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个阜城”为统领扎实做好本职工作—在全县新任农村两委干部培训会上报告

2024-12-18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我是王乡党委书记。受县委组织部委妥,能够与全县新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我感到非常荣幸。村级是我国最基层的一级组织,是国家的根基和堡垒,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都要靠村级去具体落实。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做为村里的“当家人”,能力强不强,服务好不好,作风硬不硬,威望高不高,直接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我在基层工作了20多年,一直与农村干部打交道,农村干部率直、淳朴、扎实的作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根据自己基层工作多年的经验,就农村两委的职责与关系,如何落实“四个阜城”履职奉献两个内容,谈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农村两委的职责与关系
    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以及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的职责,有关法律章程规定的都很明确。概括起来讲,在村级各种组织中,党支部是领导核心,党支部书记是这一核心中的“一把手”,在领导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中,其责任和作用最突出,是村里全局的驾驭者,是全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主要策划者和带头人。中央提出的农村党支部“五个好”目标要求中,头一位的就是有一个好的支部班子,特别是有一名好书记。村委会主任,在村委班子中处于核心地位,在自觉接受党支部的领导、充分发挥自治组织的作用方面负有主要责任。在实际工作中,党支部与村委会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相当程度上,都具体体现在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的关系协调和处理上。支书与主任的团结,是农村稳定发展和事业成败的基础,没有班子团结,任何工作都无从谈起。用通俗的话讲,村支部和村主任应该是同志加兄弟的关系,同志是讲工作,兄弟是讲感情。只有两个人齐心合力,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块使,才能做好各项工作。但从我以前了解到的一些情况看,我们一些村的班子团结却搞的并不好,书记和主任各走一道,明争暗斗。选举时因为竞争原因结成的帮派,在选举结束后的工作中仍然是水火不容、耿耿于怀。有的工作上互相不服气,研究事情时,故意拆台,让你什么事定不了、干不成;有的干脆不参与村里工作,开会不来,安排工作不干,到年底工资少一分也不行。在村党组织与村委会的关系这个问题上许多同志一直认识模糊,有的同志认为,村委会是全体村民选举出来的,对任何事情拥有决定权,只要依法开展工作,行使职权,村支部就无权过问,并以此为借口,向村党支部闹“独立”,抵制村党支部的领导;有的同志认为,党支部核心领导作用就是体现在抓党建、管党务上,除此之外的权限都属于村委会;也有的同志认为,村党支部是领导核心,就是包揽村里的一切事务,不论大小,事无巨细,都由党支部说了算,进而包办代替村委会的工作。以上这些观点和认识都失之偏颇,都应该予以克服和纠正。
    目前新的一届两委班子已经确定,既然党员群众将我们推选到一起进行工作,我们就要接受这个现实,放下所有的私心杂念和恩怨纠葛,无论是选在哪个位置上都要认真履行好职责,团结一致,互相协作,做一个光明磊落、胸怀坦荡的人,认真为全村父老乡亲做点事情。在今后的工作中,希望当选的农村两委成员特别是各位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主任要认真处理好以下两个关系:共8页,当前第1页12345678
    一是要学会化解选举中矛盾,处理好新班子与老干部、竞选对象之间的关系。我们说,换届选举竞争是激烈的,高手相交,一争高下。在座的各位,无论是稳操胜券的也好,还是险中取胜的也好,大家都经历了整个过程,也最终取得了成功。但我想,竞选成功不是最终目的,我们当干部为的是能够有所作为,能够带领群众干事创业,能够造福一方。因此,希望大家能尽快完成角色转换,增强干部意识。对待落选的老干部、竞争对手及一批在选举中反对过自己的群众,要有容人之量。竞选就好比下棋,盘中是对手,盘下是朋友,胜者要有姿态,要有雅量,不但要做到胜之不骄,还要能主动安抚、关心落选对手,化解矛盾,增进理解;要有用才之心,落选干部和竞争对手,其实也是农村人才,也有一定的人缘关系与群众基础。要能去死结、交朋友,以其之长为我所用,这其实也是为我们自己当干部打好基础。否则,一个村长期有派性、闹不团结,村干部要想集中精力开展工作、办好实事也是很难的。
