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小衔接活动中的讲话稿

2025-01-23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各位爸爸妈妈:
下午好!感谢新惠幼儿园的领导给了我这个机会,能跟在座的爸爸妈妈们一起聊一聊孩子的家庭教育、幼升小的入学准备和入学政策的话题。
首先,分享一点我作为一个母亲,在儿子的家庭教育方面的经历和感悟。在大家看来,我是一位老师,也许你会据此推想,似乎我也应该是一位比较出色的家长,但是说老实话,作为一位母亲,我对家庭教育重要作用的领悟却是比较晚的,正因为没有及时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所以曾经一度体验到失败和愧对儿子的感觉。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由于一些不可预知的原因,我儿子早产了一个月,小时候体质很差,经常在各大医院之间来回奔波,吃了很多苦。其次,产假过后,我连续两年都在毕业班任教。当然,教毕业班确实忙,但最关键的是自己主观上对家庭教育,尤其是对孩子早期教育的重要性缺少必要的认识,所以只顾自己埋头工作,把儿子交给了他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自己很少去过问,很少与他有情感和语言上的交流,也很少带他出去见识大自然,接触人群,以至于孩子到幼儿园报到时,老师跟他说普通话,他居然听不懂,因为我们从来没有用普通话与他交流过。到了幼儿园以后,儿子的问题暴露得就更多了:不能独自安静地入睡,喜欢趴在地上,上课、做事情很不专心等等。最突出的是性格很内向,不善于与人交往。在接送他的时候,让他跟老师打个招呼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这样的现实让我不得不反思和检讨自己对孩子早期教育的忽视,在幼儿园老师的引荐下,我开始阅读一些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知道其实0—3岁是孩子最好的接受教育的时期,此时的教育对他们智力的开发,良好性格的形成,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可是,当我明白这一点的时候,已经错过了儿子这段“黄金教育期”。当时,我最真实的想法是:这个社会上做什么工作都需要经过上岗培训,为什么做父母这么重要的工作,却没有上岗培训呢?
抱着“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的想法,我开始了作为一个妈妈的学习,除了阅读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杂志,吸收其他家长的经验和教训以外,对于自己的儿子,也进行了全方位的关注和补救。但孩子自小养成的一些坏习惯要想在短时间内得到彻底扭转,是非常艰难的,这不仅需要家长的耐心引导和孩子自身的努力,还需要家长学会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改进教育方式,因为只有在父母心平气和的状态下,才能发现并肯定孩子每一点微小的进步,也才能包容孩子很多坏毛病的反弹,并继续给予孩子支持的力量,帮助他坚持不懈,养成一个个好习惯,来替代原来的坏习惯。另外,在接受新知识和遵守纪律方面,早产的孩子小时候的确会欠缺一些,这是我通过在教育学生和辅导儿子的实践中,获得的认识。今天,我把这点认识传递给在座的爸爸妈妈,也希望给家里有早产孩子的爸爸妈妈一点思想准备。这不是孩子努力不够,的确是有一些不利的因素影响了他,希望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过,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早产带来的不利因素会逐年减少。
我在教育自己儿子过程中的真实经历和体验,让我感觉到:做老师的,不等于会做父母,而且我更深切的体会是——对于孩子来说,其实“父母”这个角色比“老师”的角色更重要,因为老师关注的往往是大多数,做不到每一个;而如何做好父母,也远比如何做好老师更难。
因此我认为: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作为孩子本身,的确需要有一些思想上、心理上、行为习惯上的准备,但需要准备的绝不仅仅是孩子,更重要的是父母,也就是说,我们每一位父母都必须和孩子一同学习,一同成长,孩子才能发展得更健康。这样说的意思并不是指家长要跟孩子一起去学习汉语拼音、加减乘除等书本上的知识(如果你觉得自己在这方面需要学习,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去学习,但这顶多只是家长需要学习的一小部分),我的意思更多的是想表达:作为家长,需要不断学习科学教育孩子的理念、方式和方法,并随着孩子的成长而不断更新理念和方式方法。因为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会面临不同的问题,比如,孩子在低年级时,会面临如何适应小学生活、如何在一个新的集体中,与新同学友好相处等问题;在中年级时,会面临如何抵抗电视、电脑、手机等的诱惑,如何保持学习兴趣,如何应对逐渐加深的学科知识等问题;孩子进入高年级后,你会发现,他们不愿意听你说话了,有事没事总喜欢跟你对着干,还动不动就嚷着要离家出走等。所有这些,都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将会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将会面临如何去帮助孩子解决这些问题的考验。
如果父母在如何帮助孩子解决这些问题方面有过学习和思考,那么在父母的帮助和引导下,孩子会解决得比较好,身心都能发展得比较健康;相反,如果父母压根就没有过学习与思考,那么当孩子出现这些问题时,父母可能就选择了责怪批评否定的方法,以为这就是有效的管教方法。殊不知,批评指责否定这样的方法如果用多了,将会让孩子产生逆反情绪,不仅不利于他们解决问题,而且可能会使问题变得更为严重,甚至影响到亲子之间的感情。很多问题看起来出在孩子身上,其实根子却在我们这些做父母的身上。与其等问题出现了,闹大了再补救,不如现在就准备起来,准备什么——准备好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家长。
刚才给各位家长下发的《家庭教育报》是我们学校组织家长学习的渠道之一,你可以带回家阅读。当然,如果你想学习,渠道是多方面的,学校会组织一些学习与培训,一般是家长自愿报名(课件打出家长学习的照片)。除此以外,社会上也有一些机构会组织一些公益性的家庭教育报告会,如无锡市图书馆每月至少组织一次父母沙龙活动,以下是最近的活动:
主题:如何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时间:4月22日(周日) 9:30-11:00
    地点:无锡市图书馆一楼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
    主讲:张x
张x,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无锡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特约辅导员,江苏省心理学会会员,翻译出版、发表有多部专业著作和学术论文,擅长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后续活动:
如何引导孩子学会学习    XX年5月20日(周日)上午9:30-11:00  

