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地如何过中秋

2024-11-22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成为东南亚和东北亚一些国家的传统节日。你知道世界各地过中秋习俗吗?今天作文库小编特意准备了一些世界各地过中秋习俗资料,希望你能喜欢。


世界各地过中秋习俗

  日本人:吃江米团子

  在日本,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被称为“十五夜”或“中秋名月”。日本人在这一天同样有赏月的习俗,在日语里称为“月见”。日本的赏月习俗来源于中国,在1000多年前传到日本后,当地开始出现边赏月边举行宴会的风俗习惯,被称为“观月宴”。与中国人在中秋节的时候吃月饼不同,日本人在赏月的时候吃江米团子,称为“月见团子”。

  越南:儿童唱主角

  与中国的中秋节有所不同,越南的中秋节是儿童唱主角。市场上口味各异的各式月饼、千姿百态的花灯、五颜六色的儿童玩具等节日食品、玩具应有尽有,孩子们的脸上溢满了对节日的渴望。每年中秋节期间,越南各地都要举行花灯节,并对花灯的设计进行评比,优胜者将获得奖励。另外,越南的一些地方还在节日期间组织舞狮,常在农历八月十四、十五两晚进行。

  新加坡:打出“旅游牌”

  对新加坡的华人来说,中秋佳节是联络感情,表示谢意的天赐良机。亲朋好友、商业伙伴之间相互馈赠月饼,借此表示问候与祝愿。新加坡是一个旅游城市,中秋佳节无疑是一个吸引游客的绝好机会。每年中秋临近时,当地著名的乌节路、新加坡河畔、牛车水及裕华园等地装饰一新。入夜时分,华灯初上,大街小巷一片红彤彤的景象,令人心动。

  马来西亚、菲律宾:

  华侨华人不忘中秋

  吃月饼、赏月、提灯笼游行是马来西亚华人世代相传的中秋习俗。中秋临近,马来西亚各地的老字号商家纷纷推出各色月饼。中秋节是生活在菲律宾的华侨华人非常重视的传统佳节。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的唐人街27日热闹非凡,当地华侨华人举行为期两天的活动,欢度中秋节。华侨华人聚居区的主要商业街道张灯结彩,主要路口和进入唐人街的小桥上都挂上了彩幅,许多商店出售自制的或从中国进口的各式月饼。

中国各地过中秋习俗

  北京

  北京城可谓是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而且北京人对习俗更是很重视,而且丰富多彩,到了中秋节,北京满大街你都能看见泥兔摊,而所谓的“泥兔摊”,就是卖兔儿爷的。在过去老年间,北京中秋还有兔儿爷卖,现在很少见了。似乎也就能在春节庙会上见见了。

  在北京的中秋,祭的就是这只月亮里的兔子。兔儿爷是泥做的,兔首人身,披甲胄,插护背旗,脸贴金泥,身施彩绘,或坐或立,或捣杵或骑兽,竖着两只大耳朵,亦嚯亦谐。有曲为:莫提旧债万愁删,忘却时光心自闲。瞥眼忽惊佳节近,满街挣摆兔儿山"。过中秋,家里摆个兔爷像,确实很有气氛,因此兔爷儿是老北京人过中秋节的一个符号,还是很有意思的。

  山东

  “民以食为天”这句话对于山东人来说在合适不过了,因为山东人把粮食当成天,奉为神,因此在山东省庆云县的八月十五,会有祭土谷神的祭祀活动,将称为“青苗社”。还有山东诸城、临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坟祭祖。在封建时期,的地主们也会在中秋节宴请佃户,美其名曰“吃大户”。即墨中秋节吃一种应节食品叫“麦箭”。

  由于山东是农业大省,所以将中秋节看的比过年还重要,秋季丰收,季大于天。

  福建

  中秋之夜,皓月当空,清风徐来,福建人过中秋,吃月饼,除了吃月饼以外,女子过中秋,需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在福建建宁,中秋夜以挂灯为向月宫求子吉兆。福建上杭县在过中秋时,儿女多在拜月时请月姑。

  福建龙岩人吃月饼时,家长会在中央挖出直径二、三寸的圆饼供长辈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让晚辈知道。这个习俗是源于月饼中藏有反元杀敌讯息的传说。金门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自从中原南迁之后,福建也就继承了元明清时期的风俗,所以福建人过中秋还是很有历史韵味的。

  广东

  “一更里呀 ,月牙刚出来呀, 貂蝉美女呀, 走下楼台 ,跪至在地尘埃呀, 烧烧香, 拜拜月, 烧烧香, 拜拜月”,一首月牙五更,侧面的透漏出一条信息,那就是拜月是中秋风俗之一。在广东潮灿,仍然还有中秋拜月的习俗,重点集中在妇女和小孩,因为一直存在“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当晚上,皓月初升时候,妇女会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当空祷拜。银烛高燃,香烟缭绕,桌上还摆满佳果和饼食作为祭礼。当地还有中秋吃芋头的习惯。

  中秋夜烧塔也很盛行。据传烧塔也是元朝末年,汉族人民反抗残暴统治者,于中秋起义时举火为号的由来。

  江苏

  在江苏省,中秋节的习俗也是多种多样。南京人中秋爱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桂花鸭”于桂子飘香之时应市,肥而不腻,味美可口。酒后必食一小糖芋头,浇以桂浆,美不待言。“桂浆”,取名自屈原《楚辞·少司命》“援北方闭兮酌桂浆”。桂浆,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后采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妇女手巧,把诗中的咏物,变为桌上佳肴。 南京人合家赏月称“庆团圆”,团坐聚饮叫“圆月”,出游街市称“走月”,所以到了江苏,这种“吃”文化就成了重头戏,而且江苏人吃能吃出文化,吃出精华,吃出一段历史。

各民族中秋习俗

  少数民族中秋习俗:蒙古族“追月”

  中秋之夜,蒙古族人爱做“追月”的游戏。人们跨上骏马,在银白色月光下,奔驰在草原上。他们朝西放马奔驰,月亮由东方升起,坠落天西方。执着的蒙古骑手,不到月亮西下,“追月”不止。藏族“寻月”。西藏一些地区的藏族同胞欢度中秋的习俗是“寻月”。是日夜晚,男女青年和娃娃们,沿着河流,跟着倒映水中的明月,把周围河塘中的月影措遍,然后回家团圆吃月饼。

  少数民族中秋习俗:赫哲族“祭月”

  在我国东北的赫哲族聚居地,每逢中秋佳节,人们要采葡萄、祭月。相传是为了纪念一个聪明、勤劳的赫哲族媳妇。她受不了婆婆的虐待,跑到江边向月亮求救。最后终于奔到了月亮上。

  少数民族中秋习俗: 德昂族“串月”。

  云南潞西的德昂族青年男女,每逢中秋月明高挂,分外明亮的时候,山头塞尾,不时传来一阵悠扬动听葫芦笙,男女青年在一起“串月亮”倾诉衷情。有的还通过“串月亮”送宾榔、送茶订下婚约。

  少数民族中秋习俗:阿细族“跳月”

  阿细人过中秋的传统习惯是“跳月”。中秋之夜,从各个村塞聚集到山村中的开阔地,披纱的姑娘跳起来了,肩负大三弦的小伙子跳起来了。然而,尤为撩人的还是那种青年男女表达爱慕之情的对歌,仿佛月亮也听利为之动情动容。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