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里的老师》这本书是我感受颇深,语言通俗易懂,条理清晰,书中大量真实而又感人的案例给我们讲述一个个教育故事,其所提出的建议中肯可行,充满着教育的智慧,从心理学的角度处理每一件事,对待每一个学生,富于实践性,带给我无限的思考。
李崇建作为一个体制外的教育工作者,为了糊口,维生选择了从事教育工作,但是他坚持不断学习,自我成长,将教育工作做得如此精彩,他对教育的热爱,对学生的关怀,对萨提尔模式转化过来的技巧,在师生互动及班级管理中的使用之精彩演绎,让我大开眼界,顶礼膜拜。
首先,被作者对萨提尔模式在教育方面的应用吸引了,为此专门上网搜集“萨提尔模式”的相关资料。
萨提亚模式能让我知道很多成年人对个人生活的不满足感,以及成年后遇到的问题和困扰,都是童年时期在家庭中所受的影响和限制造成的。一个小孩从出生到长大成人,都是和他的原生家庭中的父母学习并发展出来的求生存互动模式,这种模式会影响他的一生。
萨提亚认为,无论旧有的成长模式带给我们怎样的经历和感受,都值得尊重和接纳。同时也认为,人类也不是被动的、无奈的被过去所限制,改变永远是有可能的。她相信人类已经拥有我们成长所需的一切内在资源,有能力掌管自己的生活。她说,“问题本身并不是问题,而如何应对问题那才是真正的问题”。
在今后的工作和家庭教育中,我也会应用萨提亚的这种模式,在处理和学生和孩子的问题上,应秉承的原则是:我想爱你而不用抓住你,欣赏你而不用批判你,你齐参与而不会伤害你,邀请你而不必强求你,离开你也无须言歉疚,批评你但并非责备你,帮助你而没有半点看低你,那么我俩的相会就是真诚的而且能彼此润泽。
其次,是书中关于“正向好奇”, “正向好奇”不是敷衍孩子,不是虚伪地跟孩子说“好棒喔”,而是一种真正的探索。一般人的赞美,都属于表象层次的称赞,并非聚焦于真实,反而落入“虚伪”、“敷衍”或者“安慰”,无助于启发孩子。
启聪部的老师都有这样的困惑,上课的语言很难丰富,即使语言丰富了,同步的手语却很有限,例如“好”,“很好”,“非常好”,“不错”,“太好啦”,“你很棒”,“你真棒哦”,“对的”,“正确”这些词语的手语都是竖大拇指,但是语境和语意是不同,这就需要我们讲话时要有表情,赞美应该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狂热的,学生才能感受到自己的热情,相由心生。
再次,当读到有创意的“烂”作文---“千树成林”时,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它让我回想起了小学时的一个人,一件事,小学同学的名字到现在还能记得的已经不多了,但是有一个叫李友红的同学我记忆犹新,对他充满了愧疚,那时是小学五年级,我当时是班长,农村村小的教师整体素质不高,我们班的语文老师不负责任,上完课就外出打牌,有时竟然忘记上课时间,还要学生去找,作业也是很久不批改,等要检查作业时,语文老师就让我他房间帮忙改作文,他自己有事出去了,说实话,当时还是很高兴的,帮老师做事是一件多么荣幸的事情啊,并且能够用红笔在别人的作业本上写字了,并且老师还只叫了我一个人,更是看重自己,兴奋的开始了工作,语文老师让我先看看他是如何改作文的,于是我就像模像样的批改了起来,仿照老师写评语。改到李友红的作文时,他的字确实太乱了,简直无法辨认,我不知道改如何修改,于是我看看前面两次老师是如何批改的,只见两篇作文老师只写了三个字“鬼画狐”,于是我也模仿老师在剩下的几篇作文后面各写了三个字“鬼画狐”。