    二是要明确各自的职责定位,把握好村两委之间的关系。我觉得,大家能工作相处在一起是一种缘分,班子成员之间要多沟通、多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尊重。要坚持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民主集中制原则,对重大问题一定要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才干,不搞“一言堂”,不搞“集权化”。对出现不同意见的研究事项,要善于求大同、存小异,以顾全大局为重,以维护团结为重。特别是作为村党支部书记,要切实维护上下左右的团结。对上要虚心接受乡镇党委、政府的工作指导,争取上级对党支部和村委会工作的支持。对下对左对右要搞好团结,不能斤斤计较,心胸狭窄。要讲民主,特别是在支部书记个人意见不被多数班子成员采纳的情况下,要做到少数服从多数,而不能把个人意志强加在别人身上;在日常工作中,遇事要坚持与班子成员及时商量,善于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尤其是听取不同的和反对的意见,集中大家的智慧,做出正确的决策。不能个人代替组织。要正确处理村“两委”关系,既要尊重村委会的法律地位,支持村委会依法行使职权,维护村民依法自治;又要敢于领导、善于领导,按照有关规定行事,正确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使村“两委”成员之间相互信任,相互支持,齐心协力地做好工作。工作中有分歧可以争论,党支部有错误,无论是党员还是群众都可以向上级党组织反映,但前提是要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现在我们有的村实现了党支部与村委会的交叉兼职,但也有部分村的支部与村委是两套人员,这样就更要很好的摆正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如何处理好这一关系,我觉得“四议两公开”是一个很好的模式和办法。“四议两公开”,就是农村所有村级重大事项都必须在村党组织领导下,按照“四议”、“两公开”的程序决策实施,“四议”:即党支部会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两公开”: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通过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可进一步理顺村“两委”关系,使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和村委会的决策执行主体地位更加明确,有利于构建一种在村党组织领导下,优势互补、密切配合、相得益彰的工作机制,形成凝心聚力谋发展的工作局面。
    二、村干部如何履职奉献
    农村两委干部是群众的贴心人、引路人,是老百姓的主心骨,是给老百姓定调的人。村里工作能不能搞好,经济发展快不快,主要看支部书记、村委主任能不能“说”,会不会“做”。所谓“说”,就是要既能讲政策、讲法律,又能善于摆事实、讲道理,始终把握群众的思想脉博,做到晓之以理、诉之以法、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所谓“做”,就是要做实事、做好事,做老百姓希望做的事。如果既不会“说”,也不会“做”,办事情往往依赖于职位和权力,群众自然就不信服、不佩服,班子就没有号召力、凝聚力、吸引力。大多数村班子的工作总体上是好的,但是也或多或少存着一些懒、散、慢、独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思想懒,缺乏创新观念。个别村干部懒得去想,懒得去问,懒得去做,更懒的去管。没有做大事的雄心,做成事的壮志,只做太平官,将自己等同于一般党员、老百姓,得过且过。二是作风散,缺乏纪律观念。个别村干部在工作上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有的村干部过着悠哉乐哉的小日子,忘记了自己是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忘记了自己应负有的责任和义务;有的村干部外出不请假,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的甚至于不打鱼光晒网,在其位不谋其政,影响村里正常工作开展,群众意见很大。三是动作慢,缺乏时间观念。个别村村干部没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缺乏分秒必争的效率意识,凡事慢半拍,遇事就拖拉,办事效率低下。四是行为独,缺乏大局观念。个别同志缺乏大局观念和整体意识,只讲个人利益,不讲集体利益。个别同志说话办事不负责任,只强调自己的村民不好管,不反思自己能力不够强,不反思自己的作风不够硬。
    当前,全县上上下下,各行各业,万众一心,正在“四个阜城”的指引下,埋头苦干,锐意进取,为实现阜城跨越发展而努力工作。做为一名农村干部,如何做好本职工作?如何融入到全县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去?为全县社会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做贡献,结合个人基层工作经验,对在座的支部书记、村委主任提几点希望和建议:
    第一,要坚定政治立场,争当顾全大局的“当家人”
    农村干部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政治立场是否坚定、大局意识强不强,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不能得到有效执行,关系到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是不是得到真正落实,关系到群众的根本利益有没有得到全力维护。因此,要做一名合格的农村干部,必须要政治上过得硬,真正做到讲政治、顾大局。
    (一)要忠实践行党的宗旨。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谁背离了党的宗旨,谁就会失去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谁就会被人民所抛弃。在座的各位都是党员、老百姓选出来的,应该说现在是得到了多数百姓拥护的。但眼前的拥护不等于长远的拥护,这一届的认可不等于下一届的信任。希望大家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群众不是天生就拥护你的,群众不会因为你是村干部就拥护你,群众也不会因为你话说得好听就拥护你。群众最讲实际,群众希望的是:你要真心实意地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要真心实意地为他们办实事、解难题、谋福利。
