé,saumâtre,amer

© 作文档在线字典

詳細字義


(1) (象形。金文字形,象鹽罐(或鹽池)中有鹽形。本義:鹽鹼地)

(2) 同本義 [alkaline soil]

荀吳帥師敗 大鹵。——《春秋·昭公元年》

表淳鹵,數疆潦。——《左傳·襄公二十五年》

鹵中草木白。——杜甫《鹽井》

又如:鹵田(鹽田);鹵莽(荒地上的野草);鹵瀉(含鹽鹼的土壤);鹵地(鹽鹼地)

(3) 天然生成的鹽稱爲“鹵”。泛指食鹽 [salt]

東食海鹽, 西食鹽鹵。——《史記·貨殖列傳》

曰大鹵。——《穀梁傳》

又如:鹵池(鹹水湖);鹵桶(鹽場盛水的木桶);鹵脈(地下鹵水的脈系);鹵汁(鹽汁);鹵味(鹵水之味);鹵煙(熬煮鹵水時冒出的煙)

(4) 鹵素,氟、氯、溴、碘和砹五個元素的任一個,爲週期表的ⅦA族的元素,自由狀態時它們通常以雙原子存在 [halogen]

如:鹵族;鹵化

詞性變化


(1) 通“櫓”。大盾 [big shield]

伏屍百萬,流血漂鹵。——賈誼《過秦論》

如:鹵楯(大盾)

(1) 抄掠。通“擄” [rob]

毋得掠鹵。——《史記·高祖本紀》

鹵御物。——《史記·吳王濞傳》。集解:“抄掠也。”

有出掠虜者。——《後漢書·光武紀》

所過勿得鹵掠。——《漢書》

又如:鹵掠(劫奪別人的財物。同擄掠);鹵獲(虜掠而獲得。也指襲擊所得。同擄獲)

(1) 笨;遲鈍。通“魯” [stupid]

才操鹵鈍。——《風俗通義·過譽》

鹵純者醒悟。——葛洪《抱朴子》

如:鹵鈍(愚魯遲鈍。同魯鈍);鹵人(莽漢)

常用詞組


鹵壺鹵化鹵莽鹵水鹵素鹵族 © 作文档在线字典
ㄌㄨˇ
  1. 具有鹼性,不適宜耕種的土地。《說文解字·部》:「,西方鹹地也。」

  2. 自然生成的鹽。《說文解字·鹽部》:「鹽,也。天生曰,人生曰鹽。」《史記·卷一二九·貨殖傳》:「山東食海鹽,山西食鹽。」

  3. 大盾。《戰國策·中山策》:「大破二國之軍,流血漂。」《文選·左思·吳都賦》:「干殳鋋。」李善注引劉逵曰:「干、,皆楯也。」通「櫓」。

  4. 姓。如漢代有鹵公孺。

  5.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粗率、直率。如:「粗」。《莊子·則陽》:「君為政焉勿鹵莽,治民焉勿滅裂。」

  2. 愚鈍、笨拙。《文選·劉楨·贈五官中郎將詩四首之四》:「小臣信頑,僶俛安能追!」《抱朴子·外篇·勖學》:「經術深則高才者洞達,鹵鈍者醒悟。」通「魯」。

  1. 掠奪、強取。《史記·卷一○六·吳王濞傳》:「今卬等又重逆無道,燒宗廟,御物,朕甚痛之。」裴駰集解引如淳曰:「,抄掠也。」《漢書·卷六九·趙充國傳》:「馬牛羊十萬餘頭,車四千餘兩。」通「擄」。

© 作文档在线字典
【亥集下】【鹵】 鹵·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0

【唐韻】【正韻】郞古切【集韻】【韻會】籠五切,𠀤音魯。【說文】西方鹹地也。東方謂之㡿,西方謂之鹵。【廣韻】鹽澤也。天生曰鹵,人造曰鹽。【書·洪範疏】水性本甘,久浸其地,變而爲鹵。【易·說卦】兌爲剛鹵。

又淳鹵。【左傳·襄二十五年】楚子木使表淳鹵。【註】淳鹵,埆薄之地,表異輕其賦稅。

又地名。【春秋·昭元年】晉荀吳帥師敗狄于大鹵。【註】大鹵,太原晉陽縣。

又【前漢·地理志】安定郡鹵縣。

又代郡鹵成縣。

又鹵簿。【漢官儀】天子車駕次第,謂之鹵簿。兵衞以甲盾居外爲前導,皆著之簿,故曰鹵簿。

又鹵莽,輕脫苟且也。【莊子·則陽篇】昔予爲禾耕而鹵莽之,則其實亦鹵莽而報。

又香草名。【爾雅·釋草】杜,土鹵。【註】杜衡也。似葵而香。【疏】杜一名土鹵。

又【廣雅】鹵,薰也。

又通櫓,大盾也。【前漢·項籍傳】流血漂鹵。【註】鹵,盾也。【左思·吳都賦】干鹵殳鋌。

又通擄。𢯱獲也。【揚子·方言】鹵,奪也。【前漢·高帝紀】毋得掠鹵。

又【衞靑傳】車輺畜產畢收爲鹵。

又姓。【史記·游俠傳】太原鹵公孺。

又【字彙】龍都切,音爐。同鑪。【道樞】玄和子曰:鼎鹵天地之象也。【註】鹵,爐也。【釋名】地不生物曰鹵。鹵,爐也。如爐火處也。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鹵」 後1.23.1合1441「鹵」 免盤西周中期集成10161「鹵」 說文‧鹵部「鹵」「卤」 「鹵」
「鹵」 粹1585
字形对比
内地台湾香港日本韩国
异体字
𠧸 𪉖
【卷十二】【鹵】 《說文解字》

西方鹹地也。从西省,象鹽形。安定有鹵縣。東方謂之㡿,西方謂之鹵。凡鹵之屬皆从鹵。郎古切

《說文解字注》

(鹵)西方鹹地也。从㢴省。省字衍。此承上文㢴部从㢴之籒文也。謂卤也。囗象鹽形。大徐本無囗。小徐譌作。凡旣从某而又象其形,謂之合體之象形。多不成字。其成字者,則會意也。轉寫者以其不成字而刪之,致文理不可讀,皆當依此補之。合體象形,有半成字不成字者,如鹵从卤,而又以囗象之是也。有㒳不成字者,如㢴以弓象鳥,以囪象巢是也。鹵,郎古切。五部。安定有鹵縣。地理志。安定郡鹵縣。東方謂之㡿。西方謂之鹵。禹貢:靑州,海濱廣厈。謂東方也。安定有鹵縣,謂西方也。大史公曰:山東食海鹽,山西食海鹽鹵。然對文則分析,𢽳文則不拘。鹹地僅産鹽。引申之,春秋經大原亦曰大鹵。釋名:地不生物曰鹵。凡鹵之屬皆从鹵。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国际音标 lu˨˩˦ 日语读音 SHIO SHIOCHI TATE韩语罗马 LO现代韩语

客家话 [海陆腔] lu1 lu3 [客英字典] lu1 [沙头角腔] lu1 [台湾四县腔] lu1 lu3 [陆丰腔] lu1 [东莞腔] lu3 [宝安腔] lu1 [客语拼音字汇] lu1 [梅县腔] lu1粤语 lou5

近代音 來母 魚模韻 上聲 魯小空;中古音 來母 姥韻 上聲 魯小韻 郎古切 一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來母 模部 ;王力系统:來母 魚部 ;

© 作文档在线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