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鲤字的意思解释
  • 拼音:
  • 部首:
  • 笔画数:15
  • 五笔:QGJF

基本字义


ㄌㄧˇ

  1. 〔~鱼〕体侧扁,嘴边有长短触须各一对,肉可食。
  2. 〔~庭〕指受父训之处,亦借指父训。
  3. 书信的代称,因中国唐代传递的书信以尺素结成双鲤鱼形。

英语 carp

德语 Karpfen (S, Bio)

法语 carpe

© 作文档在线字典

详细字义


〈名〉

(1) 鲤鱼 [carp]

鲤,鱣也。从鱼,里声。——《说文》。按,鱣者大鱼,似鱏而短,即今之寻黄鱼,非鲤也。

必河之鲤。——《诗·陈风·衡门》

(2) 一种软鳍淡水鱼,素栖于池塘或缓流中,主要吃植物性食物,可长得相当大,有时能活得很长,原为亚洲产物

(3) 书信的代称 [letter]。如:鲤素(书信。鲤鱼中的尺素)

常用词组


鲤庭 © 作文档在线字典
【亥集中】【魚】 鯉·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7

【唐韻】良止切【集韻】【韻會】兩耳切【正韻】良以切,𠀤音里。【說文】鱣也。【爾雅·釋魚】鯉。【註】今赤鯉魚。【詩·𨻰風】豈其食魚,必河之鯉。【陶弘景·本草】鯉最爲魚中之主,形旣可愛,又能神變,乃至飛越山湖,所以琴高乗之。【酉陽雜俎】道書以鯉多爲龍,故不欲食。【正字通】神農書曰:鯉爲魚王,無大小,脊旁鱗皆三十有六,鱗上有小黑點,文有赤白黃三種。○按《爾雅·釋魚》鯉、鱣二字相偶,無二名。毛公、《說文》誤謂《爾雅》以鱣釋鯉,遂合鱣、鯉爲一,非也。

又唐制,佩用魚符,亦象鯉形。

又書扎曰雙鯉。【古樂府】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李商隱詩】雙鯉迢迢一紙書。【註】古人尺素結爲鯉魚形,卽緘也。【類篇】亦作𩼆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字源演变

重定向至「鯉」。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鯉」 說文‧魚部「鯉」 「鲤」「鲤」
字形对比
内地台湾香港
异体字
𩼆 𩼞
【卷十一】【魚】 『說文解字』

鱣也。从魚里聲。良止切

『說文解字注』
鱣也。此見釋魚。毛傳於鱣云鯉,於鯉不云鱣者,鯉者俗通行之語不待注也。舍人云:鯉一名鱣。毛云:鱣,鯉也。爾雅古說如此。自陸璣說鱣身形似龍,銳頭,口在頷下,背上腹下皆有甲,縱廣四五尺。今於孟津東石磧上釣取之,大者千餘斤。而郭注乃分鯉鱣爲二,云鱣,大魚。似鱏而短鼻,口在頷下,體有邪行甲,無鱗,肉黃,大者長二三丈。此卽今江中及關東之黃魚也。如其言,則鱣絕非鯉矣。周頌:有鱣有鮪,鰷鱨鰋鯉。鱣鯉並言,似非一物。而箋云鱣,大鯉也。然則凡鯉曰鯉,大鯉曰鱣。猶小鮪曰鮥,大鮪曰鮪。謂鱣與鯉,鮥與鮪不必同形,而要各爲類也。許意當亦如是。○按他家說鱣鮪同類,而有短鼻長鼻,肉黃肉白之分。爾雅、毛、鄭、許則短鼻長鼻肉黃肉白者統以鮪鮥包之。而惟三十六鱗之魚謂之鯉,亦謂之鱣。古人多云鱣鮪出鞏穴,渡龍門爲龍。今俗語云鯉魚跳龍門。葢牽合爲一非一日矣。从魚。里聲。良止切。一部。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国际音标 li˨˩˦

粤语 lei5潮州话 li2

© 作文档在线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