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麇字的意思解释
  • 拼音: jūn qún
  • 部首:鹿
  • 笔画数:16
  • 五笔:OXXT

jūn ㄐㄩㄣ


  1. 獐子。
  2. 春秋时国名。都今陕西省白河县东南。
  3. 春秋时地名。

qún ㄑㄩㄣˊ


  1. 成群:~至。~集(聚集,群集)。
  2. 通“稛”。捆绑。

英语 general name for the hornless deer; to collect to band together

法语 daim

© 作文档在线字典

详细字义


jūn

(1) 獐子 [river deery],哺乳动物,形状像鹿而较小,身体上面黄褐色,腹部白色,毛较粗,没有角。

如:麇惊(麇性怯弱易惊。比喻像麇一样受到惊吓);麇聚(像獐子那样依类群居);麇包(用包茅包的死獐子);麇獐(即獐子);麇窜(像獐子那样惊慌逃窜)

(2) 古地名 [name of an ancient country]

(3) 春秋时麇国之地,在今湖北省郧县西

楚子。——《左传》

(4) 春秋时楚邑,在今湖南省岳阳东南

楚王使由于城 。——《左传》

(5) 另见 qún

基本词义


qún

(1) 成群 [flock together]

求诸侯而麇至。——《左传·昭公五年》杜预注:“麇,群也。”

又如:麇聚(麇集);麇至(成群而来);麇居(群居)

(2) 另见 jūn

常用词组


麇集 © 作文档在线字典
ㄐㄩㄣjūn
  1. 動物名。即獐。哺乳綱偶蹄目。似鹿而小,無角。性機警,善跳躍。《說文解字·鹿部》:「,獐也。」

ㄑㄩㄣˊqún
  1. 成群。如:「麇集」。《左傳·昭公五年》:「求諸侯而麇至。」晉·杜預·注:「,群也。」

© 作文档在线字典
【亥集下】【鹿】 麇·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5

【唐韻】居筠切【集韻】【韻會】俱倫切【正韻】規倫切,𠀤音頵。【說文】麞也。似鹿。麞性驚,又善聚散,故又名麇,一物二名也。【左傳·哀十四年】逢澤有介麇焉。

又國名。【左傳·文十年】厥貉之會,麇子逃歸。

又【文十一年】楚子伐麇,敗麇師於防渚。

又地名。【左傳·定五年】吳師居麇。【註】麇,地名。

又【集韻】拘云切【韻會】拘雲切,𠀤音君。義同。

又【集韻】衢雲切【韻會】【正韻】渠云切,𠀤音羣。【左傳·昭五年】求諸侯而麇至。【註】麇,羣也。

又【廣韻】丘粉切【集韻】去粉切【韻會】苦粉切【正韻】苦隕切,𠀤𧼐。束縛也。【左傳·哀二年】羅無勇,麇之。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麑」 菁10.13合24965「麇」 師害簋西周晚期集成4116「麇」 九.56.3「麕」 說文籀文「麇」
「麑」 鐵38.3合21229「麇」 說文‧鹿部
「麑」 珠107合13568
字形对比
内地台湾香港
异体字
𪊼
【卷十】【鹿】 《說文解字》

麞也。从鹿,囷省聲。麕,籒文不省。居筠切

《說文解字注》

(麇)麞也。釋獸曰:麕,牡麌。牝麜。其子麆。許書皆無其字。葢鹿旁皆後人所箸也。从鹿,囷省聲。葢小篆省囷爲禾也。居筠切。古音在十三部。


(麕)籒文不省。今詩如此作。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国际音标 tɕyn˥; tɕʰyn˧˥ 日语读音 NORO韩语罗马 KYUN KWUN

客家话 [海陆腔] kiun2 kun1 [客英字典] giun1 kwun1 [客语拼音字汇] kiun2 [梅县腔] kiun2 [台湾四县腔] kiun2 kun1 [宝安腔] kiun2粤语 gwan1 kwan4

近代音 中古音 見母 諄韻 平聲 麏小韻 居筠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見母 痕部 ;王力系统:見母 文部 ;

© 作文档在线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