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公报范文

2025-01-23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根据年快报初步统计,现将xx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公报如下:

xx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目标,努力推进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圆满完成了市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一、综 合

经济总量:初步测算,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406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8.4亿元,增长6.2%;第二产业增加值661.1亿元,增长15.1%;第三产业增加值626.5亿元,增长14.8%。三次产业构成比例为8.4:47.0:44.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5276元,按年末汇率测算,约合3056美元。

财政税收: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8.7亿元,为预算的108%,比上年实际增长16.6%(由于国家实行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地方财政收入口径有所变化)。其中,市本级43.52亿元,为预算的103.5%,增长11.8%;县(市)区级55.19亿元,为预算的111.8%,增长20.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31.1亿元,比上年实际增长14.3%。其中,市本级科技三项费、支援农村生产和社会保障及抚恤社救支出分别增长19.4%、23.1%和115.8%。国税、地税收入合计达179.9亿元(不含海关代征税60亿元)。市国税局组织各项税收102.4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11.5%,其中增值税收入77.05亿元,增长15.4%。市地税局组织各项税收77.5亿元,实际增收10.2亿元,增长15.2%,其中营业税、个人所得税两大主体税种合计增收9亿元,占增收总额的90%。大连保税区实现关税及代征税收入32.4亿元,比上年增长66.1%。

二、固定资产投资

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67.9亿元,比上年增长20.6%。其中,基本建设完成投资118.2亿元,增长24.3%;更新改造完成投资51.8亿元,增长21.9%;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25.2亿元,增长8.4%。

投资构成:按产业划分,第一产业投资17.1亿元,增长74.5%;第二产业投资118.2亿元,增长15.3%;第三产业投资232.6亿元,增长20.6%。三次产业投资比重由上年的3:34:63调整为5:32:63。在第二产业投资中,制造业投资比重上升,其中轻纺、机械制造业分别增长54.9%、145.1%。

按所有制类型划分,国有经济投资118.3亿元,增长21.6%;非国有经济投资249.6亿元,增长20.1%。国有与非国有投资比例为32:68。

新建、扩建项目投资:基本建设施工项目236个,其中完成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26个,共完成投资66.3亿元,投资比重占56.1%。在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中,地方项目的比重占87.2%;新建项目78.7亿元,比上年增长29.4%,比重占66.6%。在更新改造投资完成额中,地方项目31.9亿元,比重占61.6%;扩建项目25.9亿元,占50%,比上年增长23.8%。

房地产开发:施工面积1366.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0.4%;竣工面积546.2万平方米,增长1.6%。完成商品房销售额119.4亿元,增长9%,其中住宅销售额为100.1亿元,增长6%。商品房销售面积419.9万平方米,增长7%,其中住宅为375万平方米,增长6%。市内四区二手房市场累计成交1.3万宗,比上年增长77.9%;成交面积136.9万平方米,增长1.1倍;成交额21.1亿元,增长1.1倍。

三、外经外贸 旅游 会展

利用外资: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832家,比上年增长15.1%;合同外资金额30.17亿美元,增长20.6%;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6.03亿美元,增长10.3%。在新批外商投资企业项目中,总投资额超千万美元的大项目有88项。全市外商投资企业共完成产值680.2亿元,比上年增长15.9%;主营业务收入729.6亿元,增长17.9%;实现利润总额28.5亿元,增长51.5%。在已开业投产的外商投资企业中,赢利额超500万元的企业有136家,比上年增加30家。

对外贸易:据海关统计,全市自营进出口总额129.8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3%。其中自营出口71.5亿美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21.1%。在自营出口总额中,私营企业出口1.3亿美元,增长234.3%;外商投资企业出口51.5亿美元,增长17.2%,占全市出口总额的72%;国有企业出口17.4亿美元,增长26.8%;集体企业出口1.1亿美元,增长44.2%。全市出口商品供货额567亿元,增长11.3%。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全年共签订对外承包和劳务合作合同762项,合同金额2.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完成营业额1.8亿美元,增长4.5%;外派劳务人员2.1万人次,增长6%。新批境外投资企业7项,中方投资2030万美元。

