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管理现场会经验汇报材料

2025-01-22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很荣幸今天能把我们会发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的一些做法与同行们交流,我汇报的题目是:“加强教学工作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众所周知,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而科学的管理是促进教学工作良好运行,推动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我校在教学管理中,坚持以新课程改革为导向,密切联系学校的实际,全面落实教学常规,进行人性化、制度化的科学管理,各方面工作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们的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划分层次,明确职责,分层管理。

我们按系列层次管理要求,把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划分为校长、教导主任、组长、教师四个层次,形成了由校长—教导主任—组长—教师直至学生的一条龙教学工作管理体系,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为副组长、教研组长、学年组长为成员的学校教学工作领导组织,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度,明确各自岗位职责,责权到人,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原则,把每一项职责落实到具体管理者身上,同时把每一管理者落实到具体的管理事项上,避免了“管理空白”和“重复管理”的现象。形成了校长抓教导处,教导处抓学年组、教研组,学年组抓班主任,教研组抓任课教师,教师抓学生的教学管理网络,由上到下逐级管理,由下到上逐级负责,不提倡由上至下越级指挥、由下至上越级请示,各层次协同运作,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层层落实,杜绝了管理混乱的现象发生,使学校教学管理有序、顺达、到位。

二、完善管理制度,落实教学常规,层层量化管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使教学工作有章可循,管理有条不紊,我们按照学校教学工作的各个层面要求,制定和完善了《教师备课制度》、《课堂教学制度》、《教师考课办法》、《作业布置与批改制度》、《教师辅导制度》、《考试与质量分析制度》、《教师学习制度》、《教育科研制度》等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并印发了《中小学教学常规》和《常规教学六大原则》,要求人手一份,附于教案前。为使制度具体化,有可操作性,我们针对学校具体情况,本着“抽象变具体、无形变有形、有形变可行”的原则,层层量化分解,定出各项详实可行的量化考评细则。每学期开学初,我们把修改完善后的各项管理制度和各项量化考评细则印发到各组,利用第一次业务学习时间,专门组织老师学习这些制度和细则,先给后评,使老师们明确了工作的努力方向,规范老师教学工作行为。

在常规管理中,重点抓教学常规各个环节的落实、检查反馈、指导改进。我们采取教导处与各组长检查指导评价相结合的办法,对每位教师的教学工作各个环节,按照各项量化考核细则要求进行检查指导,量化评价。

1、对备课的管理。本学期初,我们根据新课程改革和《教学常规》的要求,研究设计了统一格式教案,教案从第一页起依次是《常规教学六大原则》、《教学常规》、学期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单元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设计。这样老师在每天备课、上课时首先看到的是《常规教学六大原则》和《教学常规》,这就时时提醒老师们在备课时要按《教学常规》要求,做到“四备”、体现“一精”,写好“一案”,在上课时遵循《常规教学六大原则》,起到了指导教学的作用。课时教学设计中体现师生、生生间的教和学的互动过程设计,并按学科课时规定要求达到周课时数,不论是练习课还是复习课都要进行教学设计,使老师课课都备课,节节都有教学设计。在量化考核时,把集体备课加入考核之中,要求学期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单元教学计划在备课小组集体备课中完成,统一进度,统一学期、单元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平时每两周一次小组集体备课,以教研组为单位,同年级同学科两个任课教师轮流承担备课中心发言人,按照教学进度确定备课内容,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备课,个人备课时的独到认识和疑难问题拿到集体备课桌上交流研讨,同组老师共同参与,集众人智慧,共同进行教学设计,使个人编写的教案得到充实、修改,变得更加完善。课后进行总结反馈,检查教学效果。这样培养了老师间的合作交流探究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在对备课的检查指导时,要求各教研组长每周一检查本组老师的备课情况,主要检查是否提前一周备课,教学目标、重难点的确定是否准确,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教学过程是否体现师生、生生的互动学习过程,板书设计是否体现教学重点。教导处每两周末检查一次,重点看教学计划的执行和完成情况,教学后记是否总结课堂教学中的得与失。这样周周有检查,有反馈、有评价,扼制了老师上课不备课、课案不一致和抄写现成教案现象的发生,达到了备课目的。

