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单元主题式教学总结与反思

2024-11-22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作者:赵霞

    自从运用我的单元主题式教学方式上课,我觉得这个单元的上课是让我比较开心的。我在学生的自读自悟、展示交流中开始看到我这种教学方式的曙光。

    首先,将一个单元的内容按照课标的要求和具体的学习目标、学习的重担点以及学生的现状,围绕单元学习的主问题进行整合教学,较之以往对学生的学生没有造成什么不适合和损失。学生的学习比较顺利,在我重视方法引领的教学理念下,在我不断的观察思考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且根据不同问题对学生进行当堂学习方法指导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日渐进展,尤其在本单元的学生过程中,让我在学生的学习状态大为改观的情况下,高兴不已。并且和我的学生常芮菡、谢枫、赵明珠三个小作家合作将我们的课堂学习过程基本记录了下来。其中学生互动交流展示和探索部分,均为这三位学生帮我记录下来。我的脑子记性不好,只是感到当时的课堂很值得我记录,可是当写的时候,往往不能还原课堂的真面目了,感谢我的学生帮我将这开心的幸福时刻记录下来。

    第二,学生对学习意义的重新构建,以开始彰显其效。学习,在小学生看来似乎总是老师给的任务或者是在家长强迫下的必须。孩子总想找点空闲,找点时间,自由呼吸一番。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其实包办的很多:作业题给对答案,就是告诉孩子不会可以等,等着老师就会给答案,更有甚者的老师为了做题好批或者书面的整洁好看,还会给孩子往黑板上抄答案;课堂上,我们总是管不住自己的嘴,总是担心孩子说不好,孩子一旦感到自己的思维不是很顺畅时,就想停下来,向老师投去求救的目光或是低头等待老师来救场;稍微需要动脑的问题,孩子就一脸的期待,满目探寻地往老师的眼睛里搜索答案,自己的思维只用在等、靠、要上,没有真正的启动自己的思想,去主动寻求问题的解决。为了改变孩子的这一思维的、心理上的恶习,我尝试着从道理上宣讲学习是自己的事,和任何其他人没有关系;在学习上,越是有困难的题目,我越是不给答案,当孩子一脸的期待,用眼睛向我脸上搜索答案的时候,我平静地告诉他们——我也不知道,自己想去!我的表情尽量的是微笑着向学生传达我的认真倾听、欣赏、期待、尊重、信任这样的信息,对任何孩子的回答不表现出个人好像心里还有一个答案,用我可恶的眼神或表情去暗示孩子努力猜测我心中的答案,我告诉他们我心里没有答案,答案在每个人的心里,每个人的眼睛里,在我们的文本里,在我们的生活里。我还告诉他们你的回答就是你的思考,你的语言就是你的思维,你只有理解的深奥与浅薄之分,没有对与错之别。在本单元的上课过程中,我开始控制自己不说话,不抢着救场,只有当学生的探索出现了障碍,考他们能力已经是没有办法解决的时候我才出手。真正的去实践“适时的退下去,适时的站出来”,学习老毕,把课堂这个舞台留给学生去展示。有好几次课堂似乎出现了交流的中断,但是我也不急,我等着看孩子们自己怎么办,结果他们自己还是将交流展示探讨这个球继续传下去。没有依靠,他们就会自力更生。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待,一定不要忙着“抢镜”,要相信他们自己会救自己的。为了打消孩子不想参与互动交流展示的恶习,我从不同的角度说尽了我心里的话,总算在我的心理疏导,精神解放,鼓励支持下,他们开始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知道自己的学习自己做,开始将他们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展示给我了。而且让我惊喜的是不但有品味后的感受言说,还有学生思考出现的问题,及孩子对这些问题的思辨和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疑问的提出与探究解决。我非常高兴地告诉孩子们,我们的课堂因为这些同学思考中出现的问题的思辨和我们同学提出自己的疑问,我们帮助他解决了疑问,而有了生命,有了呼吸,有了快乐,我告诉他们我们的课堂就是美在我们对自己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并且把这些孩子使劲的表扬和感谢了一番,我开始期待更多的孩子将自己的对文章的理解或者是不解在我们的课堂上展示出来,期待更多的孩子积极的用自己的智慧去帮助他们,期待我们的课堂一天比一天更让我快乐,因为只有快乐这才是我工作的全部意义。

