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皍字的意思解释
  • 拼音:
  • 部首:
  • 笔画数:9
  • 五笔:RXBJ

ㄐㄧˊ


  1. 同“即”。《龍龕手鑑•白部》:“皍,古文即字。”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午集中】【白】 皍·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5

【字彙補】古文卽字。註詳卩部七畫。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字源演变

重定向至「即」。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 秦系簡牘 楷書 楷書 楷書
「即」 甲717合34058 「即」 大盂鼎西周早期集成2837 「即」 信1.08 「即」 說文‧皀部 「即」 睡.法29     「即」
「即」 甲2373 「即」 秦公鎛春秋早期集成267 「即」 望2.13          
  「即」 中山王昔壺戰國晚期集成9735 「即」 郭.語1.31與97相連          
字形对比
内地台湾
异体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皍”字头,请参考“卽”字:) 【卷五】【皀】 《說文解字》

即食也。从皀卪聲。子力切〖注〗徐鍇曰:“即,就也。”

《說文解字注》

(卽)卽食也。卽,當作節。周易所謂節飮食也。節食者,檢制之使不過,故凡止於是之䛐謂之卽,凡見於經史言卽皆是也。鄭風毛傳曰:卽,就也。从皀卪聲。此當云从卩皀,卩亦聲。其訓節食,故从卩皀,卩節古通也。今音子力切,古音在十二部。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国际音标 tɕi˧˥ 日语读音 TSUKU SUNAWACHI

© 作文档在线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