旅游:全市共接待国内游客1400万人次,增长7.5%;接待海外游客49.1万人次,增长13.3%。实现旅游总收入135亿元,增长22%。其中国内旅游收入108亿元,增长26%;旅游创汇3.3亿美元,增长10%。截至年末,全市拥有涉外宾馆(饭店)176家,比上年增加20家,其中星级宾馆(饭店)107家,增加12家;旅行社247家(其中21家从事国际旅游业务),增加33家。虎滩极地馆、现代博物馆、奥丽安娜号豪华游船、世界和平公园等一批旅游文化设施已竣工交付使用。

会展:全年举办大型展览会56个,实现成交额306亿元,总展出面积42.3万平方米,有65个国家和地区的1.6万家企业参展,比上年增长14.5%,其中海外企业参展家数占15.5%。第十四届大连国际服装博览会成交额34.2亿元;第七届大连国际建筑装饰材料及卫生洁具展、家具及木工机械展和汽车暨零部件展成交额达57.6亿元,共有1561家企业参展,其中海外参展企业161家。

四、农业 乡镇企业

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216.8亿元,比上年增长7.1%。其中,农业产值57.4亿元,林业产值1.7亿元,牧业产值46.9亿元,渔业产值110.8亿元。其中渔业产值增长15.3%,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为51.1%。

农牧产品产量:全年调减粮田1.9万公顷,用于发展优质、特色、高效经济作物。受自然灾害及粮田面积调减等因素影响,粮食减产。完成粮食总产量87.5万吨,比上年下降27.9%;蔬菜总产量211.8万吨,增长1.3%;水果总产量65.2万吨,增长0.8%。完成肉类总产量31.9万吨,增长14.3%;禽蛋总产量15.8万吨,增长9.4%;奶类总产量7.8万吨,增长6.9%。

林业:全年农村植树造林面积4.67万公顷;植树5200万株。完成低产林改造面积0.67万公顷。退耕还林还草1万公顷。新增封山育林面积5.3万公顷,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8.2%。

渔业:完成地方水产品总产量218万吨,比上年增长2.4%。其中,海水增养殖产品产量131万吨,增长4.1%;海洋捕捞产品产量86.3万吨,与上年持平。新增海水陆地工厂化养殖面积15万平方米,总规模达到40万平方米;新增扇贝、刺参、鲍鱼等海珍品底播面积1万公顷;新增远洋渔船30艘,境外远洋渔船已达262艘。

农业现代化:规划兴建的136个现代农业园区已全部开工建设,其中省级园区12个、国家级园区1个。全年引进新品种771个,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45项。建成大规模绿色食品基地10个,其中环境监测面积0.67万公顷,生产基地面积0.31万公顷,可向社会提供实物绿色食品13万吨。

生产条件: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59.1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8.3%;完成机耕面积19.8万公顷、机播面积10.1万公顷;化肥施用量(折纯)13万吨,增长2.4%;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0.89万吨,下降5.3%。

农田水利建设:完成了英那河水库扩建土石方工程;新建方塘92座;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7万公顷;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2万公顷;除险加固水库21座;新增蓄水能力3081万立方米。在全省农田基本建设“大禹杯”竞赛活动中,年内建成库塘井窖1436个,为计划指标的145.8%。

乡镇企业:全年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12.1%;实缴税金25亿元,增长19%;完成出口交货值240亿元,增长11.6%;完成技术改造项目310项,投资额达15亿元;新产品开发项目120项,完成投资额8.5亿元。截至年末,乡镇企业中销售收入超20亿元的企业1家,超10亿元的企业5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已发展到320家,实现销售收入150亿元,增长14%;产业化龙头企业由85家增加到90家,实现营业收入104亿元,增长15%;5家企业已进入上市辅导期。

五、工 业

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597.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即全部国有及国有控股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下同)完成工业增加值315.5亿元,增长18.9%。

工业生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2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5%。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完成产值711.3亿元,增长18.1%;股份制企业完成产值484.2亿元,增长21.3%。按轻重工业划分,轻工业完成产值360.2亿元,增长20.5%;重工业完成产值884.8亿元,增长12.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460.4亿元,增长23.8%。

