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语文培训的感悟

2025-01-23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暑期语文培训的感悟

1确定教材新定位2,新教材的特点。3,如何推进语文课堂即实施教学新策略。

反思一   对教材的重新认识,教材只是例子,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载体。我从教19年,教了12年初中,教过四套教材。经郭老师分析 ,我重新建构新的教科书体系。这套教科书以语文与生活联系为线索,按“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组织单元。每个单元包括阅读与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两部分。进一步了解新教材的特点、变化。郭老师对教材的定位是:指导教学的是课程标准而不是教材,是教师使用教材而不是教材支配教师。我非常赞同郭老师的说法。今后大胆地把教材作为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载体。

反思二   如何确定教学目标?这个问题一直困绕着我的教学。一篇文章究竟该教些什么,教到什么程度,往往自己心中没底。经常是翻阅教参和优秀教案才明晰了教学目标,则照抄之。认为这就是这课应该达到的目标。我听了郭老师说他上的公开课《背影》一文,有这样的环节:教师让学生讨论:为什么详细写父亲买橘子??学生回答说:“详细写买橘子是为了突出父爱。师又问:“能写其他事来突出父爱吗?”一生回答说:“可以,比如详细写父亲托茶房照顾我一事,可以细致描写父亲托茶房时的对话、神态、动作等展现父亲低声下气地求茶房的情景,同样也能突出父爱。另一个学生还说了他的亲身经历:他和父亲赶火车很挤,父亲用左手握栏杆的一头,右手握栏杆的另一头,弓起背,让他就站在父亲用手和身子隔出来的一个“空间”里,让他可以“自由”活动,以免被人挤着。郭老师给予了充分地肯定。课后专家评价说他重点不突出,因为本课的训练重点是围绕中心选材,而他却是让学生学会围绕中心选择材料来详写。郭老师说这个训练重点我班学生已经掌握了,我就可以选择记叙的详略来训练。就算是教同一年级的两个班的同一篇课文,可能教学的目标也不一样。因为学生的学情不一样。我悟出了这个道理: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的确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情。我想起了我教《羚羊木雕》的时候,就把这篇文章当成写人物对话的范文,指导学生写好人物对话时的神态、动作等。因为学生写对话时不善于刻画人物的神态、动作等。我庆幸自己的大胆。学情就是“命令”这才是真正的使用教材,把教材当例子,真正体现学生是主体的理念。

反思三   关于阅读教学课程标准中有:“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郭老师提出阅读教学中要接受一个美学的观点:作品只是一个有待于重新发现与创造的开放文本.我非常赞同.例如我在教《羚羊木雕》时设计了一个辩论赛:正方:羚羊木雕该要回来,反方:羚羊木雕不该要回来.学生积极说出各自的理由,有针对性地反驳.反方说:父亲送我的,我有权处理.当正方无言以对时,我及时解围,在大屏幕上打出法律中未成年人处理财产的相关规定:“10岁及以下未成年人没有处理财产的权利”反方又反驳说:“文中没有说我是10岁以下”双方谁也不服谁时,我抛出了另一个问题:作者的态度呢?学生从末句品出了作者是站在正方的.此时我说:“你们想听听老师的意见吗?于是,我先让学生读《一碗混沌》。(原文:

那天,她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

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面摊,香喷喷热腾腾,她这才感觉到肚子饿了。可是,她摸遍了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

 面摊的主人是一个看上去很和蔼的老婆婆,看到她站在那边,就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面﹖”“可是,可是我忘了带钱。”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

“没关系,我请你吃。”

 很快,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她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忽然就掉下来,纷纷落在碗里。

“你怎么了﹖”老婆婆关切地问。

“我没事,我只是很感激!”她忙擦着泪水,对面摊主人说,“我们又不认识,而你就对我这么好,愿意煮馄饨给我吃。可是我自己的妈妈,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还叫我不要回去!”