    (二)要准确把握落实好政策。农村基层组织和农村干部是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宣传者、贯彻者和执行者,对各项方针政策一定要准确把握、严格落实。一直以来,中央始终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从XX年起到今年已连续9年将一号文件的落脚点锁定在“三农”领域,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是《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党的xx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到2022年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要求“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和谐,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从增加农民收入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到统筹城乡发展,从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中央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越来越清晰、重点越来越明确、措施也越来越有力。这些政策措施能不能最终落到实处,农村群众能不能从中真正得到实惠,直接取决于农村干部对政策的理解、把握和执行能力。大家一定要在学习政策、研究政策、吃透政策上下功夫,并把这些政策宣传好,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决不能片面理解,任意搞截留。合口味就执行,不合口味就找借口不执行;更不能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为政策的落实设置障碍。大家一定要自觉做政策的坚定执行者,有令必行、有禁则止,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大胆开展工作,确保农村各项工作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
    (三)要自觉服从服务大局。实行村民自治是发展基层民主的重要体现,但决不是无原则、无限制的自治。上级党委、政府代表的是一个区域、一个地方全体人民的整体利益。因此,服从上级党委、政府的管理与实行村民自治是统一的、一致的。村级组织首先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自觉做到在思想上、行动上与上级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要严格执行上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善于站在全局的高度去思考问题、开展工作,做到局部服从全局。尤其对上级党委、政府安排的土地调整、环境整治、项目建设等工作,要态度积极、旗帜鲜明、落实到位。过去有的村干部只看到眼前的一点小利益,打着维护本村群众利益的旗号,不支持、不服从甚至带头阻挠上级党委、政府发展规划、项目建设的实施,结果影响了整个区域的发展,最终也必然损害了本村群众的长远利益。希望大家一定要自觉把本村的发展规划融入到全乡、全镇、全县发展总体规划中,制定和落实重大决策,事前要主动征求上级意见,事中要自觉接受上级监督,事后要及时向上级反馈,做到与上级党委、政府思想上同向、工作上合拍、步调上一致。要切实增强党性观念,在事关方向问题、原则问题上立场坚定,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关键时刻头脑清醒,经得起各种风浪的考验。
    第二,要练就过硬本领,争当农村发展的“领路人”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农村工作面临的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向了市场经济,经济风险日益增加,群众的致富意识显著增强;农村发展模式由传统自然村落模式向城乡一体化新农村转变,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日益多样化;农村群众正在由固守土地、离土不离乡向外出务工、外出谋生转变,见识逐渐增多,思路不断开阔,自主意识、权益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农村事务正在由行政管理向村民自治转变,群众参与意识、监督意识不断提高,等等。同时,还应看到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法律执行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群众的守法意识还不强,依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不高,等等。这些变化,对我们农村基层干部的能力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一)要进一步提高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发展是硬道理。老百姓最期盼的就是尽快致富,过上富足幸福的生活。近年来,我县在农业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正在逐年提高。