产销衔接: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8.07%,比上年提高0.76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95.9%,下降1.14个百分点;重工业98.95%,提高1.53个百分点。产销率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为98.5%,集体企业为96.52%,股份合作企业为98.15%,股份制企业为97.6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为98.14%,其他经济类型企业为93.76%。

产品产量:发电量和供电量分别比上年增长9%和10.3%。化工产品中的表面活性剂增长15.2%,子午线轮胎外胎增长14.1%,化学纤维增长26.5%。技术含量高的产品产量增速较快。其中,制冷空调设备、移动电话机成倍增长;电动工具增长31.8%;电子元件增长24.2%;金属切削机床增长49.8%;冷藏加工设备增长35.7%;起重设备增长9.1%;内燃机增长16.9%;民用钢质船舶增长26.5%。在市场适销耐用消费品及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轻工产品中,激光盘片、激光视盘机分别增长13.7%和2.8倍;传真机增长18.4%;组合音响增长12.6%;服装增长12.6%;纯化纤布增长28.4%;乳制品增长36.4%等。

产品开发: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新产品产值172.6亿元,比上年增长43.47%。新产品开发 1250种,投产620种,45种获得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14个项目列入国家重点技术创新项目计划,4个项目列入国家重大装备创新研制项目计划。

重大项目:大石化350万吨催化裂化装置和600万吨蒸镏装置等项目竣工投产;瓦轴、盛道、冰山、大显等企业一批技改项目竣工;18个国债投资项目开工建设,其中已竣工7个。机床铸造等10户企业完成了整体搬迁。数字化制造园等9个工业园区建设初见规模。日本的松下、三洋、东芝、佳能,美国的固特异,瑞典的skf,德国的蒂森·克虏伯等30多家跨国公司增资扩产或来连落户。

企业改革:91.5%的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市属中小企业改制面达到70%。10户大型企业基本达到斯达式信息化管理水平,20户大中型企业实现了物流、资金流的计算机管理。

企业效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203.6亿元,比上年增长11.7%;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43.4亿元。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691.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57.4%;实现利税46.5亿元,其中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14.2亿元,增长10.9%。

六、建 筑 业

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完成增加值56亿元,比上年增长13%。单位工程施工个数8100个,其中招投标承包工程4341个,占53.6%;单位工程竣工个数5941个,其中优良工程2147个,占36.1%;按施工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85205元/人,增长16.1%。

七、交通运输 邮电通信 仓储业

交通运输业:全年各种运输方式货物周转量802.2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4%。其中,铁路133.4亿吨公里,增长3.6%;公路36.9亿吨公里,增长6.1%;水运625.9亿吨公里,增长4.1%;航空0.5亿吨公里,增长41.5%;管道5.5亿吨公里,下降11%。完成旅客周转量92.9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5.9%。其中,铁路37.6亿人公里,增长2.2%;公路29亿人公里,增长6%;水运8.3亿人公里,增长4.3%;航空17.9亿人公里,增长15.5%。

大连地区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1.12亿吨,比上年增长6.4%,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增长24.6%;港口集装箱吞吐量135.2万标箱,增长11.1%。沿海港口旅客吞吐量787.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7%。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全年完成旅客吞吐量333.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8%;完成货邮吞吐量9.3万吨,增长16.8%。开通了大连至名古屋、大连至新西伯利亚的空中客运航线和大连至东京的空中定期全货运航班,开辟了大连至敦煌和锡林浩特的2条国内空中航线。截至年末,空港国际(地区)航线达到14条。开通了大连至欧洲集装箱班轮航线和大连至韩国平泽海上旅游客运航线,增加了大连至仁川航线航班,开辟了3条环渤海公共内支线,实现与上海、青岛、天津等国内大港的互为中转。截至年末,大连港共拥有集装箱远洋干线9条、近洋航线36条、外贸内支线6条、内贸干线8条,月航班密度超过240班。