这件事情过去十多年了,现在想起来觉得很内疚,那个同学读完小学就没有继续念书了,幼小的心灵哪能经得起如此般的打击,差生就是一样造成的,如果说他是一个受害者,我曾经也许是一个小帮凶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意识到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影响大,中小学阶段,特别在意每学期期末的教师评语,中学时期很看重老师在作文本上的评语,看有没有表扬的话,自己得到的评语是不是比别人少,从评语也可以看出老师是不是在认真批改,评语是不是写少了,是不是在敷衍我,对自己的评价是否客观,记得高三时自己的一篇作文被老师选中在全班做范文读,高兴得中午没有吃午饭。
现在我也是一名教师,曾经做过两年的班主任,很慎重给学生的每一个评价,真情实意的赞美每一个孩子的优点,尽可能的发掘他们身上的优点,我的做法是将每个学生的评语栏写满,首先从表面让学生感觉老师对学生都是一视同仁,即使学生某方面没有做好,也是用“希望”、“建议”、“期待”、“祝愿”等正向词语去引导、激励他。
再次,谈一谈卷三课业与学习中的当孩子学习成效不彰显,面对数学困难时的态度,我很认同作者的意见,要想学好数学,首先要从接纳数学,从内心不排斥,也就是面对数学的态度,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对自我的学习状况有所察觉,意识到自己想要学好,而不仅是想要或是知道要学好而已。一旦意识到要如何面对数学,便能有所突破,一旦突破,便能建立自信,建立新的学习习惯,这就是自主学习里的一环。
这里我也说说自己学习数学的一点经历,我感觉家庭环境的影响是一个重要因素,我和弟弟都是学理科的,都是数学较好,现在还是校友,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源要从我父亲说起,他读书时语文很好,字也写得不错,就是怕数学,所以很注重对我们数学的培养,记得小时候每当我要看课外书或是买字帖练字时,父亲就很反对,他说字很容易就练好的,平时作业认真书写就行了,数学学得好的人,语文纵差都会有个七八成,而语文学得好的,数学不一定能学好,让我不要花很多时间在语文和练字上。所以每当我读书或是练字时,父亲就会拿一些数学难题考我,让我做很多课外练习册。后来弟弟读书后,父亲也是这样要求他的,所以我们都很偏科。后来考大学时我们都怪他当初重理轻文,没有正确的引导好。
现在想想,也可以理解,自己的薄弱环节希望能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成为强项,就像现在的我,体艺方面很差,感觉很难学好,理科反而很容易学好,所以以后我会更加重视女儿的体艺。由此看出,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
最后,通过阅读本书,我也学会了如何面对教育上的挫折,如何迅速调整自己的心灵,那就是:深深呼吸,察觉内在的情绪,承认情绪,身心便能有初步的安顿,回应的语言与姿态将有别于不察觉的状态。还学会了如何面对学生的问题:真心接纳他们,深刻地讨论,共同面对问题,协助孩子建构纪律,包容他们违反承诺,重新审定纪律,欣赏并感谢孩子的努力。没有一个孩子不想有价值,没有一个孩子想不被接纳,没有一个孩子的内在深处不想被爱,如此一来,我和孩子便是站在同一条线上了。接纳与认同不一样,接纳是一种对生命的谅解。因此,接纳一个孩子,并不一定认同他的行为,但一旦懂得接纳,就能真正倾听,帮助孩子厘清问题。
下面是本书中我很喜欢的精彩语录,摘抄了下来,慢慢品味。
一致性的沟通姿态,目的并不是去改变别人,而是真诚地表达自己,当教育者懂得更真诚地表达自我时,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更清晰容易了。因此,教师在班级经营,父母在和孩子互动时,察觉并调整自己的姿态,更容易达到教育者的目标。
从“冰山”的层次演绎,是联结孩子的感受,联结孩子的渴望,常能达到我们教养的目的,因为没有孩子不渴望成为一个有价值、被爱、被接纳且有意义的人。
聚焦“孩子的渴望”之前,大人要达到“趋于一致性”的姿态,简便的方式是深呼吸,并且觉察内在感受。
