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呢

2024-11-15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驱赶蛟龙:《初学记》记载,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用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这样就不用担心再被蛟龙破坏了”,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传,逐渐发展为我国端午节食品。

  纪念屈原:传说,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寓意求子:九子粽即为九只粽连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状各异,并且九种颜色的丝线扎成,五彩缤纷,多作为馈赠亲友的礼物,如母亲送给出嫁的女儿、婆婆送给新婚的礼物等,因为“粽子”谐音“中子”,民间有吃了“粽子”能得儿子的风俗。“粽子”是“众子”的谐音,寓意人丁兴旺。

  功名得中:“粽”和“中”音近,取“功名得中”之意,在古时寓意学士考中功名。通常古代科举考试都在秋天,因此在端午节时要考取功名中第的人吃粽子可以寓意一举中的。

  光宗耀祖:“粽”和“宗”音近,因此端午节吃粽子寓意取“光宗耀祖”,所以家家户户的人都在过端午的时候吃上粽子。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