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山岩画导游词

2024-11-25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阴山南北广袤的草原,是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聚居之地,匈奴、鲜卑、突厥、回鹘、党项、契丹、女真、蒙古等北方游牧民族,先后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共同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这里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是他们重要的生活资料来源,同时也成为了他们艺术创作活动的重要题材,他们在露天的石壁、山崖或盘石上敲凿出了著名的“阴山岩画”,虽经千百年的日晒雨淋和风化侵蚀,许多岩画仍然清晰可见。早在公元5世纪时,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就在此发现了阴山岩画,他在著名的《水经注》中作了详细的记述,这些记载是世界上对阴山岩画最早的记录。然而在其后的若干世纪里,再没有人去问津。直到20世纪30年代末,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才发现了几幅岩画。对岩画的全面考察是从1976年开始的,文物考古工作者对这一艺术宝库不断进行探索,并在深山幽谷中找到了千余幅各种内容的岩画。现在,每年都有许多专家、学者和游人到包头北部阴山山脉中考察和参观,先后共发现岩画1万多幅,其中做过拍照和临摹的岩画有近千幅。这些岩画不仅反映了阴山地区古代居民的信仰、美学观和世界观,同时也揭示了他们的游牧生活状况。阴山岩画的内容很丰富,它从各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生活面貌。岩画的题材广泛而庞杂,阴山岩画的动物题材占全部岩画的90%以上。特别是鹿造型遗物的大量发现,除了可以证实它是一种为草原民族所喜闻乐见的艺术题材外,还可能是一种意识形态反映。大型石刻“鹿回头”为其代表作之一。阴山岩画的题材来源于自然,来源于生活,艺术特色质朴、生动,并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以写实为基础,记录了人类童年及各个历史阶段的社会生活。阴山岩画并不是对自然原封不动的照搬,作者往往把从生活中捕捉来的形象给予想象性的加工,把表现对象简化到不能再简化的程度,并竭力突出作者的意图,因而使作品非常生动。许多动物动感强烈,或引颈长嘶,或回首短鸣,或慢步缓行,或四蹄腾跃,或彼此含怒欲斗,有的相互舔吻亲昵。作者为了强调某一事物,运用夸张、对比和衬托的手法,突出作者表现的中心,如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间斗争的图画,均在构图和比例上往往突出胜利者的形象,因而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阴山岩画的题材和分布地点有一定的规律性:野生动物图像多出现在山巅岩石上;狩猎场面一般在山腰和山顶;神灵头像和天体星象几乎全部磨刻在山沟的垂直立壁或沟边坡岸的巨石上(原始人认为神灵居住在水流湍急之处)。这些规律与作画时的社会生活环境、人们的认识水平是相一致的。    阴山岩画大体分为四个时代:第一代岩画是旧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器时代中期原始氏族部落的岩画。这是岩画的鼎盛时期,数量多,分布广,制作认真;第二代岩画是春秋时期至两汉时期匈奴人的岩画;第三代岩画为中世纪岩画。即北朝至唐代突厥人岩画和五代至宋代回鹘、党项人的岩画。突厥人岩画数量较少,内容以表现家畜为主,其中山羊占有突出地位。表现手法有抽象化、图像化的特征;回鹘岩画的突出特点是用铁刃画刻而成,线条细而浅,题材多为仿前代作品,并有少数植物图案和回鹘文字;党项人岩画大都是敲凿而成,做工粗糙但色泽新鲜,多如新作一般,并伴有西夏文字,其艺术特点是形象性很强;第四代岩画是元代以后蒙古族的作品,称为近代岩画。岩画分敲凿岩画和颜料岩画两种。颜料岩画为蒙古民族所特有,岩画内容除一部分反映生活、生产(如奔马、双峰驼、牧工图等)之外,多数是与喇嘛教有关的图案。    阴山岩画的作画方式主要有敲凿法和磨刻法两种。敲凿法是利用比画面石料硬度高的金属器或石器,在画面上打击成点,点连成画。用敲凿法制成的岩画,线条深浅不一,疏密不均。磨刻法亦称研磨法,用此法制成的岩画,痕深面光,断面呈“U”形。此外,还有划刻法,即用金属工具划刻,其划痕细而浅,此类作品多为晚期作品。     阴山岩画以其年代久远,分布广泛,数量众多,艺术精美,成为我国北方游牧民对人类文化的重大贡献,是“举世罕见的珍贵古代民族文物”。为了更好地保护和研究阴山岩画,专家们将一部分有代表性的岩画从阴山深处取回,在包头市博物馆开辟了岩画馆进行专题展出,如果您有兴趣的话,可以一睹为快,您定会为古人深邃的艺术思想和作画技法而折服,惊叹于他们的伟大。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