    第三,对于单元主题式教学,我在实践中发现,它的流程基本可以是这样:课前参与——课中研讨——课后延伸,继承我们学校课改的教学模式,这是一个总的套路。具体的流程应该是:课前参与预习——检查预习——品读感悟——体会表达——课后延伸———口语交际与习作——积累运用。课前参与主要是预习本单元课文,学习课文中规定的生字词还有个性化生字词,读熟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搜集学习课文所需的资料等。这个环节可以放到课下,也可以拿出专门的预习课。一般至少是两课时。一课时预习,一课时展示交流,也就是检查。品读感悟主要是在整合教材后,根据本单元学习提炼出带动本单元感悟阅读的主问题,学生围绕主问题展开阅读品读活动,运用不同的符号将自己读书的收获勾画下来,运用批注将自己的感悟随手写下来,以备整理和交流展示之用。课文是学生学习表达的直接载体,每个单元学习后都有进行文章表达的探索与交流。课后延伸主要是对本单元在内容上的延伸拓展,或者是理解感悟上结合生活后的进一步思索,也可以是对文章某些内容的联想和续写,抑或是学习写作方法后的练笔;还有本单元主题下的推荐阅读,相关资料故事等的再搜集整理交流展示等等。总之就是读品后,对本单元内容更深入更广阔的延展和升华深入。口语交际和习作,一般口语交际在实际教学中易被忽略。没有考试的检测,故有许多老师会将此步骤省去。其实这是我们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我们培养学生说的能力,除了可以通过我们的交流展示环节,口语交际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舞台,所以要落到实处。口语交际主要让学生也得认识它的重要性,认真准备,认真交流。并且,我们要弄懂口语交际和习作的区别和联系。口语交际是说说,虽然要求也是使用规范的语言,但是在习作中一定让孩子懂得习作是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必须使用规范的书面语,不可以和口语一样的不规范。因为在目前孩子的习作中发现这个问题,好多孩子的语言重复啰嗦,仔细研究发现,原来用的是我们临沂当地的口语模式,这是万万不可的,应该让孩子明白要学习课文语言的表达模式。对于积累运用这应当也是一个在实际操作中易被忽视的或喊得多却不能很好落到实处的一项工作。作为我们学习的后续工作,我们学习最后的梳理和真正的落地生根,我觉得这个环节必须要落实。可以结合读书笔记,让孩子的这份必查的作业变得生动有效起来。可以是积累本单元的四字词和其他形式的词,比如abb\aabb等不同形式的词,根据每个单元词语的特点决定。还有学生新学的词语,不懂但在学习中获得解决的词语,好的句段,学生自己喜欢的词语句段,我们每个单元的日积月累和学生课外搜集的相关本单元的名言警句、词语段落,古诗古文等等,都可以在这个环节获得一个大盘点和梳理。对于所用课时,预习一般两课时,品读感悟二至三课时,体会学习表达1课时,课后延伸一课时,有时可以直接放到课外;口语交际习作一般需要2——3课时;积累运用1课时,也可以放到课下。这样一单元学习的时间最多是11课时,如果把预习放到课堂上的话。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随机调整,这是最多的课时数,我们也可能用7或8课时学习完一个单元。

     第四,继续细心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针对不同问题寻找原因,给予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尝试学习,努力学习,对于学生不愿参与学习,比如完不成预习、课上不喜欢参与交流互动展示等等继续寻找原因,针对不同问题进行疏导,鼓励。比如对于学生的预习,主要是学生缺少预习的方法,没有预习的思路,不知道预习具体要干什么。这个问题,我尝试自己设计了导学案,并且注重方法的指导,我觉得应该对孩子是有帮助的。但是在实际的运用中,一部分孩子还是不够扎实,将导学案的线路,当成任务。虽然我一再强调,要在学习中习得方法,但是一部分孩子还是不想运用方法,胡乱的预习一气。所以对于预习,我觉得一个是必须运用导学案引导帮助,其次将预习检查必须落到实处,避免流于形式,不够扎实。对于学生的学习,作为老师必须发挥观察员的作用,要观察、思考、探索原因、给予指导、帮助、鼓励让学生有胆量、有信心、快乐的参与学习,真正的经历快乐轻松的学习过程。

    第五,对于导学案的设计使用,必须要尽快的进行各个环节的模式尝试。对每个环节的导学案的设计和使用要进行尝试必须要在学习相关理论的前提下,积极学习他人经验结合自己的教学进行嫁接和改进,争取让导学案在我的教学中大放光彩。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