2、对课堂教学的评价,我们采取教师课堂教学水平评价与考课相结合。利用轮作课的机会,同组老师做评委,采取互评方式,按《课堂教学量化评价细则》对讲课老师评价打分,课后组织说课、评课。平时我们认真执行课程计划,保证开全学科,上满学时。严格执行《教师考课办法》,教导处考核班主任,班主任考核科任,严格按课程表上课,杜绝了随意串课和丢课落课现象。另外,我们还印发了《任课教师课堂教学反馈表》,由各班班长根据任课教师在课堂中的表现逐节课填写,周末报到教导处评价汇总,这样既体现了学生对老师的评价,也使教导处能及时了解每位老师的上课情况,发现问题,马上要求其改正,纠正了老师上课的随意性,规范了老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对学生作业的检查评价。学生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反馈,我们非常重视对老师作业布置与批改的评价,要求学年组长每单周检查一次,教导处每双周检查一次,检查中重点看作业布置是否体现“精”,作业是否适量,批改是否及时、准确,作业完成情况如何,作业存在的共性问题是否及时进行集中讲评,是否体现等级加评语的评价方式等。这样周周有检查,有指导反馈,有评价,引起老师们对作业布置与批改的重视,使老师能精心设计作业,批改认真及时,起到了检查和巩固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

4、辅导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辅导是增优补差、抓两头带中间,提高整体成绩的有效途径。检查评价时,我们要求学年组长每月中旬检查一次,教导处每月末检查一次,重点检查教师的平时辅导和助学活动的开展情况。抽查学困生和靠近及格、优秀边缘学生的作业和试卷,看他们的成绩是否有提高,注重检查辅导的实效。

5、重视教学评价工作。教学评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调控作用。只有加强教学评价工作,才能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质量观,明确教学指导思想,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有效的实现教学目标。考试是检查、评定学习成绩和教学效果的一种方法,是教学评价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我校率先实行月考制,并推向全镇。在每次考试过程的管理中,主要从试题、监考、评卷、成绩统计和质量分析等方面严格要求,而且更加重视每次考后的质量分析,使任课教师和学校都能不断总结成绩,分析差因,及时调整改进教学工作。教导处负责对这项工作的量化评价,每月测试后都对考试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量化评分,尤其注重教学成绩的量化,把教学成绩分值定为总分值的三分之一,并按镇最高名次计算,每降一个名次扣2分,扣完为止。同时也重视成绩的提高,设立提高加分,与前次成绩名次比较,每提高一个名次加2分,教单科的加1分,加到满分为止。期末统计时按月考量化分的25%、期中考试量化分的25%和期末量化分的50%计入教师这个环节的考核分。从而激励老师不但要重视期末考试也要重视平时的月考,树立与其他学校同年级竞争意识,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学期末把以上各项工作量化考核得分累计,计算出平均分,作为教学工作的考核分,计入教师教学工作档案,作为评优的重要依据。由于在教学工作中实施了系列层次管理和量化管理,使制度具体化,有导向作用,可操作,也使各项工作有章可依,责任到人。具体的考评内容,完善严格的考评过程,再加上公平合理的考核结果,使教师们心服口服,也使教学管理实现了由模糊评价到量化考核的转折,变“评优”为“算优”,消除了老师的顾虑,增强了学校工作的透明度,很大程度上调动起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推动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专业能力。

教师是教学管理的主要对象,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我们一直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作为学校教学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坚持常抓不懈,突出实效。

1、加强学习型团队建设,促进教师向专业化发展。学校成立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为副组长,各组长为成员的学习型团队建设领导组织,研究制定了团队建设五年发展规划,确定总体发展目标,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把老师按低年组、高年组、综合组分为三个学习小组,各学习小组根据总体发展目标,并结合本组实际情况,制定本团队各阶段发展计划,小组成员每学期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计划和学习计划,明确努力发展方向。利用业务学习时间,以《新课程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丛书为主要内容,以自主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结合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扎扎实实开展校本培训工作。在培训中培养教师终身学习意识,增强教师的使命感、紧迫感和责任感,自觉地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教育教学的实际行动。

2、开展岗位练兵活动,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我们以教师教学基本功为主要内容,以自学自练为主、集中学习训练为辅的形式,积极开展教师岗位练兵活动。要求50岁以下教师每周完成一帖钢笔字、一张简笔画、一版粉笔字;计算机达到中级水平教师每两周制作一个所教学科课件,语文教师每两组课文教学写一篇下水文,教学设计里体现导言、结束语设计、板书设计和教学后记,每学期开展一次课堂教学展示,讲课教师课后上交一份教学设计和说课材料,听课教师评课后形成评课材料,每学期业务学习笔记不少于一万字。各组长抓好组内的自学自练,每周利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