在教育的过程中,很多大人不允许孩子表达感受。比如不准孩子生气、不准孩子哭泣、不准孩子焦虑、不准孩子沮丧。但身为一个人,感受乃与生俱来,大人不允许感受出现,感受就会消失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为何很多人不接受生气的情绪?原因之一是生气显得没修养,原因之二是生气的态度令人困扰与不悦。
和孩子对话时,我较少使用“为什么”三个字,因为,“为什么”隐含批判、不信任与质疑,让人感觉疏离。若改以“我很好奇”,常能引发孩子思索与应答的欲望,若在好奇之外,能加上正向联结,那就会开启更美好的对话风景。
我也许没有办法让他提笔画画,但是我可以开启他对与“美”的思考。
“正向好奇”不是敷衍孩子,不是虚伪地跟孩子说“好棒喔”,而是一种真正的探索。
但我随后买了《教育大震撼》阅读,我相当同意书中的观点,但我的作家朋友理解错误了。我发现书里面所举一般人的赞美,都属于表象层次的称赞,并非聚焦于真实,无助于启发孩子。
“你好棒喔!”“考第三名很厉害了啊!”“这样已经很好了啊!”……这些都是无效且有负面效果的表述。
“鼓励”与“赞美”,若只是从表象层次出发,比如名次、表现与结果,无形当中把孩子导向注重成绩,无法接受挫败的结果,将使孩子不敢面对真实。
接纳与认同不一样,接纳是一种对生命的谅解。因此,接纳一个孩子,并不一定认同他的行为,但一旦懂得接纳,就能真正倾听,帮助孩子厘清问题。
接纳的感觉带着一种爱与力量,一种宁静淡定的感受。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我想要活得更有价值,却没有方向;想要上进,却缺乏意志力。
所有的青少年,都想要一个积极正向的人生,没有人想自甘堕落,他们不是不想努力,而是当他们遇到困顿、怠惰、犯错、困惑与不安的时候,他们听到的语言,通常是指责与说教。
大部分的孩子,是被心中衍生出来的焦虑干扰,导致他们生活散漫与浪费时光。
耐心是教育者很重要的素养,但是耐心并不是迂回二行或者讨好孩子,那将会离问题核心越来越远。
没有一个孩子不想有价值,没有一个孩子想不被接纳,没有一个孩子的内在深处不想被爱,如此一来,我和孩子便是站在同一条线上了。
在谈话前,大人应先为自己做心理功课,要温柔而坚定,要处理好自己的情绪与期待,避免使用指责、讨好、说教与打岔的方式和孩子对谈。我的准备动作,通常是深呼吸几次,并且告诉自己,我要抱着最大的希望,但有最坏的打算。
与青少年对谈,是一个看似简单的方法,然而却是最困难的一部分。一般大人太心急于要解决孩子的问题,因此对谈的过程,往往无法触及孩子心中的焦虑,无法真正帮孩子正视问题,就急于下指令要孩子达成目标,这样的方式,无法改变孩子的现状。因此,充分地对谈,充分理解孩子的内在,是帮助孩子定下目标之前,最重要的一个仪式。
引导孩子意识到问题,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对自我的学习状况有所察觉,意识到自己想要学好,而不仅是想要或是知道要学好而已。但是补习教育,常让学生有错误的依赖感,从无机会让孩子意识到学习问题。
首先,大人必须调整自己的心灵,以专注且真诚的语气和孩子讨论面对数学的态度,也请孩子深呼吸,专心面对此议题。
我常常告诉孩子,生命总会遇到难题,重要的是使用说明态度面对。正如同遇到数学难题,他是如何面对的?我期望他专注地做个斗士,而且我设定的初期专注时间不会太长,目的在创造专注的经验,扭转面对数学的印象。
解决不喜欢数学,对数学不感兴趣的难题,不是解题技巧,而是意识到自己如何面对数学。一旦有所察觉,意识到算数学的存在状态,便能有所突破。一旦突破,便能建立自信,建立新的学习习惯,这也是自主学习里的一环。
无法专注学习,导致学习效率不佳。如此一来,他们花费再多的时间,只是消极敷衍,或者图个心安,没意识到自己的状态。
