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貇字的意思解释
  • 拼音: kěn
  • 部首:
  • 笔画数:13
  • 五笔:EVY

kūn ㄎㄨㄣ


  1. 同“豤”。《集韻•魂韻》:“豤,齧也。減也。或作貇。”按:《説文•豕部》:“豤,豕齧也。”

mào ㄇㄠˋ


  1. 同“䫉”。《龍龕手鑑•豸部》:“貇,䫉的俗字。音皃,儀容也。”

kěn ㄎㄣˇ


  1. 同“懇”。《字彙•豸部》:“豤,同懇。”
© 作文档在线字典
【酉集中】【豸】 貇·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6

【集韻】枯昆切,音坤。豤或作貇。【類篇】齧也,減也。

又【正字通】同懇。○按《說文》懇作𢡆,从心豤聲,豤齧也。从豕艮聲,音康很切。《漢書·劉向傳》故豤豤數奸死亡之誅。師古曰:豤豤,款誠之意,音懇。則豤亦通𢡆。後人𢡆从豸,故豤亦从豸。貇,懇。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字源演变

重定向至「豤」。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 秦系簡牘 楷書 楷書 楷書
      「豤」 說文‧豕部 「豤」 睡.秦8     「豤」
               
               
字形对比
内地台湾
异体字
𧳢
(说文解字未收录“貇”字头,请参考“豤”字:) 【卷九】【豕】 《說文解字》

齧也。从豕𥃩聲。康很切

《說文解字注》

(豤)豕齧也。豕字今補。人之齧曰齦,字見齒部。豕之齧曰豤,音同而字異也。考工記:髺豤薜暴不入市。注云:豤,頓傷也。此引伸假借字。今本作。非。从豕艮聲。康狠切。十三部。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国际音标 kʰən˨˩˦; kʰuən˥ 日语读音 KAMU

客家话 [海陆腔] ken3 kun1 [台湾四县腔] ken3 kun1 [客英字典] ken3 kwun1 kwun3 [梅县腔] ken3

© 作文档在线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