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与城市相比,农村的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还相对滞后,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还尚未形成,加快农村改革发展的任务还十分繁重。广大农民群众迫切需要有一个能够带头发展致富、带领群众发家致富的好班子、好班长,把大家发动起来、组织起来,带领群众共同奔小康。因此,希望大家:首先,要选准路子。思路决定出路。一个地方、一个村,抓发展没有思路,就如同“老虎吃天,无从下口”。作为村干部,大家一定要对本村的实际情况有清醒的认识,不仅要看到优势,发挥优势,更要看到不足,规避劣势。当前,各村应该学会借势发展,既然县委、县政府提出“西菜东扩,东果西移”的发展规划,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加大,各村就要在发展棚菜种植上下功夫,做文章。县委、县政府提出运河新区建设的构想,各位村干部就要时刻想着招商引资,多为县乡提供招商线索。思路确定之后,一定要扑下身子,鼓足干劲,勇于拼搏,全身心地投入到发展中。要根据市场需求,通过示范、引导的方式,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推进科学发展,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要增强自己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两种能力,贴近群众搞服务,带着群众干,做给群众看,找到领导农村经济工作的着力点。
    (二)要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农村干部肩负着管理农村社会、维护农村稳定的重要职责。从目前的农村现状看:一是群众的思想观念在变,原来是单一的指导思想,现在是多元化思潮涌动,中西文化、主流文化、非主流文化相互叠加;二是社会结构日趋复杂,有的经商,有的外出打工,有的搞种养殖业,有的办企业,与过去的统一劳动、统一计分、统一分配相比,管理难度明显加大;三是利益格局变化很大,过去是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要穷都穷,彼此没有攀比、妒嫉、仇视心理。现在由于贫富差距拉大,极易导致人们的心理扭曲失衡,尤其是仇富仇官现象日趋严重,这都为我们加强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提出许多新的挑战。为此,希望大家针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这些新变化,在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办法上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切实维护好农村社会稳定。一是要全面了解村情民意。大家要抓住新班子刚成立的有利时机,组织村“两委”成员逐门逐户深入到群众家中走访,面对面、心连心、手拉手地与群众交流,听取群众意见,了解群众需求,接受群众监督。对群众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要虚心采纳,及时纳入到村级决策中;对群众提出的批评意见,要正确对待。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认真改进;对在走访中发现的苗头性问题,要认真分析,超前化解,做好工作,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二要认真做好群众工作。农村干部直接与老百姓打交道,应该成为最知群众疾苦、最知群众冷暖的人,尤其是对村里有多少贫困群众,有多少孤寡残疾,哪家缺米少柴、缺医少药,哪家的老人要赡养,哪家的孩子要上学,哪家遇到了实际困难,心中都应该有数,帮助他们认真解决好。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在遇到困难、遭受打击时找到村干部,这是对你最大的信任。有的干部认为:我是支书、我是村长,抓大事就行了,一家一户的小事不用管。这种观念一定要转变过来。“好事虽小解人难,良言一句暖人心”。群众都是通过点滴小事来认识你、了解你的,群众对你的感情往往是在点滴小事中建立起来的。小事处理不好,群众照样不拥护你。过去有很多村干部为村里发展吃苦受累,成绩也很突出,但群众支持率不升反降,值得大家认真反思。因此,大家要把群众的小事当成大事,在群众遇到困难时帮一把,逢年过节到群众家中走一走,特别是多到困难群众家中走一走,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让群众在日常小事中感受到组织的关心和温暖,增强对村集体的归属感。另外,还要提醒一点,大家当上村干部,就要把个人恩怨放一边,把集体利益、群众利益放首位,善于和不同性格、有不同意见、甚至与自己有磨擦的群众沟通接触,通过开诚布公的交流,增进感情,推进工作。三要全力维护农村稳定。稳定是农村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随着社会的转型,农村稳定面临的压力不断增大,宗族争斗、干群矛盾、家庭邻里纠纷等等,都会引发新的不稳定因素。一旦村里出现不稳定问题,就无法集中精力抓发展。大家为官一任,一定要保一方平安。对村里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不稳定问题,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上推下卸、坐视不管;对已经出现的矛盾纠纷,要坚持调解优先,多做教育疏导工作,主动化解;对损害群众利益、集体利益的人和事,要理直气壮地去制止;对农村黑恶势力和盗窃、抢劫等犯罪活动要及时向上级反映,通过司法手段进行严厉打击,保护好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增强群众的安全感。