虚无的大,变成实在的小,这句话的意思是,面对数学,可能会有恐惧,但心灵不要全被恐惧笼罩了,要让出一点儿位置给勇气。不会算数学,并没有什么大不了,不必太批判自己,顶多不会算而已。具体来说,我要她承认恐惧,缩小恐惧,勇敢与恐惧同在,另一方面,我让她尝试更简单的数学问题,建立演算数学的成就,借此觉察恐惧并不干扰她。算数学没什么好怕的,拥有了成功的经验,再核对她是如何办到的。
无论过往成绩多出色,只要一两次成绩考差了,孩子会出现泄气的念头,或者不想让人看扁,而故意释放出不想认真的讯息。这样的现象,常发生在成人重视成绩的家庭或环境中。比如考了好成绩,就被父母、市长称赞,孩子维持了一段时间,心理压力太大,深怕自己无法满足家人的期望,因而放弃;或者一旦达不到预期成绩,得不到赞许,就会产生如此现象。该怎么办呢?父母应养成孩子能赢也允许输的心态,因为竞争总有输赢。当孩子成绩好时,不要为成绩赞美;当成绩不好时,不要为成绩责备孩子。
比如称赞孩子的认真,称赞孩子的耐性,称赞孩子未放弃,称赞孩子能思考,称赞孩子尽力,称赞孩子有勇气,称赞孩子没有完全放弃,称赞孩子仍旧为自己努力了半小时……这些才是正向且具有能量的词语,无论输赢都能够给予孩子正面的帮助。
问题的本身不是问题,如何面对问题才是问题。
面对教育的问题,心态上要更谦卑,期待不要过于急迫,行为不要过于急躁。至于结果,我常常抱着最大的希望,但以最坏的打算去面对,尽力就可以了。
我提到在纪律养成之前,我都先让孩子感受到深层的关怀,作为底层的力量,才逐步踏实地建构纪律。
教育者给予的是什么呢?我以为是在孩子的心里,种下一颗种子。即使我们看不到种子发芽,等不到树木长成,只要这些孩子能真正感受大人的关怀与爱,就是一种珍贵的资产了。我常在心中告诉自我,教育者要谦卑,要察觉,但不要自责,其余尽力而已。
在教育的领域中,我又一个信念:教师与父母不能畏惧孩子,若是大人深怕自己的言行触怒或得罪孩子,教育将很难健康发展。一旦大人有了畏惧孩子的心态,就不要妄想孩子能朝正向的目标迈进。
教育就是要使人具备一种能力,可以听到任何话都不动怒或丧失自信。---罗伯特.弗罗斯特(美国)
换句话说,大人如果拥有宽大自由的心灵去面对孩子的问题,问题大半能迎刃而解。然而这里所谓的宽大与自由,并非放任孩子为所欲为,而是大人内在的解放,重新去审视自己情绪的根源、自己所受教育的经验。一旦大人内在解放了,大人的语气与态度,就会和缓坚定,拥有更大的空间让孩子讨论。
事实上很多大人都有类似的困惑,不知道愤怒该如何表达,因此我请家长先深深呼吸,察觉心中的愤怒,察觉身体因愤怒带来的感受,并且承认愤怒,允许愤怒,但不让愤怒阻碍自己,才有机会真诚地和孩子互动。
破了的夹克可以补上,但苛刻的话伤及孩子的心。---亨利.沃兹沃思.朗费罗(美国)
我想当他的朋友,和他有更深入的互动,但也要让他明白,我是他的老师,必须维持课堂秩序。他必须了解,在身份转换之间,人和人也有了不同的界线。
教师的第一步是在心中“接纳”,接纳一个孩子面临这种处境,心灵产生挫折,却不知道该如何应对的情况。这样思考之后的理解,便不容易被愤怒的情绪占据,使问题复杂化。但“接纳”不代表“认同”他的行为,因此教师的第二个步骤是界线分明,因为我是他的朋友,更是他的老师,因此要以老师的身份跟他讲话。
我常请教师与大人在确立师生与亲子界线时,先深呼吸三次,感受自己有没有生气、有没有受伤、有没有难过,如果有的话,承认这些情绪,并且试着缩小情绪,以沉稳的语气表达。
教师必须面对的难题是:孩子呈现的观点与主流观点或标准答案不同;孩子呈现的感受,和我们经验的感受不同;孩子在行为上的反应,和我们期待的反应大相径庭。教师应以更宽阔的引导、更积极的聆听,让孩子的意见与心灵充分表达,借由文本,借由探索,达成更多向的互动,使得他们更深入文本,也进入自己的生命情调。
挫折是一种心里的感受,若能坦诚面对,可能会看到更多美好的景致,经验更多丰富的感受。挫折,也就不会是挫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