邮电通信业: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7.7亿元(xx年不变价格),比上年增长20.3%。完成函件总量6000.1万件,增长23.6%;特快专递140.8万件,增长7.7%;邮送包件84.9万件,增长8.6%;邮政储蓄年末余额53.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7.4%。截至年末,全市拥有邮政局所224个;城乡电话交换机总容量248.5万门,比上年末增长10%;城乡固定电话用户179.9万户,增加26.6万户,其中住宅电话141.9万户,增加17.4万户,平均每百户居民拥有固定电话72.9部,比上年增加6.1部。全年新增移动电话用户31万户,增长22.4%;国际互联网用户达69.8万户,增长53.2%;数据通信总用户70万户,增长52.7%。

仓储业:截至年末,大连口岸仓储业拥有各类经营性仓库258家,占地面积1010.7万平方米,储存能力717万吨。其中,国家主要的粮食储备基地——南关岭国家粮食储备库储存能力达100万吨。

八、国内贸易

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1.9亿元,比上年增长10.8%。零售额按经济类型划分,其中国有经济36.1亿元,增长1.4%;股份制经济56亿元,增长30.3%;外商及港澳台经济35亿元,增长20.3%。零售额按行业划分,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424.4亿元(不含会展业与市场批发交易额),增长7.9%;餐饮业81.6亿元,增长10.4%。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指数为98%,其中消费品价格指数和服务项目价格指数分别为97.7%和98.6%。

城乡居民住、行、通讯以及精神文化等商品消费需求增加。亿元以上交易市场建筑及装饰材料商品成交额比上年增长了79%。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倍;通讯器材类增长1.2倍;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19.3%;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34%;书报杂志类增长16%。黄金周假日经济效益明显。

商品交易市场:年末全市商品交易市场达到634个,全年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不含大连商品交易所和大连北方粮食交易市场)485亿元。成交额超过亿元的商品交易市场52个,成交额286亿元,占全部成交额的59%,其中成交额超过50亿元的商品交易市场2个。大连保税区实现市场交易额185亿元,比上年增长41.2%。

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成百年商城、长兴购物中心、新世界百货3个大型购物中心;新建成和平广场乐购主力店、北京华联五一广场店、大商新玛特超市开发区昌临店、旺客隆普兰店大卖场、开发区金玛超市5个大型综合超市;新发展各类连锁店铺351个。全市连锁经营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29.2%。新推出试点绿色零售市场70家,总数达到100家。大窑湾国际物流园区、甘井子陆港物流基地、大连粮食专业物流中心和大连水产品物流中心等重点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

九、金 融

银行: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年末余额2115.4亿元,比年初增长18%。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年末余额1841.8亿元,比年初增长19.1%;本外币储蓄年末余额1144.9亿元,比年初增长13.4%,其中人民币储蓄年末余额954.8亿元,比年初增加115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年末余额1660.3亿元,比年初增长13.3%,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年末余额1501亿元,比年初增长14.4%。全市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下降4.13个百分点,“两债”(企业债券和证券回购形成的个人债务)余额压缩率达34%,均超额完成省政府考核指标。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3497.6亿元,累计比上年增长21.7%;现金支出3529.3亿元,累计增长35.7%,货币净投放31.7亿元。东京三菱、日本瑞穗、香港东亚、韩国外换4家外资银行获准在连开办人民币业务,汇丰、东亚、南洋3家外资银行获准在连开办全面外币业务。大连市商业银行实现增资扩股2亿元,不良贷款率下降3.5个百分点,实现利润1.3亿元。

保险:全市承保金额6198亿元,比上年增长34.5%。实现保费收入46.6亿元,增长32%。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1.1亿元,增长10.3%;人身险保费收入35.5亿元,增长42%。全年赔付额7.3亿元,比上年增长17%。其中,财产险赔款额6.3亿元,比上年增长15.6%;人身险死伤医疗给付1亿元,增长26.7%。首家合资寿险公司首创安泰人寿正式在连开业,首家外资财险公司日本财产保险已获准在连筹建分公司;天安、泰康、新华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4家全国性内资保险公司落户大连。成功举办了第四届世界华人保险大会。

