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幖字的意思解释
  • 拼音: biāo
  • 部首:
  • 笔画数:14
  • 五笔:MHSI

biāo ㄅㄧㄠˉ


  1. 同“标”,标志。
  2. 幡:“立木为表系丝其上谓之~。”
  3. 酒店的招子。
  4. 用文字或其它事物表明。
  5. 量词,用于书卷:“有书数千~。”
© 作文档在线字典

详细字义


biāo

〈名〉

(1) 标志。后作“摽” [mark]

幖,幖识也。从巾,票声。——《说文》

徽号曰幖。——《通俗文》

著黄巾为幖(幖)帜。——《后汉书·皇甫嵩传》

明立標帜,为出入之驰道。——《金史》

(2) 酒店的招子 [flag]

幖,今酒旗,俗称幖。——《正字通》

词性变化


biāo

〈动〉

用文字或其他事物表明 [indicate]

穗草为尊,锦幖其端。——· 罗大经《鹤林玉露》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寅集中】【巾】 幖·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1

【唐韻】【集韻】【正韻】𠀤𤰞遙切,音飇。【說文】幟也。【玉篇】幡也。【正韻】立木爲表,繫綵其上,謂之幖。

又【廣韻】頭上幟也。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幖」 說文‧巾部「幖」
字形对比
内地台湾
异体字
𢅚 𢅽
【卷七】【巾】 《說文解字》

幟也。从巾𤐫聲。方招切

《說文解字注》

(幖)𢅽識也。亦三字一句。各本作幟也二字,今正。通俗文曰:幑号曰幖,私記曰幟。周禮肆師:表齍盛告絜。鄭注:故書表爲剽。剽表皆謂幑識也。按剽表皆叚借字,幖其本字也。凡物之幖識亦曰幑識。今字多作標牓,標行而幖廢矣。从巾𤐫聲。方招切。二部。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国际音标 piɑu˥ 日语读音 SHIRUSHI HATA NOORI

客家话 [客英字典] biau1 [海陆腔] biau1 [梅县腔] biau1 [台湾四县腔] biau1 beu1

近代音 幫母 蕭豪韻 平聲陰 標小空;中古音 幫母 宵韻 平聲 飊小韻 甫遥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幫母 豪部 ;王力系统:幫母 宵部 ;

© 作文档在线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