    (三)要提高村级事务管理的能力。一是要善于搞好班子团结。有句话说得好:懂团结是真聪明,会团结是真本事。村里的工作千头万绪,情况复杂,要想全部理顺,必须依靠全体班子成员的团结协作。大家要有容人的气量,相互之间坦诚相待,不仅要善于团结支持你的人,更要善于团结有不同意见的人。要坚持分工不分家,村党支部与村委会之间要相互支持,遇事多沟通少隔阂,多补台不拆台,既分工又协作,重大决策坚持集体讨论决定,做到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集体。要切实关心班子成员的工作和生活,尽可能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生活上遇到的困难,特别是要一视同仁,不能厚此薄彼,更不能搞小圈子、小团体,形成和衷共济、共同干事业的良好局面。二要善于抓好党员管理。农村党员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骨干力量。要按照《党章》要求,切实加强对农村党员的教育、管理,组织党员学理论、学政策、学技术,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高其综合素质和致富带富能力。要把好党员“入口关”,切实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真正把那些“三高三强”(政治素质高、文化水平高、群众威信高,发展能力强、协调能力强、服务能力强)干部吸收到党的队伍中来,真正起到发展一个、示范一片、带动一面的作用。要创新党员发挥作用的载体,结合创先争优活动,认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使党员真正在农村改革发展中当先锋、做榜样。三要善于发扬基层民主。随着农村民主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群众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农村干部必须强化民主意识,从根本上转变思维方式、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村里的事情商量比不商量好,早商量比晚商量好,多商量比少商量好,这是开明的表现,也是高明的做法。大家要善于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善于集中群众的正确意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坚决克服“家长制”作风、杜绝“一言堂”现象,多采取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典型引路的方法,凡属于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如村级财务收支、土地转让等等,都要征求群众的意见,不能怕麻烦、图省事、少程序,真正把群众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答应不答应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把知情权亮给群众、议事权交给群众、监督权赋予群众,推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四要善于依法照章办事。村里的各项工作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开展,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广大农村干部要主动学法、知法、守法,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水平,学会用法律的武器保护集体和群众的合法权益。在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时,要首先考虑是不是符合法律规定,合法的才去做,不合法的坚决不做,尤其是在土地承包、土地征用、土地使用权流转、农村建设等方面,要坚决依法依规操作,决不能因为自认为出发点是正确的,或者打着为群众谋利益的幌子,随意违犯法律法规。
    第三,要树立实干作风,争当推进落实的“带头人”
    推进一项工作,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好的规划和思路外,关键在于抓落实。农村干部处在最基层,来不得半点虚的,一定要树立狠抓落实的工作作风。
    (一)要实实在在抓落实。首先要说实话。对上级要如实反映情况,有成绩说成绩,有问题说问题,自身难以解决的要及时汇报,争取上级的支持和帮助,决不能遮遮掩掩、文过饰非,贻误时机,增加解决问题的难度和成本;对群众要说实话,不仅要每半年向党员群众进行一次述职,通报村级班子的工作情况,而且对村里的重大决策、重要事项都要及时向村民公开。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将真实情况告诉群众,把“底儿”交给群众,让群众真正了解我们的工作,支持我们的工作,监督我们的工作。其次要出实招。对三年任期内确定的目标任务,要逐项分解到每个年度,细化到每个季度,落实到每个环节。具体到什么时间完成,最终达到什么样的效果,都要做出明确的计划和要求,说了算,定了干,一项一项地抓,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推进,确保把嘴上说的、纸上写的、会上定的变成实实在在的具体行动。再次要求实效。干任何工作,都要既重过程,更重实效,决不能热衷于看风向、赶时髦,喊不着边际的空口号,提不切实际的高指标,追求“轰动效应”,更不能投机取巧、弄虚作假,搞形式主义的东西,造成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浪费。要脚踏实地,求真务实,不图虚名,不搞花架子,扎扎实实地推进工作落实。