证券:年内大连圣亚海洋世界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发行上市,筹集资金2.38亿元。大通证券所设经营机构由18家扩增为33家,营业网点分布全国20个城市,全年证券代理交易额284亿元,比上年增长18%。大连辖区上市公司已达到21家,上市股票22支,年末市值达426.45亿元;实现证券交易额(含股票、基金)588.73亿元。

期货:大连商品交易所年内累计成交期货合约9681万手,比上年增长2.3%,占全国期货市场总成交量的69%;成交金额突破2万亿元,达20836亿元,比上年增长5.4%,占全国期货总成交额的53%,连续三年位居全国同类市场首位。其中大豆期货合约的交易量和交易金额分别为8801万手和19258亿元,继续保持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位置。大连商品交易所年内上缴税金1亿元,增长9%。

信托:年内华信信托开办了“幸福e家”集合资金信托、航运集团集合资金信托等新品种,获得了外汇业务经营资格,积极介入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资产总额达到23亿元,实现利润4436万元。

十、科 技

科技成果:全年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246项,取得各类科技成果126项,其中达到国际领先和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52项,有82项科技成果通过了技术鉴定。本市再次被国家科技部评为辽宁省惟一的“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

技术市场和专利:全年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3489项,成交额11.5亿元。全年共受理专利申请1803件,比上年增长26.7%。

高新技术: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600.8亿元,比上年增长25.6%。高新技术园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260亿元,比上年增长23%;协议外资额3.3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额1.45亿美元;内资注册资金23.7亿元;出口创汇4.2亿美元,增长50%;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5亿元。双d港起步区3.2平方公里配套设施基本完备,新增可出让土地1.2平方公里。数字化制造园、光通信产业园、生物制药园的配套工程已达到项目投产要求,数字湖及周边区域建设基本完成。

软件业:全市实现软件销售收入23亿元,比上年增长50%;软件出口创汇5000万美元,增长55%。大连软件产业国际孵化中心项目正式启动。全市大学软件教育在校生规模已达8000余人,其中大连铁道学院软件学院在校生规模已达1400人。软件园新进驻企业33家,累计达128家,软件产值实现8亿元,出口创汇2500万美元。

生物工程产业:全年新建生物医药、动物药品、生物饲料、生物医用材料等4个技术型孵化器;辽宁省生物医药技术研发中心及辽宁省生物医学材料中心在连设立;转基因食品安全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基因工程兽药、肝细胞生物因子等14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技术正在进行产业化。本市生物工程产业已初步形成了新型原料药及疫苗、生物保健品、动物药及饲料、生物肥料、生物医用材料等五大产业系列。

十一、教 育

基础教育:全市学前教育入园率达到了80%。基本实现了小学6周岁儿童入学的目标,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3%。初中适龄人口毛入学率为95.2%,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79.9%,其中市内四区为97.3%。普通高中在校生82551人,比上年增长12%,其中民办高中在校生11219人,增长18%;有19507名高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校。

中等职业教育:普通中专在校生23234人;职业高中(职业中专)在校生30966人;技工学校在校生15418人;有2157名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入高等职业技术院校。

普通高等教育:19周岁适龄人口普通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为26%。在连普通高校和高等职业技术院校18所,其中市属高校2所、民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4所;普通本、专科在校生11.8万人,比上年增长21%,其中本市地方大学在校生为16828人,增长10%;博士生、研究生在校生11144人,增长34.4%。

成人教育:独立设置成人高等学校在校生17980人,增长42.9%;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学院在校生42052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34万科次,有3132人年内获得了本、专科毕业证书。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在学36万人。

办学设施:农村中小学新建校舍15.8万平方米,改造危旧校舍12万平方米。新建居民小区配套学校5所。启动了11所中小学马路操场改造工程。全市新建、扩建高中校舍7所。城区有6所中小学铺设了塑胶操场。利用社会资金建设了24万平方米学生公寓等高校后勤设施。

中小学教师素质:小学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8.84%,比上年提高2.27个百分点,其中专科及以上学历达到44.91%,提高5.95个百分点。初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6.88%,提高1个百分点,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达到39.09%,提高4.81个百分点。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3.36%,提高2.3个百分点。

