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𣄴
𣄴字的意思解释
𣄴
  • 拼音: liàng
  • 部首:
  • 笔画数:12
  • 五笔: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卯集下】【无】 𣄴·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8

【唐韻】【集韻】𠀤力讓切,音亮。【說文】作𣄴,事有不善言𣄴也。爾雅𣄴,薄也。从㒫京聲。【註】徐鉉曰:今俗隸書作亮。

又【玉篇】悲也,酸楚也。

又【廣韻】【集韻】𠀤呂張切,音良。義同。◎按《說文》在㒫部,今倂入。字彙凡从㒫字皆依變隸作旡,獨此字从㒫,今改正。𣄴字原从㒫作。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卷八】【旡】 『說文解字』

事有不善言𣄴也。《爾雅》:“𣄴,薄也。”从㒫京聲。力讓切〖注〗臣鉉等曰:今俗隸書作亮。文三 重一

『說文解字注』

(𣄴)事有不譱言𣄴也。故从?。按水部曰。涼、薄也。紬繹上下文。乃周禮六飮之涼。當作薄酒也。𣄴則爲事有不善之言。若亮則爲朙也。諒則爲信也。四字在說文義別。而古經傳多相假。爾雅。𣄴、薄也。按爾雅無此文。爾雅二字淺人所增耳。𣄴、薄也。許以足上文意有未盡之語。桑柔毛傳、杜注左傳、小爾雅皆云。涼、薄也。涼卽𣄴字。廣雅釋詁曰。𣄴、䙏也。䙏卽薄字。从㒫。京聲。力讓切。按篇、韵皆力章力尙二切。十部。

© 作文档在线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