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擯字的意思解释
  • 拼音: bìn
  • 部首:
  • 笔画数:17
  • 五笔:RPGM

bìn ㄅㄧㄣˋ


  1. 排除,拋棄:~棄。~除。~黜(罷黜並放逐)。~諸門外。
  2. 古同“儐”,迎賓。

英语 exclude, expel, reject; usher

法语 recevoir,rejeter

© 作文档在线字典

詳細字義


bìn

〈動〉

(1) 排斥;棄絕 [discard;get rid of]

擯,相排斥也。——《玉篇》

賢者擯於朝。——《淮南子·說林訓》

六國從親以擯。——《戰國策·趙策》

已擯憂患尋常事,留得豪情作囚。—— 惲代英《獄中詩》

又如:擯兌(除掉;以命換命);擯落(排去,棄而不用);擯壓(受到排斥壓迫)

(2) 通“儐”。導引賓客 [guide]

宗人擯。——《儀禮·有司徹》

君召使擯,色勃如也。——《論語·鄉黨》

掌九儀之賓客擯相之禮。——《周禮·司儀》

凡四方之使者,大客則擯。——《周禮·小行人》

常用詞組


擯斥擯除擯黜擯棄 © 作文档在线字典
ㄅㄧㄣˋbìn
  1. 遺棄、排斥。如:「於門外」、「而不用」。《後漢書·卷八○·文苑傳下·趙壹傳》:「而恃才倨傲,為鄉黨所,乃作解。」唐·章懷太子·注:「,斥也。」

  2. 導引。《周禮·秋官·小行人》:「凡四方之使者,大客則,小客則受其幣而聽其辭。」通「儐」。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卯集中】【手】 擯·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4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必仞切,賓去聲。斥也,棄也。【崔寔政論】寡不勝衆,遂見擯棄。

又與儐同。導賓也。主國之君所使出接賓者,在主曰擯,在客曰介。【禮·聘義】卿爲上擯,大夫爲承擯,士爲紹擯。【疏】承者,承副上擯也。紹者,繼續承擯也。【周禮·秋官·小行人】凡四方之使者,大客則擯。【註】擯而見之王,使得親言也。

又【正韻】𤰞民切,音賓。義同。通作賓。俗作𢷤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字源演变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 秦系簡牘 楷書 楷書 楷書
「儐」 誠412合15161 「賓」 小臣守簋西周早期集成4179   「儐」 說文‧人部   「擯」 「摈」 「擯」
      「擯」 說文或體        
               
字形对比
内地台湾香港日本
异体字
𢷤
(说文解字未收录“擯”字头,请参考“儐”字:) 【卷八】【人】 『說文解字』

導也。从人賓聲。擯,儐或从手。必刃切

『說文解字注』

(儐)導也。導者,導引也。周禮司儀注曰:出接賓曰擯。聘禮:卿爲上擯,大夫爲承擯,士爲紹擯。注曰:擯謂主國之君所使出接賓者也。士冠禮:擯者請期。注曰:擯者,有司佐禮者,在主人曰擯。按擯經典多作擯,史記作賓。廉藺列傳:設九賓於廷是也。○聘禮:賓用束錦儐勞者。又儐之如初。又儐之兩馬束錦。又無儐。凡言儐者九。鄭曰:上於下曰禮,敵者曰儐。上於下曰禮,謂如主國之禮賓是也。敵者曰儐,謂如儐勞者,儐歸饔餼者等是也。鄭據禮經字作儐,是以周禮司儀賓亦如之,賓使者如初之儀皆云賓當爲儐,易賓爲儐,取賓禮相待之義,非擯相之義也。然則合三禮訂之,擯相字當从手,賓禮字當从人。許儐擯合而一,云導也,與二禮及鄭說不合。劉昌宗說聘禮儐與擯同,雖本許,而令學者惑矣。今禮經石本版本於此九儐字內錯出擯字,非是。○又毛詩絲衣繹賓尸也,有司徹賓尸,經典釋文古本皆作賓,又無必刃反之音,而唐宋石本版本賓儐錯出,要之古無作儐尸者,此學者所當知也。○小雅:儐爾籩豆。傳曰:儐,陳也。从人賓聲。必刄切。十二部。


(擯)儐或从手。今經典作擯相字多從此。莊子徐無鬼注曰:擯,棄也。此義之窮則變也。擯之言屛也。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国际音标 pin˥˧ 日语读音 SHIRIZOKERU韩语罗马 PIN现代韩语

客家话 [梅县腔] bin5 [宝安腔] bin5粤语 ban3

近代音 中古音 上古音 黄侃系统:幫母 先部 ;王力系统:幫母 真部 ;

© 作文档在线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