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戡字的意思解释
  • 拼音: kān
  • 部首:
  • 笔画数:13
  • 五笔:DWNA

kān ㄎㄢˉ


  1. 用武力平定叛乱:~乱。~夷(平定、征服)。

英语 subjugate, subdue, quell; kill

德语 totmachen, löschen

法语 réprimer une révolte,supprimer

© 作文档在线字典

详细字义


kān

(1) (形声。从戈,甚声。本义:刺杀)

(2) 同本义 [assassinate]

戡,刺也。——《说文》。字亦作勘。

西伯既戡 。——《书·西伯戡黎》

(3) 用武力平定 [quell;supress]

戡,克也。——《尔雅》

兴元戡难功。——《旧唐书·陆贽传》

又如:戡夷(平定,征讨使服从);戡平叛乱;戡殄(平定歼灭);戡复(犹言中兴。平定叛乱);戡剪(平定剪除);戡戮(平定诛戮);戡济(戡定。平定)

常用词组


戡乱 © 作文档在线字典
ㄎㄢkān
  1. 克、平定。如:「戡亂」、「平」。《書經·西伯黎》:「西伯既黎,祖伊恐,奔告于王。」《新唐書·卷一三七·郭子儀傳》:「昔回紇涉萬里,大憝,助復二京,我與若等休戚同之。」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卯集中】【戈】 戡·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9

【廣韻】口含切【集韻】【韻會】【正韻】枯含切,𠀤音堪。【說文】刺也。从戈,甚聲。本作𢦟。今作戡。商書西伯戡黎。【爾雅·釋詁】殺也。【廣韻】勝也,克也。

又通作堪。【郭璞·爾雅註】引商書作堪黎。

又通作龕。【揚子·重黎篇】劉龕南陽。【註】取也。與戡同。

又【廣韻】【韻會】𠀤張甚切。小斫也。或作揕。

又【韻會】竹甚切。亦刺也。◎按《說文》𢦟訓殺也,戡訓刺也,義微有別。今字書皆合爲一字。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字源演变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 秦系簡牘 楷書 楷書 楷書
    「戡」 郭.性.42 「戡」 說文‧戈部       「戡」
字形对比
内地台湾香港日本韩国
异体字
𢦟
【卷十二】【戈】 《說文解字》

刺也。从戈甚聲。竹甚切。又,口含切

《說文解字注》

(戡)刺也。刺者,直傷也。平直皆得云刺,經史多叚此爲堪勝字。从戈甚聲。竹甚口含二切。按竹甚古音也。七部。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国际音标 kʰĄn˥ 唐代读音 kom日语读音 KATSU韩语罗马 KAM现代韩语

客家话 [客英字典] kam1 [台湾四县腔] kam1 [梅县腔] kam1 [海陆腔] kam1 [宝安腔] kam1粤语 ham1

近代音 溪母 監鹹韻 平聲陰 堪小空;中古音 溪母 覃韻 平聲 龕小韻 口含切 一等 開口;知母 寢韻 上聲 戡小韻 張甚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溪母 覃部 ;王力系统:溪母 侵部 ;

© 作文档在线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