    (二)要知难而进抓落实。抓落实的过程,必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有了矛盾、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去、不愿去触及矛盾、解决问题。当前,农村改革发展面临许多新矛盾、新问题,有的还比较突出。比如,群众增收的问题、农产品产销问题、农业基础设施问题、农村业余文化生活问题等等。而且随着形势的发展,还会有更多、更复杂的矛盾和问题暴露出来。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基层干部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敢于面对并认真探索解决之策。工作中,要强化“忍”和“韧”精神。面对困难和问题,面对群众的不满和误解,要正确对待,理性分析,摆正心态,不回避问题,不推卸责任;同时,要敢于迎难而上,敢于踢出“临门一脚”。越是在紧要关头,越要保持坚韧不拨的韧劲,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我们有的村积累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很大程度上与这些村的干部遇到矛盾畏难情绪占上风、解决问题不得力有直接关系。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在发展棚菜规划区内,不配合土地调整的户,有的村干部能够与群众开诚布公交流,摆事实、说道理、讲政策,不厌其烦地上门做群众的工作。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八次十次,甚至十几次二十几次。“任他东西南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硬是靠着一股百折不挠、愈挫愈奋的韧劲,靠着一种为老百姓负责的真诚,感动了群众,确保了棚菜规划的实施。而同样的情况,有的村干部却一开始就底气不足、信心不强,上门一次,碰到钉子,就立即退回去,不敢面对面地做群众工作,一味地推、拖,最后使棚菜规划胎死腹中。因此,广大农村干部一定要,敢于触及矛盾的实质,敢于攻坚破难,在克服困难、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中抓落实、促发展、出实绩。
    (三)要持之以恒抓落实。抓落实,贵在持之以恒。现实工作中,有的地方、有的干部之所以抓落实成效不佳,往往与缺乏经常抓、反复抓、持久抓有关,紧一阵松一阵,热一阵冷一阵,不能一抓到底。因此,大家抓落实,一定要防止虎头蛇尾。目标确定了,任务明确了,就要一杆子插到底,做到持之以恒、善始善终。
    第四,要加强自身修养,争当群众信任的“贴心人”
    农村干部与群众朝夕相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群众的关注之下,形象问题至关重要。从过去的情况看,一些村干部自重意识不强,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很差。有的自身不正,搞歪门邪道;有的借公务之名,图一己之私;有的办事不公,缺乏党性修养,不讲政策原则,方法简单粗暴;有的为政不廉,以权谋私,中饱私囊。这些都严重伤害了群众的感情,影响了干群关系,甚至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希望大家在新一届任期内:
    (一)要公道正派。就是老百姓平时讲的“一碗水要端平”。干部偏心,群众就寒心。群众对干部有意见,也往往是因为干部办事不公、自身不正。大家都是本乡本土的人,亲戚朋友多、熟人多,抬头不见低头见,干工作可能有时抹不开情面。但如果我们因为优亲厚友或者贪图私利,丧失了原则,今天照顾这个,明天照顾那个,看人办事,看钱办事,最终只能失去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得不偿失。希望大家在处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时,都要一视同仁,不能搞厚此薄彼、亲亲疏疏,更不能搞“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人当官,三亲六故都沾光”。在原则和制度面前,要敢于排除干扰、顶住压力,为了集体和村民的利益,不怕得罪人,做到行得端、坐得正,办事公、处事明,始终保持一股浩然正气。
    (二)要艰苦奋斗。一个人,无论贫富,无论官大官小,都要勤俭自律。现在,我们多数村并不富裕,集体资金还相当紧张,发展经济要投入,解决群众困难要资金,还有许多事情要办,艰苦奋斗一刻也不能丢。但有个别村干部手里有一点钱,不是优先考虑长远发展,不是用有限的资金办要紧的事,而是一味地追求享受、攀富比阔,有的大手大脚,铺张浪费,甚至做了一些出格的事情。这种风气一定要刹住,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更希望大家牢记“两个务必”,相互之间多比干劲、比贡献、比成绩,不要比车子、比房子、比待遇,做一个让老百姓信服的好干部。
    (三)要清正廉洁。打铁先得自身硬。有的基层班子软弱涣散,没有号召力、凝聚力,很大程度上是干部自身不廉洁。自身不正,难以正人;自身不硬,难以服众。大家只要保持清正廉洁,心中就会有正气,身上就会有骨气,群众才会服气,工作才有底气。因此,一定要算清政治账、经济账、名誉账、家庭账、亲情账、自由账、健康账,珍惜现在的岗位和良好条件,时刻绷紧反腐倡廉这根弦,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稳得住心神、管得住手脚、守得住底线、经受住考验,保持一名党员干部的政治本色。
    同志们,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是通过干工作和创事业体现出来的,一个人的好名声,也是通过做好事、办实事、为群众谋利益来实现的。为此,各位农村干部,更要扎根基层,做好群众的当家人、领路人、带头人和贴心人,做一个合格的村官,一个优秀的村官,用自己辛勤的付出回馈广大党员群众的信任与支持,用自己努力的工作为上级党委、政府交一份满意的答卷,为全县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