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覲字的意思解释
  • 拼音: jìn
  • 部首:
  • 笔画数:18
  • 五笔:AKGQ

jìn ㄐㄧㄣˋ


  1. 諸侯秋季朝見天子。
  2. 泛稱朝見帝王。
  3. 拜望、省候尊者或長輩。
  4. 會見;拜見。
  5. 顯現;顯示。
  6. 祭祀。
  7. 通“僅”。副詞。只,僅僅。
  8. 通“瑾”。美玉。

英语 have imperial audience

法语 (histoire)​ avoir une audience avec l'Empereur

© 作文档在线字典

詳細字義


jìn

(1) (形聲。从見,堇( qín)聲。本義:古代諸侯秋天朝見帝王)

(2) 朝見 [go to court;present oneself before(a monarch)]

(3) 諸侯秋季朝見天子或朝拜聖地

諸侯秋朝曰覲。勞王事。——《說文》

覲,見也。——《爾雅》

秋見曰覲。——《周禮·大宗伯》

天子當依而立,諸侯北面而見天子曰覲。——《禮記·曲禮》

韓侯秋見天子曰覲。——《詩·大雅·韓奕》

秋覲以比邦國之功。——《周禮》

(4) 泛指諸侯朝見天子

扶病覲。——· 梁啓超《譚嗣同傳》

又如:覲見三宮(指朝見太皇太后、太后及皇帝);覲餉(覲見與餉宴);覲歲(歲時朝覲);覲嶽(朝拜祭祀山嶽);覲禮(古代諸侯秋天朝見天子的儀式)

(5) 進見,訪謁 [meet with]

宣子私覲於子產。——《左傳·昭公十六年》

又如:覲接(謁見身分地位較高者以接近之);覲省(探望雙親);覲會(會見)

常用詞組


覲見 © 作文档在线字典
ㄐㄧㄣˇjǐn
  1. 下級人員進見君主或上級長官。如:「朝」、「覲見」。《孟子·萬章上》:「天下諸侯朝者,不之堯之子而之舜。」《新唐書·卷二二四·叛臣傳上·李錡傳》:「憲宗即位,不假借方鎮,故倔彊者稍稍入朝。錡不自安,亦三請。」

  2. 拜會、訪謁。《左傳·昭公十六年》:「宣子私於子產。」《文選·張衡·西京賦》:「昔者大帝說秦繆公而之,饗以鈞天廣樂。」

ㄐㄧㄣˋ​jìn
  1. (一)​之又音。

© 作文档在线字典
【酉集上】【見】 覲·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1

【唐韻】【集韻】【韻會】渠吝切【正韻】具吝切,𠀤音僅。【爾雅·釋詁】覲,見也。【疏】下見上也。【書·舜典】乃日覲四岳羣牧。【禮·曲禮】天子當依而立,諸侯北面而見天子曰覲。【註】春見曰朝,秋見曰覲。【周禮·春官·大宗伯註】覲之言勤也,欲其勤王之事。

又【韻會】通作殣。【前漢·禮樂志·郊祀歌】殣冀親以肆章。【註】殣,音覲,見也。

又叶渠巾切,音㨷。【蔡邕·筆賦】紀三皇之功伐兮,表八百之肆覲。傳六經而綴百代兮,建皇極而敘彝倫。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字源演变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 秦系簡牘 楷書 楷書 楷書
  「堇」 女方鼎商代晚期或西周早期集成2579   「覲」 說文‧見部   「覲」 「觐」 「覲」
字形对比
内地台湾香港日本韩国
异体字
𧢚 𩌶 𩌸
【卷八】【見】 《說文解字》

諸矦秋朝曰覲,勞王事。从見堇聲。渠吝切

《說文解字注》

(覲)諸矦秋朝曰覲,勤勞王事也。勤也二字舊奪,今補。大宗伯:以賓禮親邦國。春見曰朝,秋見曰覲。鄭曰:覲之言勤也。欲其勤王之事。按鄭與許合。㬪韵爲訓。異義:朝名。公羊說:諸矦四時見天子及相聘皆曰朝,以朝時行禮卒而相逢於路曰遇。古周禮說:春曰朝,夏曰宗,秋曰覲,冬曰遇。謹案:禮有覲經。詩曰:韓矦入覲。書曰:江漢朝宗于海。知其朝覲宗遇之禮,從周禮說。鄭駁曰:此皆有似不爲古昔覲禮。諸矦前朝皆受舍於朝,朝通名也。秋之言覲,據時所用。按此條許鄭本無異,不得云駁也。鄭目錄云:朝宗禮僃。覲遇禮省。是以享獻不見焉。是鄭謂周禮四者,名殊禮異也。从見堇聲。渠吝切。十三部。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国际音标 tɕin˥˧ 日语读音 MAMIERU韩语罗马 KUN现代韩语

客家话 [宝安腔] giun3 [海陆腔] giun3 [客英字典] giun3 [台湾四县腔] giun3 [梅县腔] giun3 [客语拼音字汇] giun3粤语 gan2 gan6

近代音 見母 真文韻 去聲 近小空;中古音 群母 震韻 去聲 僅小韻 渠遴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溪母 痕部 ;王力系统:羣母 文部 ;

© 作文档在线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