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相处  XX年6月17日(周日)上午9:30-11:00

联系地址:无锡市钟书路1号(太湖广场南)
 建议在座的各位家长可以关心一下无锡市图书馆的网站公告,尽量抽一些时间去听一听,学习学习。实践证明:善于学习、反思与改进的家长,一定会在教育孩子方面更有方法,更有智慧,也更有效果。同时,无锡市图书馆一楼有无锡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如果你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了你无法帮助他解决的问题,需要专家指导,你可以向他们求助,中心的工作人员会安排心理教育专家与你面谈,帮助你和你的孩子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而且这些服务都是公益的,免费的,只要你提前与他们联系,并约好时间。我认为:当我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学会借助外力,学会求助,也是智慧的表现,我给大家留个无锡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的联系电话:85757626,85757830—8104/8107 , 网址:http://www.wxjkzx.cn

 以上是我想讲的第一点,也是我今天分享的最重要的一点,概括地讲,(课件出示)

家庭教育是孩子最重要的教育,
父母是对孩子成长影响最大的人,
父母的角色没有任何人可以替代。
如果父母的角色被替代或缺失了,那么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心理或行为问题,有的在成年之后都会被童年的心理阴影笼罩,而做出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鉴于此,我们认为:作为父母,要时时注意学习,提升我们自己,很多时候,父母的观念改变了,或者教育方式改变了,孩子的精神面貌也就随之改变了。

下面简单讲一下在帮助孩子适应小学生活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供各位家长参考:

