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之道:细节决定成败

2024-11-22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可能是做研发时穿牛仔裤、球鞋的习惯成了自然,很多技术出身的人士都有些不修边幅、不拘小节。但礼仪专家的研究成果和众多职场成功人士的经验都证明:外表、言谈和行为举止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而人际交往能力则是影响职业人士晋升和职业发展速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据我所知,许多知名大企业已将商务礼仪标准化、制度化了,甚至列为新员工的常规入职培训课程之一。it员工、甚至cio理应重视和关注礼仪问题。

  cio及it员工涉及的商务礼仪问题依工作场合和交往对象不同大体上可以分为企业内部同事和公司外的商业交往对象、国人与老外;场合包括公司内外、国内国外、上下班;情景包括打电话、收发电子邮件、开会、乘车、商务宴请、接待与拜访、商业礼物赠送与收受和出差等等。

  公司制度也许为了适用于不同岗位、层级的全体员工或体现人文关怀,在着装及仪容仪表方面规定得比较粗、细节界定不够明确,贯彻落实容易走样,cio就需要根据it行业及员工工作特点,在遵守公司制度基础上加以细化,便于贯彻执行公司制度、体现公司文化和对外展示公司品牌形象,从而在遵守制度和照顾员工个性方面找到平衡点。例如,公司规定“出席各类正式、重要活动或接见客户时需着正装”,但是每个员工对“正装”、“正式、重要活动”的理解可能存在不小差异,男女生的标准也不一样,cio就需要对此做出明确界定。

  年轻it员工对周一到周四不能穿着牛仔装及过于休闲的服装、运动鞋的规定不见得喜欢、但可以理解,他们一般比较在意周五穿着能否适当放宽要求,尤其是天性爱漂亮的女生,这方面的制度或惯例其实也是企业文化的一种体现。今年一位80后应届生对着装的不同意见也促使我改变了原来的内部规定:实习期、见习期的新员工与老员工要求不同,普通员工和管理人员区别对待,这样就比较人性化。

  我曾经因陪领导出席重要宴会着装不得体而处境尴尬,也曾亲眼目睹同行女同事因为出差着装不妥、携带过于花哨的休闲包被领导批评而在一旁如坐针毡;第一次陪领导出差,还曾因未同车同行,在路上接到已先到机场的领导打电话问:“你在哪里啊?”而暗自叫苦:未能比领导早到机场等候啊!

  开会、会面谈话、打电话或回复发送电子邮件时,如果肢体语言不佳、语气不妥或措辞不当、表达方式不合时宜,也许对方就会感觉不爽,轻者影响沟通效果、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重则影响生意或部门、公司形象。我曾经听公司业务部门老总说因某供应商老板粗俗不堪等原因影响某单生意成交,更听陪同国外客户到工厂的业务员说过,老外看到工人在不合适的地点抽烟、卫生不佳等就觉得该企业管理不善,怕影响订单质量和交货期而取消了订单。

  在餐桌上、办公室、会议室或写字楼公众场所随意吸烟本来已经是社会公德层面的问题,涉及对他人的尊重与否,这种情况在有些企业是否明文规定与领导是否吸烟有关。有时就算禁止也会很虚,因为众所周知老烟民不抽烟很难受,戒烟更是极其困难的事,所以有些企业在相关制度条款上就定得颇有中国式的艺术性:“不得在会议室和非独立办公室吸烟”。

  cio和it部门员工都会跟不少it供应商交往,国人又讲究礼尚往来,日久即成为融洽的合作伙伴,如何把握商务礼仪的尺度就很有考究,因为把握不好容易触及职业道德底线、引发“商业贿赂”之类的问题。加上it员工多系技术出身、比较没有生意细胞,常年处理复杂的it技术问题思维偏理性、常常坚持原则有余而灵活不足,而打交道的供应商往往又是“狡猾狡猾的”,因此这些事都要有比较清楚的内部界定,比如接受礼物如何处理、何种情况可接受宴请、哪些信息必须注意保密和在哪些情况下该如何表态等等,cio也要在工作中及时指点员工不断积累经验、提高水平,学会拿捏有方、亲疏有度,和合作伙伴保持有原则又灵活适度的合作关系。

  前不久三家外地备选供应商同时应邀来访,均在厦门住一晚、午餐均由我司宴请,事先口头约定我司承担落选供应商来厦门期间所发生的差旅费用,其中一家供应商尽管未入围、但提交的项目方案颇有亮点,本来打算后续项目考虑与之合作,没想到寄来的发票中居然有数百元的厦门餐饮假发票、多张不相干的出租车票和其当地金额不上百元的其他发票,费用报支的沟通过程也令人对此公司及员工形象大打折扣。

  商务礼仪是否掌握得体、应用适度与否影响企业品牌形象、乃至涉及纠纷,公司大小、层次高低以及企业文化也往往在此体现出差异,因为每个员工都是企业的品牌形象代表,这也应了“小企业做事、大企业做人”这句老话。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