十二、文 化

全市拥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8个,艺术演出场所9个(其中剧场6个、影剧院3个),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10个,文化站184个,公共图书馆12个,博物馆5个,电影放映单位330个。

艺术表演: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年内完成国内演出300余场,国外演出600余场。市直专业艺术团体先后组团10余批,赴日本、奥地利等国演出。接待美国、俄罗斯等国家艺术团组20余个。第十四届大连国际服装节开幕式广场艺术晚会等多项大型活动演出取得圆满成功。话剧《三月桃花水》参加文化部举办的全国话剧交流演出获得剧目奖和表演一、二等奖;小品《玫瑰花屋》囊括了东北三省小品比赛设立的五个单项一等奖和剧目金奖;杂技团参加全国少儿杂技比赛获两项银奖等。

群众文化活动:继续开展“新世纪的旋律”广场系列文化活动、群众歌咏活动和第十届朝鲜族民俗节等大型活动。在国家和省调演比赛中,本市选送的节目获国家级奖3项、省级奖84项。

图书馆:全市公共图书馆面积达8.3万平方米,藏书397万册,接待读者280万人次。市少儿图书馆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单位;在全省公共图书馆自动化评估中,市图书馆获成人馆组第一名,市少儿图书馆获少儿馆组第一名。

新闻出版:年内对全市1600余家印刷企业进行了重新登记,关停、取缔、压缩不符合条件的印刷企业140家。检查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经营、印刷、复制单位1500余家,共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和盗版计算机软件14.2万册(盘)。

文化市场管理:出动稽查人员2800余人次,检查“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1600余家(次),查处违法经营场所290余家。对涉案文物及文物拍卖标的物鉴定3000余件。

十三、卫 生

年末全市共有医疗机构1397个(含诊所、卫生保健所等1019个),其中医院(含乡镇卫生院)249个。医院实有床位25942张,卫生技术人员31158人,其中执业医生12678人、注册护士11947人;每千人拥有医院床位4.65张、卫生技术人员5.59人。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分别控制在26.41/10万和10.87‰。

预防保健:市内四区共有49个街道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社区卫生服务覆盖人口139.5万人;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得到巩固,在30个乡镇、173个行政村开展了合作医疗工作;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9.67%,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2.5%。

医学科研:全市共申报医学科研项目183项,经专家评审后,有78项列入科研计划,组织科研成果鉴定项目20项。获省政府科技进步奖19项;获市政府科技进步奖17项。申报新技术项目347项,经专家评审,有179项准入使用临床,其中有20项新技术达到填补国内或省内空白水平。

十四、体 育

群众体育:以“健康的体魄迈入21世纪”为主题,开展“五个一百万”(百万青少年,百万职工、百万农民、百万妇女、百万老年人)健身活动和大型群众活动。截至年末,全市拥有各级各类体育俱乐部1202个,其中国家级俱乐部9个,高级俱乐部41个,县区级俱乐部46个,校、镇、街道级俱乐部1106个。社会体育辅导站2700个,社会辅导员5200人。全市大中小学体育达标率、优秀率和良好率分别为98.2%、29.2%和52.4%。

竞技体育:本市体育代表团参加辽宁省第九届运动会青少年组比赛中,参加了18个项目的比赛,获奖牌320.3枚,其中金牌161.2枚,总分3159.5分,金牌总数和总分均名列省内各市第一名,并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年内32名大连籍运动员代表中国参加了釜山亚运会的8个项目比赛,获4金3银1铜。大连实德足球队第七次夺得全国甲a联赛冠军;本市组织的男、女足球队分别夺得辽宁省第九次运动会足球比赛冠军。

承办赛事:本市在足球、田径、网球、武术等30余个项目上,承办了4项9次国际比赛、5项12次国家级比赛、6项6次省级比赛、21项137次市级比赛。总计参赛队数1277个,运动员1850人,观众近100万人次。成功举办了第xx届大连国际马拉松比赛。