 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孩子,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煮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你自己的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不会感激她呢﹖你怎么还要跟她吵架﹖”

 女孩愣住了。

 女孩匆匆吃完馄饨,开始往家里走去。当她走到家附近时,一下就看到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四处张望。这时,她的眼泪又开始掉了下来。

 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尽”,对亲人的一辈子恩情却“视而不见”。)    

然后请学生说说这篇文章讲了什么?找出全文中心句,并说说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它给了你什么启示?。(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尽”,对亲人的一辈子恩情却“视而不见”。)随着讨论的深入,学生的思想发生了变化。老师说:“木雕是爸爸千里迢迢从国外带回来送给女儿的,是父亲对女儿的一片爱心,说明父亲到了国外还再惦念着女儿,如果只考虑到友爱的话,那么父爱呢?难道友爱比父爱还重要吗?”生明白了:我们要铭记父母的恩情,学会尊重父母,珍惜友情。作者赞扬了纯真的友情,含蓄批评了父母的重利轻义。我们经过辩论,对作品及作者的观点都进行了重新审视。在阅读教学中不知不觉接受了一个美学观点::作品只是一个有待于重新发现与创造的开放文本

反思四   对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的重新认识。这套教科书把综合性学习放在显要的位置,与写作、口语交际整合在一起,全力突出语文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还可以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这是新教材的焦点、亮点,更是盲区。郭老师介绍他们怎样开展综合性学习的,怎样把综合性学习渗透到考试中去的。他以XX年的湖北中考题(开卷)为例做了详细的讲解。据他分析这些考题都能从综合性学习中找到依据。如小作文是向赠送之人介绍奇石,试题上有几副刻有文字,并取了名字的石头,请学生任选一副写成300字左右的文章。其实就是介绍石文化,完全是八年级上册“莲文化的魅力”的翻版。我听后很感欣慰,因为我所进行的综合性学习都是有效的。不妨跟大家交流一下我是怎样开展的。

首先,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从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出发,开展活动。例如“寻端午文化,尝端午粽子”的综合实践活动。就是根据学生的需要,时代要求(传承传统文化)以及综合性学习走进传统节日来安排的。 这次活动为了让学生了解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了解我国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这次活动师生准备了四天,包了大粽子,制作了精美的幻灯片,照了相片,活动主要分为“寻端午文化,品端午粽子“两部分,寻端午文化部分包括了解端午的来历、别名、风俗习惯、端午诗歌等文艺作品。尝端午粽子部分又包括吃粽子,说粽子,学包粽子等。在送端午祝福语中活动拉下了帷幕。活动后师生都进行了总结,谈感受,谈收获,谈不足。然后学生写了端午作文,出版了“端午专辑”老师也写了案例:“寻端午文化,尝端午粽子”活动记实。我成了孩子王,跟学生一起疯,一起快乐。其实我以学生乐为乐,更是享受创新的快乐。说不准几十年后学生会冒出鲁迅式的句子“我再也没有吃到过那夜的粽子了。”  

其次,根据教科书安排的综合性学习,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性的开展活动。因为教科书只是大体上有建议,具体则没有定死。例如:八年级上册的“让世界充满爱”只是设置了三个活动的情景,提出了大致要求,至于活动的具体目标,内容,步骤都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选择和确定。学生可以在三个活动中任选一个。我分析本班实际:第三项活动“人人献出爱心”这个在“5.12”捐款活动中已完成,今后遇到类似情况,继续献爱心。第二项活动“同在一片蓝天下”  要求关注社会弱势群体,让他们和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我认为对学生而言有难度,效果可能还不好。因此,我选择第一项活动;“关爱身边的小伙伴”我要求以本班57位同学中的一位为你关爱的对象,制定关爱措施,举拳头向关爱对象作“爱心宣誓”有的说帮助他学习.辅导功课,有的说帮助他克服自卑心理,有的说帮他改掉贪玩的坏习惯,有的说帮助瘦的长胖,胖的减肥.特别令人感动的是;连续二年为唐仲英爱心队员的朱玲意深情地对刘小芬﹙弱智,很多汉字都不会写,照抄都很困难)说:“我要帮助她写字.”

接下来是用三周时间来实施关爱计划,第四周展示关爱成果.我准备把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演播厅搬到教室来,随机抽取佳宾和他关爱的对象,接受主持人的采访,来个“实话实说”。

再次,综合实践活动完全可以自主创新.例如:我上学期创办的“希望”文学兴趣小组.又如“书香校园”活动.上一年主要是“书香校园”系列活动之一——读书实践活,要求学生去图书室借书或自购一本图书进行自由阅读.本期准备开展“书香校园”系列活动之二——读书经验交流演讲赛.要求学生写好演讲稿,学周老师演讲,到时参赛选手不但要演讲,还要答中桥小学八年级一班小书虫的提问,评委将认真评分,评出等级,学生们还紧张地准备呢!“书香校园”的活动将继续下去,“之三”便是筹建班级图书室“之四”……

总之只要喜爱这活动,你就会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来开展活动.

让我借孔子的话“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来激励自己做个且学且思且行之人吧!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