(一)生活习惯和能力
1、调整作息时间,使生活养成一定规律。
为了使孩子较快地适应小学的生活,家长要适当地延长学习时间,减少游戏时间,每天晚上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看一会儿书,或者可以与孩子一起讲讲故事,到8点左右上床,睡眠时间保证在10-11个小时,这个暑假,可以逐步减少孩子午睡的时间,使孩子在家的作息时间与学校的作息制度保持一致。
2、培养独立意识和生活自理能力。
进入小学后,孩子需要独立去应对和解决的事情增多了。因此,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生活自理能力。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学会想办法解决,或者学会用语言表示求助。要有时间观念,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在日常生活中,要让他们学会自己穿衣服系鞋带,洗脸刷牙;学会洗简单的衣物,如毛巾、手帕等;学会自己收拾玩具、书本等;学会自己独立、专心地吃饭,不边吃边玩;学会在普通的厕所中大、小便,上课时如果急着要大小便,学会举手向老师说明。
3、培养规则意识和遵守规则的能力。
在集体生活中,孩子首先要学会的是遵守集体的规则,包括学校里的纪律、生活中的交通规则,游戏、玩耍时的规则。对孩子规则意识的培养,需要家长认真配合;一是需要家长重视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如在家里,告诉孩子在哪儿拿的东西应放回到哪儿,到吃饭的时间就是放下一切事情吃饭,在马路上,教孩子认识斑马线、红绿灯,注意观察马路上车辆、行人的通行秩序,让孩子知道在集体中、社会中生活必须要有规则;二是要帮助孩子不折不扣地遵守规则,首先父母自己要带头遵守规则,不能自己才定的规则,自己带头破坏,另外,在马路上行驶注意遵守交通规则;三是要让孩子知道违反规则的后果,有时也需要让孩子体验违反规则的后果。
4、培养孩子学会正确的交往。
   家长应注重培养孩子的交往意识,鼓励孩子与人交往,教会他一些交往的技巧。遇到困难,学会寻求老师的帮助,通过与同伴的交流,共同解决难题。和同伴发生纠纷时,家长要以冷静的态度,详细了解情况,引导孩子学习正确处理与小伙伴之间的矛盾;学会主动寻找自己喜欢的小伙伴做朋友,并学会谦让、包容,与同学友好相处。
(二)学习兴趣和能力
1、培养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是他们探究新事物的动力。一年级的新生,年龄小,兴趣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中发挥的作用最大。为此,家长应充分利用孩子成为小学生时感到自豪的积极心理因素,激发孩子的学习欲望,因势利导地给孩子讲做个小学生的光荣与责任。适当渗透一些进入小学后,学业上将面临的一些负担,并引导孩子乐观对待,让孩子自信通过努力是完全能够克服的。不强化学业负担很重,小学生生活得都很痛苦这样的观点。
2、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
兴趣是学生喜欢学习的前提,学习好还必须有个正确的学习态度,所以,入学前要教育孩子做每一件事时,都要认真、负责,把一件事从开头做到结束,以便在进入小学后能以积极的态度学习掌握知识与技能。
3、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个人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对他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大有好处。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养成良好的习惯比获得知识重要得多。在这里,建议家长在孩子即将升入小学之前,着力培养孩子如下的学习习惯:
    (1)专心听故事,喜欢阅读的习惯;
    (2)爱想、爱问和乐意口头表达自己想法的习惯;
(3)爱护书本及学习用品的习惯。
(4)倘若家长要教孩子写字的话,要注意教给孩子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无论培养哪种习惯,都必须十分重视第一次,也就是说,第一次教给孩子的一定是规范的,正确的。因为孩子在学习新本领时,对于第一次接触新本领的印象特别深;如果第一次你教错了,或者由于你的疏忽,孩子做错了,过后再去纠正,会比一开始就做对难一点。另外,养成好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形成的,需要每天去做,并长期坚持。小孩子的习惯是否能养成,其实考验的是家长的耐心和持久心。
最后,跟大家介绍一下孩子入小学需要具备的条件

 1、孩子的年龄达到法定入学年龄:

户口簿、出生证明
2、有参加接种、体检等的材料

  儿童保健卡

以上两条是所有孩子必须具备的上小学的条件。另外,学校在招收本地孩子的基础上,若有多余的学额,可以解决部分符合外地孩子入本地公办学校政策的适龄儿童的上学问题。因为每一年的招生政策都会有新的调整,所以我现在介绍的只是去年的入学政策,今年的政策尚未出来,希望家长关注新的政策,以下是外地孩子入本地公办小学需具备的条件:
3、居住在本校学区范围内
   父母居住证(居住地址在学区范围内)、没有居住证的提供暂住证(地址在学区范围内),正规的租房合同

 4、孩子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

  独生子女证,或者符合当地计划生育政策的材料,如二胎准生证等;
  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在无锡办理的)
 5、父母在本区有稳定的工作

  父母双方与用工单位签订的用工合同;
    提供社会保障证明(主要是社保卡,至少连续缴满一年)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