十五、质量技术监督

本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年内对19类产品进行了质量监督抽查,综合合格率为77.8%。对3828家企业、5498个批次的产品开展定期检验,合格率为88%。共立案查处假冒伪劣案件1257件,其中大要案3件;查处假冒伪劣商品标值2037.6万元;端掉制假窝点52个;销毁假冒伪劣商品货值55.5万元。

全年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60项,累计采标2364项,居于省内各市首位。办理组织机构代码证书2万余户,办理ic卡副本2.5万余张,发展条码系统成员184户。计量器具受检38万台(件),受检率为98%,其中强制检定计量器具32万台(件)。

十六、城市建设

基础设施项目:以十大基础设施工程为重点,全年实施了80个重点城建项目,完成投资额达88.4亿元。其中,香炉礁至金石滩全长46.6公里的快速轨道交通工程建成通车;海事大学至河口的轨道交通试验线路二期工程提前载客试运行;大连火车站改扩建工程的南广场、南站房改造竣工,高架候车室和北站房基本完工;周水子机场扩建已完成7万平方米停机坪和3万平方米停车场工程,新候机楼已开工建设;英那河水库大坝已建到78米高程,并已落闸蓄水;天津街改造已完成全部地下管网升级改造等基础设施,一期5万平方米土地商业开发主体基本完成;西安路商业城完成了地下工程建设。大窑湾集装箱码头二期工程、25万吨矿石码头、30万吨原油码头和会展二期等工程开工建设。全市用于公路建设投资10.4亿元,完成了黑大线改建、大庄公路7座互通式立交桥、海皮公路二期等119项公路工程建设。公路建设新铺路面324公里,黑色路面铺装率达到63.2%,提高了6.7个百分点,居于省内各市首位。新建或拓宽改造了黄河路西段、长春路东段、南沙街、椒北路等14项民心工程。完成了65条路街、120万平方米的道路维修任务,道路综合完好率为94.04%。新增路灯5765盏,全部路灯亮灯率为99%。改造煤气管网18.7公里,新增管道煤气用户2.9万户。改造排水管网22公里,排水设施合格率为99.03%。城区供水普及率达到100%。

园林绿化:新增公共绿地110万平方米,植树358万株(含模纹),栽植花卉1010万株,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1.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9.5平方米。新建广场4个、公园2个、城市林地2处和游园绿地22处。

十七、环境保护

环境质量监测:本市被国家科技部列为国家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技术与综合示范城市;连续xx年在全省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中名列第一。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其中空气污染指数一级天数达57天。近岸海域南部沿海以及大窑湾、小窑湾水质各项监测指标全部达标。饮用水源水质良好,碧流河水库、英那河水库达标率为100%。海水浴场水质稳定,棒棰岛、夏家河子、付家庄基本达到国家二级海水水质标准。市区交通噪声均值低于国家控制标准。获取例行监测、污染源监督监测及污染事故监测等各类数据69万余个,完成了空气质量日报及预报的发布。

建设项目管理:全市共审批建设项目4526项,验收项目2965项,否定项目93项;完成了69个项目的环保验收。

环境污染防治:继续加强对工业老污染源的治理工作,共对517个污染项目下达了治理计划,总投资额1亿元。全面启动排污申报登记工作,完成了17707家企业《排污申报登记注册证》的发放工作。对13家重点企业开展了环保审计。在9家企业开展了清洁生产的试点工作。加大了对禁磷、白色污染和煤品市场的监督检查。完成了市区医院废水排放口规范化整治验收工作,对水泥行业治理情况、工业窑炉限期治理情况进行了检查。深入实施“蓝天碧海绿地”工程,对飞机航线下、铁路沿线、城乡结合部环境进行了综合整治。

烟尘、机动车尾气监管:制定了《xx年大连市烟尘综合整治区域规划》,完成整治区域7片,实现并网面积245万平方米,拆除锅炉208台、大烟囱112根。路检机动车辆6万多台,处罚尾气超标车辆8000台,路检合格率达到87%。

环保产业:成功举办了xx年中国国际环境保护博览会,共设展位301个,达成意向成交额7.2亿元。截至年末,本市有环保相关企业和事业单位250多家,从业人员1.32万人,年创产值22.3亿元。

