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筆字的意思解释
  • 拼音:
  • 部首:
  • 笔画数:12
  • 五笔:TVGJ

ㄅㄧˇ


  1. 寫字、畫圖的工具:毛~。鋼~。鉛~。~架。~膽。
  2. 組成漢字的點、橫、直、撇、捺等:~畫。~順。~形。~道。
  3. 用筆寫,寫作的:~者。代~。~耕。~談。~誤。~譯。~戰。~名。
  4. 寫字、畫畫、作文的技巧或特色:~體。~法。~力。文~。工~。曲~。伏~。
  5. 像筆一樣直:~直。~挺。~陡。
  6. 量詞,指錢款:一~錢。
  7. 指散文:“謝玄暉善爲詩,任彥升工於~”。隨~。

英语

writing brush; write; stroke

德语 Feder, Stift (S)

法语 stylo,crayon,pinceau,écrire ou composer,traits composant les caractères chinois,(classificateur des sommes d'argent et des affaires financières)​

© 作文档在线字典

詳細字義


〈名〉

(1) (會意。从竹,从聿。“聿”( ),是“筆”的本字,小篆象以手執筆。古時毛筆筆桿都是以竹製成,故从竹。本義:毛筆)

(2) 同本義 [pen]

筆,謂之筆。從聿從竹。——《說文》。按,此 制字。 以竹爲之,加竹。

史載筆,士載言。——《禮記·曲禮》

不能竟書而擱筆。——· 林覺民《與妻書》

又如:毛筆;鋼筆;圓珠筆;筆削(修改文章);筆帕之敬(雅潔的禮品);筆楮難窮(文字難以充分表達。楮:紙的代稱)

(3) 指字畫詩文等以筆書寫繪製而成的作品 [words;writing]

如:筆聖(超絕凡常的書法家);筆精(指文章精妙)

(4) 散文,相對詩而言 [prose]

如:筆文(書面文辭);筆述(文字記述)

(5) 筆跡。指組成漢字的點、橫、直、鉤、撇、捺等而言。亦指字跡 [stroke;touch]

如:“天”字有四筆;筆形(筆畫的形狀);筆腳(字跡;筆跡)

(6) 筆法。曲筆,伏筆 [technique of writing calligraphy or drawing]

以細筆鉤勒形廓者也。——蔡元培《圖畫》

詞性變化

〈動〉

書寫;記載 [write]

至於爲《春秋》,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一辭。——《史記·孔子世家》

又如:代筆;筆資(筆頭上的功夫);筆吏(專門抄寫文字的小吏)

〈量〉

用於款項、書畫的量,如:一筆款;三筆賬;寫得一筆好字

常用詞組


筆觸筆答筆底生花筆底下筆調筆端筆法筆鋒筆桿子筆耕筆供筆畫,筆劃筆跡筆記筆記筆架筆尖筆力筆錄筆錄筆路筆帽筆名筆墨筆墨官司筆舌筆試筆勢筆受筆順筆算筆談筆挺筆筒筆頭筆誤筆洗筆下筆心筆削筆譯筆意筆友筆札筆戰筆者筆直筆致筆資筆走龍蛇 © 作文档在线字典
ㄅㄧˇ
  1. 寫字、畫圖的用具。如:「毛筆」、「鋼筆」、「蠟筆」、「水彩筆」。

  2. 筆畫。如:「起筆」、「筆順」、「走筆至此」。

  3. 文章的寫作技巧。如:「伏筆」、「敗筆」、「驚人之筆」。

  4. 古稱無韻、實用之文為「筆」。《南史·卷五七·沈約傳》:「謝玄暉善為詩,任彥昇工於筆,約兼而有之,然不能過也。」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總術》:「今之常言,有文有筆,以為無韻者筆也,有韻者文也。」

  5. 量詞:➊ ​ 計算書畫作品運筆的單位。如:「畫幾筆潑墨山水」。➋ ​ 計算金錢、款項、交易等的單位。如:「一筆錢」、「兩筆獎學金」。➌ ​ 計算文字筆畫數的單位。如:「文這個字共有四筆。」

  1. 寫作、記述。《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至於為春秋,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一辭。」

  1. 直的。如:「筆挺」、「筆直」。

© 作文档在线字典
【未集上】【竹】 筆·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6

【廣韻】鄙密切【韻會】逼密切【正韻】壁吉切,𠀤音必。【釋名】筆,述也。述事而書之也。【爾雅·釋器】不律謂之筆。【註】蜀人呼筆爲不律也。【說文】楚謂之聿,吳人謂之不律,燕謂之弗,秦謂之筆。【古今注】古之筆,不論以竹以木,但能染墨成字,卽謂之筆。秦吞六國,滅前代之美,故蒙恬得稱於時。蒙恬造筆,卽秦筆耳。以枯木爲管,鹿毛爲柱,羊毛爲被,所謂蒼毫也。彤管赤漆耳,史官記事用之。【法書攷】虞世南云:筆長不過六寸,眞一,行二,草三,指實掌虛。【禮·曲禮】史載筆,士載言。【註】筆,謂書具之屬。

又筆星。【釋名】筆星,星氣有一枝,未銳似筆也。

又花名。【楚辭註】辛夷花初發如筆,北人呼爲木筆。

又【集韻】筆別切,音莂。山東謂筆。

又作〈/尹〉。見【漢戚伯樊毅𥓓】。

又【嚴訢𥓓】作〈八/尹〉,見【舉要】。 【集韻】或作笔。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字源演变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 秦系簡牘 楷書 楷書 楷書
      「筆」 說文‧聿部   「筆」 「笔」 「筆」
               
               
字形对比
内地台湾香港日本韩国
异体字
𡭩
【卷三】【聿】 『說文解字』

秦謂之筆。从聿从竹。鄙密切〖注〗徐鍇曰:“筆尚便疌,故从聿。”

『說文解字注』

(筆)秦謂之筆。从聿竹。鄙密切。古音在十五部。

© 作文档在线字典

国际音标 pi˨˩˦ 唐代读音 *byit日语读音 FUDE韩语罗马 PHIL现代韩语越南语 bút

客家话 [客英字典] bit7 [沙头角腔] bit7 [宝安腔] bit7 [台湾四县腔] bit7 [梅县腔] bit7 [海陆腔] bit7 [东莞腔] bit7 [陆丰腔] bit7 [客语拼音字汇] bid5粤语 bat1

近代音 幫母 齊微韻 入聲作上聲 筆小空;中古音 幫母 質韻 入聲 筆小韻 鄙密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幫母 沒部 ;王力系统:幫母 物部 ;

© 作文档在线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