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唢呐也能响?华阴老腔的独特方式

2025-01-19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在戏剧文化中,每一个剧种都需要有伴奏,用各种乐器形成适合戏曲的戏本内容,这样才能构成完美的戏剧舞台。不过,华阴老腔的音乐,伴奏不用唢呐,独设檀板的拍板节奏,构成他们自己的的独特方式。他们从来都不用唢呐“锣鼓喧嚣”,只要有他们特有的方式,这部戏曲肯定是优秀的。

  华阴老腔的独特方式:

  华阴老腔的伴奏音乐不用唢呐,独设檀板的拍板节奏,均构成了该剧种的独有之长,使其富有突出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演出开始前,只见十几个条凳放置在舞台上。呼啦啦一群身着对襟短打的农民,扛着各种乐器,精神十足地奔上舞台。其中两人直接坐在地上,左边的手持胡琴,右边的则负责“打击乐”——自制的梆子和钟铃。中间一人是“主唱”兼“第一月琴手”张喜民。他怀抱着的月琴有着独一无二的六角形。据悉,只有老腔使用六角形的月琴。

  最令人惊喜的是演出开始后,从后排有位60多岁的精干老人张四季一手拿着木块,一手提着条凳就走到台前来,忽而让条凳四脚着地,忽而两腿着地——变换着姿势用枣木块敲打条凳的不同位置,发出节奏鲜明、声音清脆的巨响。他抡圆了胳膊,力道十足。据该团导演党安华说,敲木头的大爷平常还在家种20亩的地。按老腔传统,是敲击黄河岸边的船桨,但是为了适应现在的舞台需要,改枣木块与条凳为“乐器”,是为整个团体助威。此外,还有六七把胡琴伴奏。

  诞生于黄河、渭河、洛河交界处的老腔,盛行于乾隆元年至十年(1736—1745),以三国故事为主要题材,因而又称“英雄戏”“好汉戏”,而现在,又因为时代的变迁,加入了一些新剧本。舞台上的农民演员,个个精神抖擞,甚而杀气腾腾。在全场近1小时的表演中,每人都投入了百分百的精气神,以像秦腔那样几乎扯破嗓子般的力气高歌,以让对面山头的人都能看见自己的舞动。

  故而虽然仅是一位歌手、几把琴和几件打击乐,却让最后一排的观众每分钟都觉得震耳欲聋、气势逼人。党安华说,他当初把老腔推向舞台的原因,就是被其中生命力的部分感动。在这些平时种地的农民身上,丝毫看不到职业演员的“演”戏感。

  这股气势甚至“吓”跑了个别坐在喇叭前的观众,他们趁着暗场匆匆离开位子。但是,演出结束后,这一气氛显然感染了剩余的九成观众。他们的掌声仿佛是像给帕瓦罗蒂那样,经久不息。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