十八、社会治安 交通管理

社会治安:全市公安机关共破获刑事案件1.5万起,逮捕4387人,劳动教养2082人。打掉犯罪集团293个,抓捕各类逃犯919人,移送起诉6063人。刑事发案数量比上年下降2.85%。

交通管理:“畅通工程”工作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年内增设38处信号灯、4处电视监控设备、28处闯红灯自拍系统设备和1块led发光电子交通信息显示板。市区主干道路机动车遵章率为98.8%,非机动车遵章率为93%,行人遵章率为85%。交通事故数量比上年下降10.9%。圆满完成了烟花爆竹节、赏槐会、日本周、韩国周、台湾周、海外学子创业周、第四届世界华人保险大会、啤酒节、广告节、第十四届大连国际服装节、全国足球甲a联赛等大型活动的交通安全保卫任务。

十九、人口 就业

人口:全市年末户籍总人口为557.9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3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为287.94万人,比重为51.6%。全市人口出生率为6.7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6‰,分别比上年降低0.19和0.03个千分点。

计划生育:全市计划生育工作的各项主要指标继续保持全国、全省先进水平。育龄妇女符合政策生育率为99.89%,比上年提高0.99个百分点。全市120万名育龄妇女个案信息已进入中心数据库,市、区、街道及社区实现四级联网。

从业人员:全市城镇集体以上单位年末从业人员84.5万人,比上年减少5.3万人,下降5.9%,其中在岗职工79.2万人,下降7.4%。离岗职工9.8万人,比上年减少1万人。私营个体年末从业人员107.1万人,比上年增长13.9%,其中私营企业55.3万人,增长23.2%。乡村年末实有劳动力121.58万人,其中第一产业73.82万人。

城镇再就业:公共就业服务制度不断完善,开展了以援助大龄下岗、失业人员为重点的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全市实现城镇就业和再就业12.3万人,比上年增长38.8%。培训各类人员11.8万人,职业技能鉴定7.5万人。社区就业实体和服务网点达到4282个,3.77万人实现社区就业。安置军嫂就业11347名,接收安置退役士兵3264人。

二十、人民生活 社会保障

居民收入:全市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15525元,比上年增加2032元,增长15.1%。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8200元,直比增长10.5%,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17.5%;年人均消费性支出7118元,增长9.3%。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4140元,比上年增长6.2%;农村居民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747元,增长9.9%。

房改资金:据市住房资金管理中心统计,截至年末,全市累计归集房改资金174.67亿元,其中市本级120.42亿元;全市住房公积金缴交率达到98.8%;共向51149户职工发放了住房政策性抵押贷款36.11亿元,其中市本级39110户、29.64亿元。

社会保险:截至年末,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增加到109万人,养老保险费征缴31.4亿元,比上年增长27%;支付31.2亿元,确保了38.2万名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34万名企业离退休人员纳入社区管理。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建立,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增加到12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2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86万人,失业保险费征缴3.3亿元,比上年增长11%,全年有11.3万名失业人员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四位一体”最低生活保障模式,实现了应保尽保。城镇低保人数10.56万人,保障面为3.8%;投入保障金6857万元,通过银行发放率达到90%以上。低保对象各项扶持政策得到全面落实,每个低保家庭平均年享受政府救济和社会帮扶总金额达4000余元。全市筹集扶贫帮困款物价值2.3亿元,救助了47.8万人次。拨付救灾救济款340万元,救济各类灾民1.1万户(次)、2.8万人(次)。投入资金496万元,为200户农村特困户新建了住房。

社会福利事业:全市投入福利彩票基金1000余万元,兴建老年活动场所220个,配备健身器材1600套,建立老年福利设施的街道和建立“星光老年之家”的社区分别达到75%和85%。社会筹资兴建老年福利机构14个,增加养老机构床位1700张。农村改、扩建高标准敬老院21所,全市109个敬老院中已有63个达到省、市级标准,占总数的58%。调整了福利企业残疾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在全省率先实行乡村福利企业残疾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率达68%。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